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經班與政治學習

來源: 謝盛友 2011-08-12 00:39:25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4163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謝盛友 ] 在 2011-08-12 18:44:58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查經班與政治學習


北美文友說:“不知道作者有沒有搞清楚一點,儒家思想本來就不是西方文化中定義的宗教,而且也並不屑於要成為其中的一員。你這文章寫得好象儒家哭著喊著要加入宗教行列,還被人家一句“沒有真神”給踢出來了,真挺自娛自樂哎。多說一句,狹義上的宗教一般都有個神,但“信仰”這個詞可不是專門為宗教設定的,誰說“信仰是要有一個真神的”,中國人幾千年不信上帝,過得也很好,而且會更好。我們不相信救世主,因為我們自己救自己。”

謝盛友:我理解的“信仰”,是“信以為真”超越理性的一種內心“仰望”,中文的“信仰”也不是一般的“信以為真”“信念”“信心”“信任”,有“仰”就是仰望,仰望就是康德說的彼岸,因為有真神存在,高高在上。

“宗教”是漢語的“外來詞”。

Glaube. Es gibt vom Übersinnlichen (s. d.) kein theoretisches Wissen. Aber es ist nicht nur möglich, an Gott und Unsterblichkeit zu glauben, sondern die praktisch-sittliche Vernunft fordert geradezu die Annahme dieser übersinnlichen, nicht erfahrbaren Dinge (s. Postulate), als Ergänzung des Wissens und für eine befriedigende Darlegung des Verhältnisses zwischen Sittlichkeit und Glückseligkeit. Der "Vernunftglaube" ist ebenso sicher wie eine Erkenntnis, er schöpft seine Überzeugung aus der moralischen Gesinnung, die zwar als selbständig nicht auf einem (religiösen) Glauben beruht, aber einen solchen notwendig zeitigt. Zwischen Wissen und Glauben kann kein Widerspruch oder Konflikt bestehen, da das Gebiet des Wissens die Welt des Erfahrbaren, der Erscheinungen ist, während der Glaube sich auf etwas richtet, was jenseits aller Erfahrung und der Formen derselben liegt, dessen Annahme aber ein "Bedürfnis" der Vernunft ist. Gerade durch Einschränkung der theoretischen Erkenntnis auf Erscheinungen wird eine Erweiterung der Vernunft zum Behuf des praktischen Gebrauchs möglich. "Ich mußte ... das Wissen aufheben, um zum Glauben Platz zu bekommen", KrV Vorr. z. 2. A. (I 37—Rc 32).

北美文友說:“實際上,西方宗教是製度化宗教(institionalized),而中國的宗教才是深入人心的。信仰不一定非得信超自然,由其不能以是否信仰人格化的超自然來定義是否有信仰。說中國人不信上帝比說中國人沒有信仰要準確一些。而宗教可貴的是虔誠,虔誠就是將教義的一套哲學實踐到日常生活中間。《聖經》說“愛你的敵人”,可曾看見美國有幾個基督徒愛本拉登的?相比之下,道家鼻祖老子的哲學早就融入到中國人的血液中間。西方教徒每星期做禮拜,那是製度化,不是把教義哲學應用到日常生活中,虔誠的基督教隻是少數,而中國把釋道儒哲理實踐到生活中的人非常普及,所以說,中國人幾乎都是虔誠的教徒,無需製度化宗教施加壓力來實踐一種哲學。中國人和西方人哪個更有宗教,把宗教建立在製度上更加宗教還是建立在人心上更加宗教?”

謝盛友:很少人知道晏陽初(1893-1990,英文名:Y. C. James Yen),現在的年輕人更不知道了。其實,晏陽初是改變毛澤東思想的思想者。毛的“窮人群眾路線”和“以農村包圍城市”,都是從晏陽初那裏批發來的。毛澤東以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天下。

晏陽初海歸後立誌不做官,不發財,將終身獻給勞苦的大眾。回國後他首先在上海基督教青年會全國協會智育部,主持平民教育工作,期間采用聖經福音書編製刊行了《平民千字科》等教材。1922年晏陽初發起全國識字運動,號召“除文盲、做新民”,當年3月他轉到湖南長沙組織平民教育討論會,並在長沙推行他的《全城平民教育運動計劃》,他將長沙分為52個單位,發動400名小學教師以遊行、散發傳單等方式宣傳平民教育。不久他籌資組建了200所平民學校,在長沙實驗的全國識字運動,是晏陽初平民教育理論的第一次大規模實驗,取得了重大的影響,青年毛澤東跟隨他作為義務教員,參與過晏陽初在長沙的平民教育運動。毛澤東正是受到晏陽初思想的影響才覺悟要以簡單、務實和經濟的方式真正地“走群眾路線”。

民國初期的《平民千字科》教材為中國人掃盲的貢獻,是誰都無法磨滅的。

毛澤東取天下後,守天下,再次從晏陽初那裏批發來“查經班”,改為“政治學習班”,用“單位”來製度化“政治學習”。我們這代人都參加政治學習,簡單易懂的“老三篇” (《為人民服務》、《紀念白求恩》、《愚公移山》),當年我們都能滾瓜爛熟,倒背如流。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查經班與政治學習
  • 為什麽說儒教不是宗教?
  • 苦澀檳榔(3):學中文(為什麽記不住? )
  • 留二代“中國人”身份的認同
  • 貪官外逃是“生命保險”
  • 所有跟帖: 

    “宗教”在漢語裏是“外來詞”。 -謝盛友- 給 謝盛友 發送悄悄話 謝盛友 的博客首頁 (272 bytes) () 08/12/2011 postreply 02:29:12

    反過來,查經班就是政治學習。嘿嘿,西方文化本身就很講政治。 -鬼穀雄風- 給 鬼穀雄風 發送悄悄話 鬼穀雄風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12/2011 postreply 04:27:47

    這是我對關於宗教與信仰的看法 -成長- 給 成長 發送悄悄話 成長 的博客首頁 (1823 bytes) () 08/12/2011 postreply 18:44:41

    人神的關係是最重要的,所以不要管別人怎樣認為,要看神怎麽看。 -加州花坊- 給 加州花坊 發送悄悄話 加州花坊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12/2011 postreply 23:24:14

    “為人民服務”和“誰願為首, 就必作你們的仆人” -追求永生- 給 追求永生 發送悄悄話 追求永生 的博客首頁 (45 bytes) () 08/12/2011 postreply 19:20:48

    謝謝介紹這個鮮為人知的曆史聯係。形式不是主要的,有真神的生命活在人的生命中才管用。 -苗青青- 給 苗青青 發送悄悄話 苗青青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13/2011 postreply 11:35:31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