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憂鬱症的一劑良藥----媽媽咪呀

來源: 凜子 2012-01-16 06:17:16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83245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凜子 ] 在 2012-01-16 10:18:52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治療憂鬱症的一劑良藥----媽媽咪呀

 

昨天打開電視,發現BBC 第三頻道正在播音樂劇“MAMA MIA”。心裏一陣高興,趕緊坐下來,正好演到Donna的那倆閨蜜一起唱那首“You are the dancing queen” , 多麽棒,多麽蠱惑人心的旋律!早就聽說這部音樂劇超級好,但我並沒有放在心上,以為不過就是百老匯人折騰出來的鬧哄哄的鬧劇罷了。後來拍成了電影我也不知道,結果我在中國去紹興玩的時候,居然陰差陽錯地在住的飯店裏看到了。真的是出乎意料的好,後來又在飛機上看了一遍,此刻看著仍然興趣盎然。如今有多少片子還可以經得這樣看!這部電影是2008年才根據同名百老匯音樂劇改編成電影,上映後據說第一天英國就創了個首映最高票房紀錄六千多萬英鎊,美國,加拿大也是打破了多少億美元的票房紀錄。反正我也記不清了,總之是大火了一把。不知為什麽我當時卻並不知道,或者說聽說了也沒在意,(我沒來得及在意的事是太多了,而且最近還越來越多。)這部劇真是太棒了,讓人看了又想哭又想笑,又心酸又溫暖,又滑稽又可愛,又懷舊又時尚。據說當初音樂劇在百老匯上演時,每一場結束時觀眾都會瘋狂地和演員一起又唱又跳,我完全相信,如果我在場我也會。它用音樂舞蹈劇情整個把你的喜悅細胞打開,讓你瘋狂,讓你情不自禁……。

要說這個故事本身也並沒有什麽新意,一個曾經熱情奔放的年輕女孩與三個男人發生了戀情,結果雖然有了孩子,卻沒有留住孩子的父親,最要命的是,她甚至都不確定誰是孩子的父親。不過,反正都沒有男人,誰是父親就顯得不重要了。她一人在希臘的一個小島上開了一家小旅館,苦撐經營,含辛茹苦把女兒養大。如今女兒要結婚了,在父親缺位的家庭裏長大的女兒,內心卻極其渴望有父親的手牽著,把自己嫁出去。 女兒偷看了媽媽的日記,知道她曾有三個男朋友,便背著媽媽邀請這三個男人前來參加她的婚禮。故事由此展開。

古往今來單身母親的故事太多了,男人不負責任地播種,女人差強人意地承受後果,莫斯科不相信眼淚式的女性堅強已經是屢見不鮮,不足掛齒。那麽“媽媽咪呀”又怎能把這樣一個俗套的故事弄得超凡脫俗呢?

當然這首先必須感謝阿巴樂隊(ABBA)的音樂,沒有他們的音樂,沒有那些膾炙人口的旋律,觀眾就難以如此的為之瘋狂。但是如果沒有卡瑟琳溫馨的故事把這些曲子連貫,那再好的音樂再好的歌曲也隻是音樂歌曲而已。第二,劇作者用媽媽和女兒,來表現兩代人在愛情婚姻人生觀念上的碰撞;用三個媽媽同時代的男人和兩個媽媽的閨蜜一同滿足了那一代人懷舊的情懷;同時還展示了某種像昆德拉所說的人生的輪回,曆史即使重演也不會再是簡單的重複。作者用她的智慧聰明讓故事發展得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妙趣橫生。

媽媽唐娜年輕時正逢嬉皮士盛行,打破禁錮性解放的年代。她熱情奔放,迷戀流行歌曲並且還創建了自己的搭檔組合,風靡一時。當然她也為自己的輕率付出了代價,男人們離自己而去,二十年自己獨自把女兒帶大。這的確讓人心酸,每個女人都不希望這樣,但說實話,這也並不比結了婚又離,或者一次浪漫愛情也沒經曆更令人沮喪。

女兒長大了,二十歲,從來都沒離開過這座小島,從來還不知道外麵的世界,還不知道什麽是生活就決定要結婚了。媽媽唐娜說實話並不希望女兒這麽早就結婚,試著勸女兒三思。可是女兒回敬她一句,我就是要結婚,我可不想讓我的孩子不知道父親是誰!她對母親戀愛觀的挑戰令母親黯然神傷。性解放之後的一代渴望的是傳統家庭的回歸!非常有意思。

無論如何,唐娜在二十年之後與年輕時的戀人不期而遇確實差點讓她崩潰,就連和她一起長大變老的閨蜜們也沒見過她如此地絕望。但是當她們知道其原委後,一首曾經讓她們為之瘋狂的“You are the dancing queen”就又讓她重新振作了起來。有什麽不得了的,不就是三個臭男人嘛!二十年,雖說她不再是窈窕少女,雖然現在最多也就是個風韻猶存,但是,那又怎麽樣!她和她的三人組合,重振旗鼓,在女兒婚禮前的女人派對上大放異彩,讓全島的居民目瞪口呆,也讓在一旁偷看的三個前男友心潮澎湃……。

現代的女性再也不會是簡·奧斯汀筆下守株待兔的待嫁女,也不會是張愛玲《金鎖記》裏的心理陰暗的七巧,更不會再是古訓一失足而留千古恨的例證再現。經曆了就經曆了,是苦是樂,是福是禍都是生活的一部分。隻要保持一個積極樂觀的心態,幸福隨時都會來敲門。即使生活不可能複製,不可能回到你當初的純淨,但快樂,即使摻拌著辛酸和苦澀畢竟也還是快樂。媽媽咪呀讓人們樂此不疲,它的魅力就在於此。

順便多說一句,那首“The winner takes it all”,據說被認為是女人不可錯過的三首歌之一。我以前聽過,覺得好聽,但是隻有在媽媽咪呀中聽唐娜借用這首歌向山姆傾訴衷腸,才會讓你淚流滿麵。

編劇把ABBA的歌徹底地融進了她的故事,令人讚歎。

 

有關媽媽咪呀的參考資料:

《媽媽咪呀!》於199946倫敦愛德華王子劇院首演。2004開始在威爾士王子劇院演出。北美的首場演出是2000523多倫多皇家亞曆山大劇院20011018該劇在百老匯冬園劇院上演。

目前多倫多的公演已經結束,其他演出包括澳大利亞國際巡迴演出(2001-2005年)、年)。

2005515,《媽媽咪呀!》以百老匯初演一千五百場的記錄超過了其他著名音樂劇如真善美國王與我紅男綠女200668日,它在百老匯所有音樂劇公演時間長度排名裏名列第二十六位。

2006419Playbill.comBroadway.com網站公布了《媽媽咪呀!》電影即將進入製作,2008年夏天上映。

目前尚在進行的演出有:美國百老匯拉斯維加斯,及全國巡回演出)、歐洲(國際巡回演出)、日本大阪(於2007年結束)、德國漢堡斯圖加特西班牙馬德裏,和瑞典斯德哥爾摩2006年,在比利時安特衛普意大利米蘭公演,分別用佛蘭芒語意大利語演出,是該劇自英語德語荷蘭語日語朝鮮語西班牙語瑞典語演出以來的第八種和第九種語言。這部音樂劇於2006年重返南非開普敦普利托裏亞)及韓國的首爾。此後,第十種語言俄語版本已經於200610月在俄羅斯莫斯科公演。第十四種語言中文版本已於2011711日在中國大陸上海大劇院正式首演。

 

 

 

一個夢想的實現

追本窮源,《媽媽咪呀》中所講述的那個故事,是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的。製片人朱迪·克萊默一直在 積極地與阿巴樂隊ABBA)的班尼·安德森和比約恩·奧瓦爾斯碰麵商討,就第一部與其樂隊息息相關的舞台劇《國際象棋》進行了大範圍的剖析,克萊默表示自己被裏麵所蘊含

電影劇照(20)

的力量深深地感動了:畢竟,是阿巴樂隊創作了《舞會皇後》,而如今它已經成為現代最偉大的流行歌曲之一了。克萊默受到了他們歌曲中的戲劇風格潛移默化的影響,決定重新籌備一個舞台劇,不僅僅能夠收錄阿巴樂隊的音樂,還能利用場景的安排,賦予其一個全新的故事形式。比如說阿巴樂隊具有最特殊意義的《勝者為王》,通過堂娜這個角色的傾情演繹,拉開了整個故事的序幕;還有原名為《我的故事》的一首傷感歌曲——堪稱阿巴樂隊有史以來最具突破意義的作品,同時也是這個樂隊在美國當之無愧的Top10之一,則是讓觀眾的情感盡情地宣泄的一種媒介。

盡管《媽媽咪呀》的內容,與阿巴樂隊在音樂方麵的貢獻以及其成員和樂隊的曆史無關,但最初的時候,班尼·安德森和比約恩·奧瓦爾斯顯然並不想趟這個渾水,總之就是怎麽說都以搖頭來代替回答。然而製片人朱迪·克萊默卻憑著自己驚人的毅力,物盡其用自己那三寸不爛之舌進行遊說,勸說這兩個人同意他們的歌作為整個舞台劇的基本……直到1995年,克萊默的堅持不懈終於得到了回報,兩人點頭應允,但前提是克萊默必須得提供一個好的故事本子,足以承載這些經典的歌曲,於是,克萊默轉變方向,又開始緊鑼密鼓地尋找一個天分傲人的作家,時間一晃又過去了兩年……1997年,克萊默認識了編劇凱瑟琳·約翰遜,也意識到自己已經找到了那個具備著驚人的才華和情感的合適人選。

朱迪·克萊默向凱瑟琳·約翰遜簡要地概述了一下自己的要求,同時還對約翰遜解釋了一下,阿巴樂隊是如何同時捕獲兩個完全不同的年齡群體的喜愛的,因為他們的歌既有像這種適合年輕人、充滿了俏皮和天真的《親愛的》以及《舞會皇後》,也有更加成熟、極度反思、情感豐富的歌曲,比如說《勝者為王》和《懂我懂你》,所以克萊默堅持認為,阿巴樂隊的歌曲裏本身就蘊含了一個能夠吸引幾代人的故事。

另外,朱迪·克萊默還感覺到,凱瑟琳·約翰遜似乎認為比約恩·奧瓦爾斯的歌詞裏麵暗示的主題皆是一些與婚禮和假期有關的東西,克萊默回憶道:我告訴約翰遜,必須要忘記這些歌,創作一個屬於自己的故事,也就是說,沒有了這些歌,你的故事一樣精彩,一樣打動人心,而她確實采納了我的建議。

音樂隻是一種渲染氣氛的手段

對於凱瑟琳·約翰遜來說,為了這部舞台劇,她需要著手準備大量的前期工作,還將從AZ仔細閱讀阿巴樂隊所有歌曲的歌詞部分,作為這一切的一個起點……約翰遜知道自己不得不建立一個遊離於音樂之外的獨立故事框架,之後才是歌曲的有效選擇,來加強劇本的表現力度。隨後,約翰遜還意識到,她必須得時刻留意自己所選擇的阿巴樂隊的歌的曲速,它們的出現要完全符合故事發展到某一個程度時的節奏——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

凱瑟琳·約翰遜的努力很快就有了成果,最終她創造了一個暖人心房、令人振奮的好故事,講述了兩代女人不同的愛情觀,以及輕率的愛和成熟的愛所產生的兩種完全不同的結果,然後再在中間穿插了友誼、身份的注解以及願望的達成……約翰遜和朱迪·克萊默一致認為這樣的內容設

宣傳照(18)

定肯定能夠在所有人的心中引起相應的共鳴,對任何年齡段、不分男女、不論國籍,都能產生一股不容忽視的吸引力——就像阿巴樂隊的歌曲所達到的效果一樣。

有了一個非常不錯的劇本之後,朱迪·克萊默又馬不停蹄地開始物色合適的導演人選,她竟然成功地說服了在戲劇界非常受人尊敬的歌劇導演菲利達·勞埃德加入進來。看過劇本之後,就連勞埃德也禁不住為之著迷,不過他關注的可不僅僅是阿巴樂隊的歌曲,還有整個作品中那難得一見的沉靜氣質,勞埃德有條不紊地總結道:如果不提前聲明,甚至就連班尼·安德森和比約恩·奧瓦爾斯本人也覺察不出來,這是一個根據他們的歌曲創作出來的故事。

在整個製作的過程中,阿巴樂隊和舞台劇工作組走得最近的是比約恩·奧瓦爾斯,他回憶道:所有的事情都改變了,歌曲有的被接納,有的被舍棄。我還清楚地記得,凱瑟琳·約翰遜真的了解我們的每一首歌、每一句歌詞的含義,要知道這裏可有上百首歌曲呢……而他們所遵循的一個基本原則就是:不要改變它們,而是融合它們。

至於班尼·安德森,則是到了這個舞台劇第一次試演的時候才出現在劇院裏的,他說:我覺得,走進劇院的觀眾可能要被徹底地震撼住了,因為無論你之前是怎麽想的,看完劇之後,都會得到一個完全不同的結論,這就是《媽媽咪呀》的奇妙之處。歌曲的運用非常棒,以一種充滿智慧的方式起到了連接上下文的重要作用,推動著故事的發展,我一下子就被凱瑟琳·約翰遜創造的一切所傾倒了,她現在可是我的偶像。《媽媽咪呀》第一次麵向觀眾正式登上舞台,是在199946日,地點是倫敦愛德華王子劇院……20056月,這部舞台劇正式公映第1000場,是百老匯壽命最長的一部。

《媽媽咪呀》在倫敦公演沒多久,就有數家電影公司表示願意投資將其改編成電影……最終,由湯姆·漢克斯與加裏·高茲曼合辦的Playtone電影公司,聯合朱迪·克萊默的Littlestar公司,共同擔起了改編影片的重任,身為製片人的漢克斯回憶自己當時看舞台劇時的情景:差不多從第12分鍾開始,我就已經和其他觀眾一起站起來,隨著音樂輕聲哼唱。另一位製片人高茲曼則表示:將這部舞台劇改編成電影最重要的一個元素就是,一定要捕捉到這個故事在舞台上時所爆發的氣氛、能量和靈魂,我們都知道,如果我們能做到這一點,就能保證帶給大家一部偉大的電影。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治療憂鬱症的一劑良藥----媽媽咪呀
  • 找女婿白操心
  • 閭丘露薇為什麽挨罵?
  • New Year's Resolution
  • 這詭異的2011
  • 所有跟帖: 

    謝謝介紹,一定要去看看。 -加州花坊- 給 加州花坊 發送悄悄話 加州花坊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16/2012 postreply 09:08:41

    很喜歡這個片子,感同身受。 -成長- 給 成長 發送悄悄話 成長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16/2012 postreply 10:18:12

    聽過裏麵的一些歌,但沒看過這部電影,聽你這麽一介紹,得找來看看,有病治病,沒病防病啊:-) -深秋的紅葉- 給 深秋的紅葉 發送悄悄話 深秋的紅葉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16/2012 postreply 15:21:39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