一個理工男和三個女人的故事 (-)

來源: 愛吃荷包蛋 2014-01-09 15:58:56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2118 bytes)
一. 懵懂青春逢亂世

我出生在1951年,文化大革命開始時,我上初中二年級,按照現在時間劃分,我算是“老三屆”的人,經曆過文化大革命的完整過程。為了躲避上山下鄉,1968年8月,我參軍入伍來到三十八軍一一二師高炮營,成了一名解放軍戰士。一個連初中都沒有畢業的學生就這樣離開了學校,走向了軍營,開始摸索生活的道路,也開始了對人生夢想的追逐。像一條沒有風帆的木船被不定向的風,無法測的浪推出了港灣,不知道會漂向何方。
軍營的生活是枯燥的,齊步走,正步走的訓練是單調的,其它的訓練也大多都不斷地重複,缺少新意,很快使人厭煩。幾乎所有的訓練項目都是讓你從熟悉到熟練,基本上不需要你動腦子去想,去學。當時的訓練項目,初中文化也夠用了。當時在部隊裏麵,隻有極少數人是高中文化,在我們連裏,隻有指導員,文書和我的指揮班長是高中畢業。初中算是中等學曆,小學文化的人也不在少數。
我對生活的認識是從對身邊的這些軍人開始的。我的班長姓楊,家在黑龍江農村,父母含辛茹苦,供養他到高中畢業,就參軍入伍來到部隊,至今已經當兵五年。對指揮班的通信和觀測指揮業務了如指掌,是當時連裏唯一知道三角函數,能夠進行圖上作業的人,作為幹部苗子進行培養,可是由於他性格內向,不善言談,始終沒有提起來。他在家鄉有個對象,談了幾年,還末結婚。
文書姓欒,善於舞文弄墨,連裏的一些宣傳材料和工作總結都是由他來起草,被人稱為欒大筆杆,並且巧舌如簧,能把死的說成活的,又被人叫作欒大白話。連裏有他一個同鄉,沒上過什麽學,年紀也比較大了,一直沒對上象。他為了幫助這個同鄉,趁回家探親的機會幫助同鄉找一他年紀相當的寡婦,並且幫助同鄉跟那個寡婦通了一年的信,雖然兩個人一直沒見過麵,就憑著欒大媒人的保媒拉牽,這個事後來局然成了。
指導員名叫薛占才,是我個連裏最有才的人了。說他有才一是口才好,政治學習不用講稿可以講兩個小時,而且重點突出,條理分明,說話抑揚頓挫,還能結合本連的情況,穿插一些有趣的事例,讓人聽得津津有味。二是文筆好,欒大筆杆寫的材料要是不經過他的修改總是欠點火,而他潤色過的材料往往成為營裏或團裏的典型材料。他人也長得比較帥,找對象比較挑剔,幾次休假也沒碰上個中意的,至今還是一個人。
我們連裏有個姓宋的四川籍的炮車駕駛員,開車技術熟練,為人機警,模樣俊朗,在抗美援越的戰場上他駕駛裝滿炮彈的卡車被美國飛機咬住,在叢林裏走走停停,纏鬥多時,最終擺脫了敵機,完成任務並立功受獎,深得連裏幹部喜愛。服役期滿回鄉探親在家鄉找了一個對象,還沒領證兩個人就住在了一起。回來以後,他有反悔之意,寫信告訴女方欲斷絕來往。女方不幹,從四川來到河北的部隊,找連裏幹部作主,要麽與她結婚,要麽部隊嚴肅處理他,將他複員,還要給他個處分。連裏幹部先是在連裏給他們舉辦了一個簡單的婚禮,安撫了一下女方,讓女方平靜地回了家,當年還是將那名戰士做了複員處理。
這就是當時連裏給我留下深廣印象的人和事。各種各樣的人物的成長生活道路在慢慢地影響著我,他們都有自己的家庭和社會背景,也都在連裏扮演著各自的角色,可是我怎麽也成不他們那樣的人,也不想成為他們那樣的人,我就是再努力,也很難在連裏嶄露頭角,成為幹部苗子。我既沒有軍事幹部所應該具有的強悍和堅毅,也沒有政工人員所必須的口才和文筆,就算我運氣好,能夠在野戰軍僥幸提幹,部隊基層幹部長期與士兵一起摸爬滾打,部隊幹部戰士的戀愛和婚姻是那麽的陳腐單調,千篇一律,利用探親回家的機會試著找一個自己心儀的人,然後書信成為了唯一的聯係方式,成家以後長期兩地分居,這是我想要的生活嗎?我逐漸認識到部隊是可以鍛煉人,作為人生成長的過程,有一段這樣的經曆是不錯的,可我並不喜歡這樣的工作,也不喜歡基層連隊的環境,這裏終究不是適合我長期工作和生活的地方。
盡管我一點也不喜歡野戰部隊的生活,我還是在那裏呆了兩年。1970年8月,位於洛陽的解放軍第一外語學院開始招生。費了一引起周折,我還是幸運地進入了外語學院成了五大隊二隊的學員,開始了我軍校的學習生活。
我在所學的專業是衛星通信,這正是我所感興趣的無線電通信的專業,在參軍之前,我就曾業餘進行半導體收音機的組裝和調試,很是著迷,這個專業正對我個人的所好,這才是我喜歡,適合我的工作。我自己願意將這個專業作為自己一生的職業來幹。
三年之後,我完成了學業,帶著對未來工作和生活的憧憬,離開了學校,那是1974年的1月,我還不滿23歲。那時我已經是青年人了,身高一米七八,喜歡籃球,遊泳,長跑等體育活動,相貌算不上英俊,隻能算是端正,在當時的部隊裏實在是個普通一兵。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初,那是一個黑白混淆,是非難辨的年代,也是一個讓人不知所措的年代,被搞亂的不僅是人們的政治信念,國家的經濟秩序。當時的大學停止招生還使那個時代的年輕人迷茫,失去求學上進的動力,看不清前進的方向,也沒有了愛情和婚姻這方麵的引導和教育,不知道如何尋找個人的生活幸福。就是在這麽一個時候,我作為文革中第一批工農兵學員從軍校畢業,並且成為當時令人羨慕的2352部隊(行政23級,工資52元)的一員來到了工作單位——一個位於晉北山區的軍事機關,在懵懂中開始了新的生活。
我分配到了機務科的一組,負責通信設備的維護和保養,參加工作後,半年內為實習期,主要是熟悉設備、學習操作和維修的方法,用我自己的話說就是將在學校學習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工作單位的實踐中,是一個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過程。理論要與實踐結合的好首先是理論要學得好,我們在校理論課程的設置完全是按照工作單位的需要設置的,也就是說工作中我們所需要的知識在學校基本上都學了,比起邊工作邊學習的其他同事來說我的理論知識底子要厚得多,單位有些同事工作好幾年了,電工基礎的許多問題還搞不清。第二就是要勤思考,多琢磨,遇事要有不弄清楚不罷休的勁頭。
雖隻是個工農兵學員,在軍隊院校裏學了三年隻是鍍了一層金,當時連個大專都不算,現在看起來更是什麽都不是。可畢竟是文革中的第一批,與周圍同齡人相比,有學曆優勢,加上兩年多野戰軍的經曆,三年軍校學習,軍齡也不算短,自身條件還不錯。而自己認為本人還算聰明,受過正規教育,在校期間高等數學、脈衝電路等高難課程都是滿分,也算得上是才思敏捷,聰明過人,骨子裏並不缺少天之驕子的優越感,因而做事頗為自負,遇事愛露鋒芒。但我自己知道僅靠外表的一層金,那是站不住腳的,要想成為優秀的技術人員必須要有真本事。要有真本事就要努力學習,刻苦鑽研,經受實際工作的曆練。
實習開始後,自己觀察了周圍同時參加實習其他人的情況,除了同時分來的另外一個同學之外,應該沒有更強的競爭者,我不會輸,也不能輸給其他人。加上自己上中學時就愛自己裝個半導體收音機什麽的,培養了自己對電子技術的興趣,遇到問題可以忘記其它事,全神貫注地思索問題達幾個小時。在排除故障時常有靈光閃現,腦子裏會同時出現多個方法,一個不行再試下一個,猶如麵對微積分題同時會出現多個解法,一個不行再試另一個。許多方法和思路頗受師父賞識。
實習期很快結束,迎來了考試。這是完全不同於學校的考試,在學校是要把考題做完,在這是要把師父出的設備故障排除。當時的速調管電源還是電子管的,我的考題就是要排除幾個電源故障。考試開始了,我一改過去的操作方法,在設備加電之前將所有的電子管罩全部去掉,然後再加電,這時我發現有一個電子管燈絲不亮,另一個電子管內壁發白,顯然已經漏氣,更換兩支電子管後,電源開始工作,但是最後的高壓卻加不上。我開始圍繞高壓電路找問題,高壓是通過繼電器加上的,問題應該出在繼電器或是控製電路上。在檢查控製電路時發現了一支二極管的極性被反過來焊了,這顯然是人為的故障。由於反向電阻遠大於正向,使通過繼電器的電流不能使其吸合。我改焊後電源正常工作了,前後時間不到半小時,負責考試的組長非常滿意。副組長在一邊看後說:“你這也太快了吧?題有點簡單了。我再給你出個故障,看你能排除嗎?這個故障我琢磨好久了。”
半小時後,考試再次開始,故障現象還是加不上高壓,我心裏想也沒有什麽新鮮的,並沒有太在意。可是我把所有的控製電路都檢查了一遍還是找不到故障,我仔細看了下繼電器還是原來那個,應該不會壞。我的思路有點亂了,我開始不知道怎麽辦了,甚至開始懷疑他更換了電阻,開始校對阻值。時間很快在我的忙亂中流失,一個小時後到了吃中午飯的時間。副組長得意地說:“我這個故障一般人找不到。算了,還是先吃飯吧,算你通過了,隻是還有點差距。”我心裏不服氣,可又沒話可說。
到了食堂,我人雖在飯桌上,心卻還在電源上,不知道吃的是什麽。我突然想到繼電器,一定是他在繼電器上動了手腳,騙過了我。我立刻返回機房,取下繼電器,並將它打開仔細地觀察,發現繼電器常閉點變成了常開點,常開點變成了常閉點。這是他用螺絲刀調出來的故障,即使控製電路正常繼電器也不會吸合。發現這個問題後,我如釋重負,長出一口氣。我處理完故障返回食堂時,他們的午飯還沒吃完。當我把處理的故障告訴副組長後,他頗為驚異地看我好一會兒,說道:“沒想到你居然把它找到了!”
考試後我越過“半獨立”,成為“獨立”機務員,能夠一步達到“獨立”的是同批裏比較優秀的人員。
我是少數能在那個年代認識到英語作用的人。在到工作單位之初,我就攜外語學院畢業的餘勇,開始了艱難的英語自學與提高之路,希望有朝一日自己能夠成為閱讀英語技術資料的機務員。
英語自學道路並不平坦,雖然我周圍有很多懂英語的人可以幫助我,可是要把別人的知識變成自己的卻不是件容易事,你不可能期待別人手把手的來教你,隻有當你遇到問題向別人請教時,才會得到別人的幫助,路主要還是要靠自己走。
我們單位的學習條件很不錯,有個資料室,可以找到你需要的工具書和各種的閱讀資料,我決定就從最簡單的英語初級讀物開始。我借一本縮編版的《Sister Carrie》開始嚐試閱讀英語書。哪知要讀懂一本不足百頁,窄版的簡易讀物並不容易。問題在於自己掌握的語匯量太少,差不多每段,甚至每行都有自己不認識的單詞,為了看懂其中的意思,我不得不放下讀物去查閱字典,結果是查字典占的時間比看書要長得多,沒過幾天,自己就興致索然,提不起來了。這像是在我頭上慢慢倒下一盆冷水,讓我從外到裏開始發涼,我開始思索自己的方法究竟對不對。
我被迫將書還給資料室,還書時發現有一本《英語最低限度語匯詞典》,我把它拿出來看了看,最低限度語匯是5000,我將書在手裏掂了掂,心想看來我“連最低語匯”也沒達到,還沒學會走,就想跑,這應該是我問題的所在。要想學出來就隻能采用最笨的辦法,從背單詞開始,於是我手中的書從《Sister Carrie》變成了《英語最低限度語匯詞典》。
從那天起,我將詞典中的我不認識的單詞逐一抄在本子上,每天早上吃飯前背誦,平時有空也背。那個時候政治學習的時間比較多,我會在開會聽報告時也背單詞。當我將《英語最低限度語匯詞典》全部捋過一遍後,我的單詞本從一個變成了兩個,累計抄寫的單詞超過1800個,時間也過了三個多月。
當我再次將《Sister Carrie》捧在手上時,情況發生了變化。我比較容易地看懂了故事的開頭部分,並且逐漸被故事情節所吸引。生詞沒有多少,讀書效率大大提高,我的興致也隨之提高。原來一小時連一頁也讀不下來,現在可以讀十幾頁。讀書中還會碰到少量生詞,但這並不影響我對文章意思的理解,我如果興致高就查一查詞典,如果不高就猜一下生詞的意思,由於已經讀了進去,猜中的次數還比較多。有些詞我查過後並不急於抄在本子上,而是僅限於知道它們的意思。當它們重複出現,表現出一定的複現率,我確定它是一個常用詞,至少這個作者比較喜歡用它時我才將它抄在生詞本上加以背誦,後來這被證明是兼顧讀書效率和增加詞匯量最有效的辦法。
《Sister Carrie》的中文名字是《嘉麗妹妹》,講得是美國工業革命時期,一個居住在芝加哥郊區名叫嘉麗女孩的故事。她天生麗質,歌喉動人,在她的才能被發現之前,為了生活她委身於一個酒吧老板。酒吧老板將她帶到了紐約後,她在那裏獲得了成功,成為享譽全美的歌星,而酒吧老板最後卻淪落成了一個流浪漢。我讀的縮編本隻是全書的前半部分,講到嘉麗成名之後給酒吧老板留下一封信,說她走了,不再回來了,後麵的事情如何卻沒有了。這引起了我極大的好奇心,一直想知道後麵發生的事情。幸運的是我有一個學英語的朋友正好有這本書的原著,為了知道後麵的故事,我開始閱讀長達四百多頁《Sister Carrie》原著。
當時正值盛夏,我被下放到生產班進行勞動鍛煉,白天勞動生產,晚上在燈光下讀書,完全忘記了勞動的累疼和蚊蟲叮咬,盡情地享受著書中的黃金屋和顏如玉。生詞已經不是障礙,長難的段落和句子也不再讓我犯怵,我的心隨著主人翁命運的起伏在飛揚。
當三個月的下放勞動結束時,我讀完了原著。這是一個飛躍,我已經知道了美國作家對故事的描述方式,學會了拆解長難句子,能夠根據上下文的意思來猜想自己遇到的生詞,習慣了倒裝句的表達,總之我的英語語感增強了,也可以說,我已經跨過了閱讀英語的初級門檻兒。但這對我的英語學習來說隻是個開頭。
就是這樣過了兩年,我已經25歲了,到了該找女朋友,談婚論嫁的年齡。這時不斷傳來同學中誰和誰好上了,誰和誰結婚了的消息,我開始問自己,我該找個什麽樣的人作自己的女朋友?其實當我剛來工作單位就開始注意這裏的異性。這裏的女同誌並不少,過了一段時間才知道不是名花有主,就是流水無情,還真沒有適合我的。隻是剛來時並不著急,沒太當回事。兩年過去後,這就是個事了。
我有兩個非常要好的朋友,一個叫李翰清,是我在軍校的同學。另外一個叫霍思傑,是軍校英語係的畢業生。他們個人的感情生活頗為順利,不約而同地選擇了自己青梅竹馬的小學同學作為自己的女朋友,讓我覺得很是不可思議。他們關心我的個人問題,時常過問我女朋友的問題,應該說他們的觀點對我的影響不小,可我知道別人的理論指導不了自己的實踐,自己的生活是什麽樣隻能自己決定。有時提起個人問題我也能誇誇其談,可當實際處事時完全不是那麽回事。我曾想自己碰碰運氣,也有朋友伸手幫助的,可每次都無果而終。按照當時的說法我是個沒有女人緣的人。我也認同這個說法,知道自己在這個事上要比他們多些困難。對於女朋友的品貌和工作等具體條件還真說不出什麽具體要求來,隻能是騎驢看唱本走著瞧。但我認為老話說的“男才女貌”應該不錯。怎麽說兩個人天天在一起,總該瞧著順眼吧。你瞅別人順眼,別人不一定瞅著你順眼,要想兩個人互相瞅著都順眼,還真不是件容易事,按照現在人的話說是要有緣分。而緣分是要碰。
孫某人究竟會找一個什麽樣的人作女朋友?這成了一個問題。

所有跟帖: 

能為躲避下鄉參軍, 又上了軍外應該是有背景的。 學外語的經曆很有共鳴, 當年我也是這樣從讀簡易本小說開始的。 -xxq2001- 給 xxq2001 發送悄悄話 xxq2001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09/2014 postreply 16:38:21

在那個黑暗的年月,您能成為毛澤東思想大學校裏的花朵,真牛!最早玩兒拚爹的一波人。 -coach1960- 給 coach1960 發送悄悄話 coach1960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09/2014 postreply 16:57:00

那個年代,在城裏的能當兵好像都要走後門才行,特別是那種年齡不足的小兵兒。 -成長- 給 成長 發送悄悄話 成長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10/2014 postreply 23:15:57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