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6221(5)聽大師講課

本文內容已被 [ 宜城漁翁 ] 在 2013-08-21 10:52:09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中科大62215)聽大師講課


        作為6221的學生,有一件很幸福的事,就是聽大師講課。其中,嚴濟慈副校長的普通物理,錢臨照研究員的理論力學,最值得一談。這二位是師生關係,後來先後都擔任過中科大校長,都享有高壽和美譽。


        由於中科大是中科院直屬院校,院長郭沫若兼任校,一開始就行“全院校,所係合”的學方。在郭老的號召下,許多大師,如嚴濟慈,吳有訓,華羅根,錢學森等都到校本部為低年級同學講基礎課。


         嚴濟慈老先生是我國科學界的泰鬥,物理學家。打開百度詞條,就知道他有多偉大。這位法國海歸,居裏夫婦的同事和朋友,竟是我國兩彈之星和原子能工業奠基人錢三強的老師。就是這位偉大的伯樂發現了錢三強這樣偉大的千裏馬,並把錢極力推薦給居裏夫婦,終於為中國培養出了一位國寶。嚴先生晚年在中科大也發現了一匹“千裏馬”並傾注心血保護和培養,可惜這匹“千裏馬”醉心於沽名釣譽,玩自己並不善長的政治專業,終未成為大器。


         嚴先生一生培養了無數的學生。有一天他老人家高興了,在課堂上主動向我們介紹他的家庭成員在中科院工作情況,笑謂,他們家就是一個小科學院。正是由於他的淵博知識,豐富的科研經曆,使他對物理這門學科有了透徹的理解;加上他高超的講課藝術,學生聽得如醉如癡。用622王明(F)同學的話說就是因為“嚴先生講的每句話都重要”。嚴先生的課排在上午三四節,二樓最大的階梯教室擠滿了人,去晚了隻能坐在地上,真是盛況空前。雖然是兩節課,但每次都是快到下午一點才結束,我們總是到食堂吃冷飯,也毫無怨言。


       學生對課堂教學的反饋,嚴先生也很注意收集和傾聽。有些學得好的同學寫上自己問題和答案當麵交與嚴先生,他總是認真批注,然後在下次上課時點名發還。在講到光的衍射時,嚴先生說“光的衍射就是對直線傳播的背離”。我頗有所悟,很想寫點文字向嚴先生請教。可是我膽小,害怕他下次把我暴露在廣庭大眾之下,


就用無記名的方式寫了滿滿一頁紙請司機轉交。嚴先生不僅看了,還批上“你是懂了”,令我至今十分感動。


       講到原子物理和光譜時,嚴先生要求我們要像記常用電話號碼那樣去記光譜線,因為他自己就是能對光譜線如數家珍。可惜當時我們無法去實踐,因為那時除了係裏一部不知號碼的辦公電話外,我們沒有電話,也沒有任何常用電話號碼。當然,今天的中科大的學生不防試一試。


         196410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說爆就爆”,舉國歡慶。以嚴先生在國家和科學界的地位,會知道許多具體情況。盡管礙於國家機密不便多講,但是愛我們心切,還是在上課時向我們吐露了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的作用範圍。


         大約在1965年上半年的一天,嚴先生突然停下講課,在黑板上寫下“舌縮”兩字就匆匆離開了,這位在國內外都享有盛名的科學家,教育家就這樣告別了講壇。


        錢臨照 先生個子不高,說江浙普通話,英國海歸。他講課聲音洪亮,無人可以偷懶。闡述原理深入淺出,推導公式精細入微。思路清晰,引人入勝。和嚴先生相同,錢先生也很注意收集和傾聽學生對課堂教學的反饋。記得在一次小型座談會上,我有幸被 錢先生抽查了課堂筆記,並修改了幾處錯誤。  


      錢先生理論力學課的助教是張老師,幾年前增選為院士。在輔導小課上常對我們說,一篇好的論文沒有幾個難解的微分方程是不行的。他工作盡責,常在晚自習時到班上輔導。


        大師們不僅親自講授基礎課,也寫文章教我們如何讀書和如何作學問,中科大曾把這些文章編為文集。其中有“讀書由薄到厚,再由厚到薄”;也有將科研從選題,研究到最終得出結果與王國維提出的三境界相連係。第一,“獨上高樓,望盡天崖路”;第二,“為伊消得人憔悴,衣帶jian寬終不悔”;第三,“眾裏尋她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欄柵處”。


        6221那金色的年華和人生曲線的起點上,大師們授業,解惑,使我們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掌握熟練的實驗技能,學到了做科研的方法。


 


中科大6221(6) “人才出在62級”


 


     “人才出在62級”,這句口號的始作俑者是嚴濟慈副校長。他老人家在為我們講普通物理課時,在課堂上多次語重心長地對我們說,“我們就是要培養出幾個在世界上有影響的人才”。此話一出,極大地鼓舞了62級中的佼佼者,他們立誌成名成家,攀蹬高峰,很快在校刊上喊出了“人才出在62級”的口號。我和6221大部分同學一樣,雖受鼓舞,但隻是觀望,自覺離“人才”相差甚遠。記得隻有陳應天同學比較積極,躍躍欲試。


         ,郭校和大師們當年創立中科大的目的就是要培養人才,尤其是幾個在世界上有影響的師級人才。可惜由於曆史的原因,師們的願望終未實現,以至死不瞑目。錢學森先生在他九十九歲高齡時仍在呼喊,“我們為甚麽培養不出師級人才”?


        這個題目太大了,本不應該涉及。但是,“人才出在62級”的口號從提出到泡沫化,也是6221曆經的風雨,筆者還是不揣淺陋,還原一二。


       首先,我們看看中科大的辦學大綱,從而領悟郭校和大師們當年如何探索,能辦一所“中國式大學”,在這裏可以培養出幾個在世界上有影響的師級人才。


中國當時與世隔絕,最好的人才和設備都集中在科學院。“發揮科學院的優勢”成了郭校和大師們的首選。不僅確定了“全院辦學,所係結合”的辦學方針,還設計了“兩段式” 培養模型。本部完成四年基礎教學,師們直接為低年級同學講基礎課,並編寫高水平的教材。五年級進入研究所,跟隨導師在科學實踐中開展課題研究並完成畢業論文。以服務國家“兩彈一星”的戰略需求設置13個係和專業,直接讓學生進入科研前沿。6221屬於技術物理(2)係,上完三年基礎課後,就分為激光,半導體等當時全世界最熱門也是最前沿的專業。而且,在經曆了“四清”和“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的衝擊和“負能量”以後,大部分同學還是被分到國防科委和中科院對口院所,從事科研,一些“待分配”同學也在恢複研究生考試後,乘機“歸隊”。


       根據當時的曆史條件,郭校和大師們還為中科大學生定下了“紅專並進,理實交融”的成長道路。理實交融是不難做到,學校可以打破理工大學的界限,設置工科大學課程,如機械製圖,電子技術;也可以設置實驗課,要求學生獨立完成大量實驗。但是“紅專並進”,就要操之於人,聽之於天了。1961年七千人大會以後,特別是1962年陳毅副總理在廣州的春節講話,為62級招生提供了“分數麵前人人平等”的機會,62級起點還是比較高的。一流學生,加上超級教師和一流管理,應該會出一些重量級人才的。可惜“笑容難為久,春來反雕殘”。在“紅”被無限放大,並要取極限而趨向無窮時,紅專已無法並進。想當“白專”都無可能,隻有“零專”可選。


        6221在三年級結束時分了專業,但一天專業課也沒有上。1965年秋天在大四開始時,就被送到北京市順義縣北小營公社參加“四清”,從此走上“零專”不歸路。多位大師也自身難保,惶論“並進”。正如從熊熊燃燒的煉鋼爐中把鋼水突然放出來,變成了一堆廢渣。而且,連“回爐”的機會都沒有。


       “人才出在62級”這句口號,終於變成了肥皂泡,帶著美麗的幹涉條文,演奏了一曲“中科大悲愴”。


 


 


 


 


 


 


所有跟帖: 

好文章,謝分享!“我們為甚麽培養不出大師級人才”?這次我回母校,一位資深海歸教授,也是學科帶頭人說,他的觀察是,我們教育係統的一套評優製度扼殺了創造性人才的誕生。 -苗青青- 給 苗青青 發送悄悄話 苗青青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21/2013 postreply 05:51:55

大師 great master, green 青, green, great are closer -走馬讀人- 給 走馬讀人 發送悄悄話 走馬讀人 的博客首頁 (174 bytes) () 08/21/2013 postreply 08:29:32

易賤陋俗 -走馬讀人- 給 走馬讀人 發送悄悄話 走馬讀人 的博客首頁 (35 bytes) () 08/21/2013 postreply 08:39:33

紅專就是緊箍咒。 -加州花坊- 給 加州花坊 發送悄悄話 加州花坊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21/2013 postreply 10:46:35

謝謝 繼續等下集 -雨前茶- 給 雨前茶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8/24/2013 postreply 14:20:19

主觀 --》極端---》悲哀 -小源- 給 小源 發送悄悄話 小源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25/2013 postreply 18:14:28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