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廳是我和女兒搬家之後完成的第一個項目。客廳,顧名思義是招待客人的地方,是‘麵子’工程。同時客廳也是我們家人通常的活動場所,也算是‘裏子’。所以不論家裏怎樣亂,客廳總是先要整理好,也就算是‘麵子’‘裏子’都照顧到了。
客廳改造後的照片,我上次為了顯擺,已經性急地上過了,這一次隻不過是炒冷飯而已,沒有什麽新意,請見諒。不過,炒飯要想炒得好,也得靠佐料不是?我的佐料就是房子裝修前後的對比效果。請看before
and after的客廳照片。
說實話,用這組照片做before and after實在有失公允,因為那些before的照片是我們在做房子的inspection是照的,房子的舊主人顯然沒有想到有朝一日他的家會搬到博克上,(希望我不會因此成為侵權的被告),沒有著意粉飾,且那天光線很不好,所以整個房子顯得黑乎乎、亂糟糟。不過這也倒暗合了在下之意,比較嘛,就是以己之長,比別人之短,沒有別人的不好,哪能顯出我們的好來?所以每次家裏來客人,我和女兒就殷勤地拉著人家看電腦裏的舊房子的照片,言外之意:這本來就是一個又小又破的小破屋,讓我們收拾成這樣,已經是創造奇跡了。
裝飾客廳,我和女兒還是花了功夫的。說花工夫,其實也不是什麽大工程,也就是刷刷牆,貼貼牆紙,加些裝飾什麽的,但是就僅僅這些也費了我們很多心思。在搬家之前,我和女兒就不甘心於隻做一個塗漆匠,躍躍欲試地要在搬家之後幹一番大事業。可是我們的客廳比較小,不適合花裏胡哨地加東西,但是不做些什麽又覺得難以平複心中的雄心大誌,於是我們就把主意打在了那麵與客廳主牆相背的放電視的那麵牆上(好像有一個文縐縐的詞叫電視背景牆),拿它做了我們的第一塊試驗田。
我一直喜歡牆的格局有些變換,比如凸起一塊,凹進一些什麽的,看起來有動感。無奈要得到這些效果就需要鑿牆開洞,屬於土木工程,而我和女兒是塗漆專家,隔著行呢,幹不來。而不搞點花樣,又覺得手腳癢癢。後來,我們想到了一個簡單的辦法——貼牆紙,再在牆紙邊上加道Trim,看起來就不會是死死板板的平麵,有一點變化了。說簡單,其實也不那麽簡單,比如怎樣找到自己喜歡的牆紙就費了些心思。我們曾去過很多商店,但店裏的陳貨幾乎無一例外的是給老奶奶們準備的,花色和圖案都會讓我聯想到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網上倒是有不少有新意的牆紙,但是照片上的東西很難看到真實效果,不敢輕舉妄動。不過還算幸運,最後我們在一家裝飾品店找到一眼就喜歡的東西,隻花幾十大洋,牆紙搞定。
上次有人問我關於如何貼牆紙的事兒,這裏多囉嗦兩句。貼牆紙其實很簡單,(我和女兒還隻是 ‘玩’的水平,複雜的肯定搞不定的。)我們客廳的牆紙是pre-pasted,背麵帶著漿糊,隻要把牆紙浸濕就好了。當然,如何掌握牆紙浸泡時間,浸泡後如何折疊才能避免漿糊例外發燒,怎樣碾滅氣泡等等,這些還是有些技巧的,不過也不難,有問題,找Youtube!多看幾個,找出共性,照著做就是了。(怎麽好像我是Youtube的托兒呀?)
不過,我覺得倒是有一個細節應該注意,就是牆紙的拚接。一軸牆紙與另一軸牆紙拚接時要考慮花色的銜接,在貼的時候還要盡量做到天衣無縫。為了避免出差錯,我用了很笨的辦法:量好牆的高度,加上上下的富餘量,裁好第一塊牆紙,把它鋪在地板上,把剩下的牆紙鋪在它的旁邊,對齊花紋,再裁第二塊,以此類推。貼的時候也仔細地一塊一塊的按順序拿,這樣就不會搞錯了。
第一次總是難免手忙腳亂的,貼過一次之後,操作程序就在心裏有數了。其它房間的牆紙都是女兒一個人做的,且那些牆紙都不是pre-pasted的,女兒自己兌糨糊,刷糨糊,貼牆紙,弄得井井有條。女兒既負責設計,又負責施工,幹多了,也有牢騷,說是房子都是她搞的,我沒有功勞,其實此話差矣,本人是帥才嘛,好的元帥不應該總是身先士卒,衝鋒陷陣,而是要想辦法讓你的士兵在戰鬥中發揮到極致,不謙虛地說,在我們家‘玩’房子的戰鬥中,我做到了這點。
不過本老帥也還是有具體貢獻的,那麵電視牆上的燈的安裝就源自我的‘智慧’。女兒喜歡燈光效果,要在那麵牆上裝壁燈。又考慮到一則牆麵太小,二則又涉及電力工程,非力所能及,想到了LED燈。怎樣把幾組LED燈裝到牆上,還得把連接線藏好,女兒犯了難。我想來想去,忽然‘眉頭一皺,計上心來’:在牆紙旁邊加兩條不同的trim,階梯形地放在一起,trim看起來不呆板,而留下來的空間剛好把燈藏進去,可謂一石二鳥。我為自己的想法很得意了一陣。
做出來的效果沒有想象的好,燈裝少了,也不夠亮,但是聊勝於無吧,貼出來獻獻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