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來美國後悔嗎?續(7)

來源: 曉青 2012-09-17 10:32:44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9010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曉青 ] 在 2012-09-17 19:12:48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我認識一家生活在美國來自歐洲的人,先生是手術醫生,太太也是西醫,家裏4個孩子,認識他們的時候孩子還都很小,最小的兩個是雙胞胎,那個時候他們家生活的雖然很緊張,但很快樂,因為先生的收入足夠家裏的生活了,太太基本不工作,想著孩子大了以後還是要出去工作的,太太一直沒有放棄做醫生不過不是全工的工作,每個星期工作兩天什麽的,保持行醫執照活動著。

時間過的很快,轉眼大女兒已經上高中了,到了這個年齡的女孩子一般都有一段時間不太好管,他們家的孩子也不例外,原本這孩子是在私立學校讀書,可是跟一個小時候認識的孩子現在染上了壞習慣的一直有聯係,前一段時間這孩子突然提出來要轉學去那個孩子的學校,父母當然不同意,而這孩子就堅持說不喜歡現在這所學校,不管父母怎麽幹涉這孩子都堅持要跟那個孩子交往,而且要到周末的時候去那個孩子家裏住,父母萬般無奈決定全家搬回歐洲去小住半年。

我不知道半年的時間能不能改變這個孩子,但要知道這半年的時間對於這對父母對於這個家庭來說還是要付出很大的代價的。這也是不同國家的文化不同,有一些美國人家的孩子如果是這樣,一來他們沒處去,二來也就不管了,所以我也看到一些美國人家,父母都有很好的工作,家裏條件也很好,兄弟姐妹中如果有那麽一個染上了壞習慣,整個家庭都被這個孩子鬧的不消停,那種生活真的讓人看不到希望。有時候有再多的錢生活的不快樂也會感到生活的沒有意思,這是很多人有這樣孩子的家裏人的感受。

也有些美國孩子從小沒有學好,大了自己明白了是非也想改可是不是那麽好改的,有的美國人有了很好的工作收入也很好,可是卻過不上好日子,因為經常還是需要用一些毒品維持自己的生活,他們真的不是不想戒掉,可是真的戒不掉,有些副作用會伴隨這些人一生的。所以生活在美國孩子從小的教育既讓父母壓力很大,也確實會因為一時沒有管好孩子而留下終生的遺憾。

生活在美國的人們,一些父母從海外移民過來的,孩子出生在了美國,這些父母多數都會用過去自己的方法來教育孩子,好像除了美國以外的國家的父母都比較溺愛自己的孩子,有些國家的人溺愛孩子的程度跟中國的差不多。

我還認識一家人來自巴基斯坦,先生在美國作工程師,太太在家帶孩子,他們家的兩個孩子可以說是我們看著長大的,這個兩個孩子相差三歲,不過跟咱們國內過去的多數家庭一樣,小的更受寵,他們的孩子也跟咱們的一樣,被慣著的孩子就什麽都不會做,也不做,而且這小的從小一直要跟媽媽睡,到了好幾歲了還是那個樣子,接觸中我總看見媽媽管老大卻從來沒有看到過管老二。老大上大學去了外州,不過基本能按媽媽的要求每天跟媽媽打電話,放假也都是回來看望爸媽的,小的孩子就不一樣了,原來我以為這老二他父母肯定不能讓他到外州去上大學了,沒想到孩子主動要求去外州上大學,而且都是自己聯係好的,他的成績完全可以在本州上不錯的大學的。

在美國如果在本州上大學學費還比外州便宜呢,這家人倒不缺錢,主要是從小太溺愛這老二了尤其是媽媽根本舍不得。可是越是溺愛的孩子也越不聽話。在美國小孩子從小都很自立,自己的事情都是自己做的,而這孩子從小都是父母管的,我擔心他是不是會像咱們國內一些被慣壞的孩子那樣到時候什麽都不會,他媽媽送他到了大學,陪著他出去買需要的東西,媽媽給他買衣掛,他說,衣服幹嘛要掛起來,我不習慣。

孩子走了,這媽媽每次見到我提起這孩子都眼淚汪汪的,我想孩子剛走一定也會很想他媽媽的,前幾天我又見到了這位媽媽,我問,你是不是每天都得跟老二通電話呢?這媽媽馬上眼淚就下來了,說:“我老二說了,不要打攪他,隻能每個周末通個電話。”老二雖然被媽媽慣的不行,可是學習特別好,畫畫的也特別好,從小一直得獎的,現在自己選擇的是藝術設計,我想他需要有一個安靜的心情來學習吧。隻是可憐這位媽媽,每天都想念兒子,有時候甚至睡不著覺。當我問到他老二生活情況的時候,他媽媽說,孩子的生活應當沒有問題,因為通過打電話能知道他自己買了什麽吃的用的,每天都在做什麽,沒覺得有什麽不會的或覺得弄不了的事情,我問她老二是不是也很想父母,她說:“沒聽出來他想父母,到感覺他很喜歡現在的環境。”我說:“那就好,要不你就更惦記他了。”

這位媽媽就像我說的一些美國媽媽那樣,開始在家帶孩子的,現在孩子大了都離開了家,她去大學學習了,然後再找工作開始自己的後半生的生活。她不覺得自己為孩子付出的很多,隻是覺得自己跟孩子在一起的時間實在是太短了,這倒是在美國文化熏陶下外國父母跟中國父母不同的地方。由這家人的生活我們可以看得出來,生活在美國即便孩子不是美國的血統,大環境的影響也會給孩子帶來咱們意想不到的變化,他們由於從小從幼兒園開始接受了很多西方文化,再從小學中學這關鍵的受教育的年齡裏,接受了西方的文化教育較多,所以他們的思想和思維方式決不會固定在自己父母在業餘時間的那點教育上的,即便你再言傳再身教他們都會有自己的世界觀,有些也許是父母不能接受或不喜歡的,這都不是父母能左右得了的了。也許這是另外一種洗腦吧。

生活在美國的時間越長就會對洗腦這個詞理解也越深刻。

記得過去那個年代,人們要就任點職務的時候,都要通過政審,要查祖宗三代,現在看來似乎有點可笑,其實這同樣也是看祖上都是做什麽的,有什麽樣的父母就有什麽樣的子女,這是過去咱們的傳統的說法。其實不管你能不能接受這樣的說法和做法,這種選擇還是有道理的,從現在看來也是一樣的,知識分子家的子女,工人家的子女還有當兵的人家的子女,做買賣的人家的子女還有那些高幹的子女絕對是不一樣的,我們不能說哪一種人好,哪一種人不好,不過我說他們不同,這一點我想大家應當沒有什麽疑義,所以過去選拔幹部的時候根據當時的形勢有這樣的要求也不奇怪,當然大環境的影響也是很重要的,骨子裏的東西在大環境的影響下也會一時掩蓋起來,沒有什麽風吹草動的時候就像沒那麽回事兒一樣,但遇到了大事兒的時候骨子裏的東西還是會冒出來的。

這些跟咱們過去說談戀愛找對象要門當戶對沒有什麽本質的區別,我這麽說一定有人不認可,感覺這不是血統論嗎,其實我們在生活中有其有了一定的年齡閱曆的人們都應當有體會的,什麽叫山河易改本性難移,這個本性也是跟祖上遺傳有關係的,也屬於被洗腦的結果吧。

在美國是很民主也很自由,但美國更是一個法製的國家,美國執法是沒有道理可講的,這一點好像別的國家都比不了的,不管這個法是不是合理,隻要有法就必須依法。像禁毒禁槍這些法律沒有的時候你再說不好,再說應當禁也是禁不了的。過去不知道,在美國有些部門不是誰都可以申請工作的,比如一些政府部門的工作要求必須是公民才可以,而一些更重要的部門象一些重點保密的研究單位,還有象聯邦調查局之類的地方是要求出生在美國的公民才可以申請那裏的工作的,移民的公民是不接受的,這跟咱們那些年一些單位和部門,一些人提幹的時候要求根紅苗正沒有什麽本質上的區別,人家不要被外國洗過腦的人到美國重要部門工作,而不管你是哪國人隻要出生在美國,從小受了美國的教育那就有這樣機會了。所以不要對咱們的一些要求尤其是一些過去的要求感到可笑,真的涉及到大的利益的時候一些規定是需要的,也是必要的,如果沒有規定才是可笑的愚蠢的和可怕的。

盲目崇拜是最可怕的,要學習人家好的東西也要保留自己好的東西,隻有這樣才能進步,而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對方,了解對方的全部,不能隻看表麵現象,更不能根據自己需要有選擇地盲目地照搬照套,一味地認為民主就是大家說了算,民意就是網民的意見,自由就是想幹什麽就幹什麽,人權就是你不能損害我的利益,要知道在美國有一個最大的利益那就是國家利益,在國家利益麵前任何人的利益都得服從國家利益。

美國在911以後加大了反恐力度,從那以後到現在每個人在飛機場都要接受嚴格的安檢,脫鞋解掉腰帶這都是必須的,隻要有疑義就可以讓你到邊上接受更細致的檢查,包括搜身,你不能有任何疑義,你隻能配合,不然就到別的地方去接受更細致的檢查,直到你配合為止。這對於咱們眼中那個美國來說應當是有點不一樣吧,美國就是這樣的,我說的隻是皮毛,很多都隻能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所以在這樣一個自由民主的國家裏生活,你要想充分享受自由民主和人權,那你就要嚴格地遵守它的法律法規,別想自己所想,別自己給自己定那些自由民主和人權的調調,至於美國對外外交上那些胡攪蠻纏的手段和對一些國家的那些無法無天的幹涉是另外一回事兒,說白了跟咱們的生活沒有直接的關係,也不是咱們要討論的話題。

生活在美國要說的就是美國的生活,美國的孩子非常自立這對於孩子來說好事兒。(待續)

  • 你來美國後悔嗎?續(6)
  • 你來美國後悔嗎?續(5)
  • 你來美國後悔嗎?續(4)
  • 你來美國後悔嗎?續(3)
  • 你來美國後悔嗎?續(2)
  • 你來美國後悔嗎?續(1)


  •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你來美國後悔嗎?續(7)
  • 你來美國後悔嗎?續(6)
  • 你來美國後悔嗎?續(5)
  • 你來美國後悔嗎?續(4)
  • 你來美國後悔嗎?續(3)
  • 所有跟帖: 

    謝謝。 我這個兒子 不中不西怎麽辦? 慢慢學習了。 -sinead4273- 給 sinead4273 發送悄悄話 sinead4273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17/2012 postreply 12:09:55

    如果孩子在幼年的時候父母就在價值觀上為他們打好基礎,長大就不會有太大的偏離。 -成長- 給 成長 發送悄悄話 成長 的博客首頁 (63 bytes) () 09/17/2012 postreply 19:12:36

    聰明的父母在孩子很小的的時候就帶著孩子到教堂, -Lilac2003- 給 Lilac2003 發送悄悄話 (59 bytes) () 09/24/2012 postreply 06:43:30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