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恐天下不亂
“唯恐天下不亂”,就是害怕天下不亂。希望國家亂,天下亂,好“亂世出英雄”。也用來形容幸災樂禍,到處製造麻煩的人。有時大人罵小孩,“唯恐天下不亂”。語出“菜根譚”這本書,“是小人,歡喜君子犯過,唯恐天下不亂也; 是君子,恥聽小人之惡,不忍世間紛爭也”。
“菜根譚”是一部“語錄”,明代還初道人洪應明收集編著。與“紅寶書”不同,沒有“主義”,“戰爭”和“國家大事”。隻有人生處世哲學,論述修養、人生、處世、出世。綜合了儒家的“中庸”,道家的“無為”和釋家的“出世”思想,教人正心修身,養性育德。
無論中國現代史還是近代史,“亂世”史是主要部份。如果說“太平”是“治”,是有序,“亂世”就是無序。從有序到無序,是自發過程,從無序到有序就要“做功”。埃及文化廣場,一年內兩次“嘯聚”,是有序到無序的自發過程。要把廣場上的人送回家,過正常有序生活,就要出動軍警“做功”,要付出死人流血的代價。這個教訓我們難道還少嗎?
老百姓“吃飽飯沒事做”,是“太平”的主要標誌。“沒事做”指沒有戰爭,不被“運動”。要做到“吃飽飯沒事做”,就不能“唯恐天下不亂”。希望國家亂,天下亂,好“亂世出英雄”,得諾貝爾獎,可能會成為曆史的罪人。
也有人“吃飽飯沒事做”,“唯恐天下不亂”,搞得政府關門。鮑威爾將軍出將入相,文治武功都十分顯赫。伊拉克戰爭前夕,告戒總統,“美國一家無法劃動全世界這隻大船”,可惜他的真知灼見,至今無人領會。
“菜根譚”的“線裝本”,在國內地攤上可買到,很便易。網上“米大師的日記”載有“儒釋道兼修經典——菜根譚全文及講解”
“菜根譚”全文有三百多條,前十條為:
1.弄權一時,淒涼萬古
棲守道德者,寂寞一時;依阿權勢者,淒涼萬古。達人觀物外之物,思身後之身,守受一時之寂寞,毋取萬古之淒涼。
2.抱樸守拙,涉世之道
涉世淺,點染亦淺;曆事深,機械亦深。故君子與其練達,不若樸魯;與其曲謹,不若疏狂。
3.心事宜明,才華須韞
君子之心事,天青日白;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華,玉韞珠藏,不可使人易知。
4.出汙泥而不染,明機巧而不用
勢力紛華,不近者為潔,近之而不染者尤潔;智械機巧,不知者為高,知而不用者為尤高。
5.良藥苦口,忠言逆耳
耳中常聞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進修德行的砥石。若言言悅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鴆毒中矣。
6.和氣致祥,喜神多瑞
疾風怒雨,禽鳥戚戚;霽日光風,草木欣欣。可見天地不可一日無和氣,人心不可一日無喜神。
7.淡中知真味,常裏識英奇
肥辛甘非真味,真味隻是淡;神奇卓異非至人,至人隻是常。
8.閑時吃緊,忙裏悠閑
天地寂然不動,而氣機無息稍停;日月盡夜奔馳,而貞明萬古不易;故君子閑時要有吃緊的心思,忙處要有悠閑的趣味。
9.靜中觀心,真妄畢見
夜深人靜獨坐觀心,始覺妄窮而真獨露,每於此中得大機趣;既覺真現而妄難逃,又於此中得大慚忸。
10.得意須早回頭,拂心莫便放手
恩裏由來生害,故快意時須早回首;敗後或反成功,故拂心處莫便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