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人對烹調一向不感興趣,以前寧願餓著或者到隨便什麽店裏弄點菜肉餛飩,也不願開火倉的,所以我家的廚房是最幹淨的地方。退休後到了溫哥華,完了,老公也是不燒菜的人,寧願頓頓到檀島吃廣東菜。幾天下來,我對油膩的餐館菜先投降,就開始學燒菜了。燒的是最最簡單的菜,而且是素菜。想吃葷菜了,就和老公去廣東餐館飲茶,他吃他的素,我點我的葷。
今天之所以這麽認真準備年夜飯,源於媳婦的一封賀年EMAIL: 洋洋灑灑地好多個拜年詞後,附了一張菜肴照片,最後媳婦寫道:“爸媽已經在開始準備年夜飯了:)媽媽伯伯您們也要買點菜過年哦!”
人說知子莫如母,我們家是知婆婆莫如兒媳婦。她知道我不會營造節日氣氛,有一年我回上海正逢中秋,兒子媳婦親家來我家,我家竟然拿不出月餅水果(之前就把兒子媳婦送的月餅吃光了)。
我兒子和媳婦是大學同學,那年他作為準女婿第一次去女友家鄉拜見準丈母娘丈人,住了一個多星期。回來很感觸:媽媽,他們家吃飯好熱鬧,邊講邊吃,喝湯可以發出聲音,吃好後不是馬上收拾桌子,大家圍坐著繼續喝茶聊天。
兒子最終和媳婦成親,媳婦的父母也是很大一個誘惑因素。在他們家,兒子既享受妻子的賢惠又有父母的愛心。
我做單身媽媽十六年間從沒有準備過年夜飯,都是父母弟妹們大家庭一起吃的。那時和父母住的非常近,平時兒子去外公外婆家吃飯,我在公司用盒飯解決。白天在公司講話多,回到家我就想安靜。家裏氣氛確實是冷冰冰的。周末家裏鍋蓋也是冷冷的。因此,兒子很依戀他外公外婆的家。
他結婚後,很長時期小兩口與我親家四人生活在一個家,兒子感到特別的溫馨,遠去了外婆的寵愛,又得到了丈母娘的喜歡。
我和兒子的公寓在一個小區,每次回上海的家,總要找親家聊天/打牌,親家一直是笑嗬嗬的,生活上非常能幹,待人有一種凝聚力,把我和老公都凝聚過去了,我們常到他們那裏“X(這個詞普通話讀不準,就打不出)”食。有一年春節親家去美國探望小女兒,我媳婦圍上圍裙照樣也能辦出一桌豐盛的年夜飯。
最近國內開心網上有一個測試,(上海人)你願意嫁/娶一個外地人嗎?竟然有百分之七十的上海人選擇“不”。但是我是非常慶幸我兒子娶了一個聰明能幹、賢惠溫柔、知書達理、善解人意的外地媳婦,她事業上很有成就(這個俺就不詳說了),在家裏打理家事在行又非常孝順長輩,我父母也常拿著她當典範誇。
今天就是因為兒媳婦EMAIL上一句提醒,我這個懶婆婆才想起要燒年夜飯,讓我老公也享受了下過年的氣氛。
幫我的畫加加分吧,因為我進步啦~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