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飯時,我對小兒說:“寶貝,這幾年來,我每次的禱告,神都回答我,神都幫助我。”
見小兒沒有多少反應,我接著說:“比如說,這次回國,我差點丟了護照 ……”
正說著,他爸過來打岔,把我的話頭打斷了。
“後來呢?”等他爸走了,小兒問。
“什麽後來?”我反問。
“你剛才講的故事啊,我想聽下去。”小兒說。
“哦,”我想起來了,“後來啊,我一禱告,就找到了。”
“就這樣?”
“啊。”
小兒噓出了一口氣。“這個也叫故事?你就編這樣的故事給你的讀者看? 他們還覺得好?天哪……”小兒和我玩詼諧。
“孩子,我不是在講故事,我說的是真事。”我的表情沉靜,沒有和孩子玩詼諧的意思。
“我最近,在讀《約伯記》。”我告訴小兒。底下便是我和他分享的大致內容。
《約伯記》是舊約聖經裏的一章,在《詩篇》前麵。約伯是個很虔誠的人,本來生活得富裕安康,但是在神的幾度測試後,他的信仰起了搖晃,他開始走向低沉和悲觀,時常怨歎。他甚至詛咒自己的生日。
詛咒自己的生日,是什麽意味?那不是抱怨、否定神的創造又是什麽? 對於約伯信仰上的動蕩,神用反問的方式開導了他許多,其中最突出的,神和他細數了自己的創造:
神創造了天地四極,月亮星辰,普照陽光;創造了電閃雷鳴,冰雪風霜;創造了高山大洋。
神創造了光明,也創造了黑暗;
創造了弱小的動物,也創造了強悍的動物;
創造了美麗,也創造了醜陋;
創造了資源,也創造了艱辛 ……
讀這些,給我什麽文字語言之外的體會?
這個整體完美的宇宙,是由許多具體的事物組成的。具體,它意味著可能的不完美。具體,它還意味著相對。快樂,要悲哀為它作襯托;美麗,要醜陋為它作照映;幸福,要痛苦為它作詮釋。
“我”是什麽? 因為生和死的困惑和恐懼,我一直都在思考“我”究竟是什麽;或者說,我一直都搞不明白“我”是誰,是什麽。 讀《約伯記》前後的一天,我在祈禱。我禱告禱的深切處,常會以自稱名字甚至自稱“女兒”而不是自稱“我”的方式和神交流 (各位大概都聽過年幼的孩子以自稱其名的方式和大人講話)。而那一天,這樣的禱告中我突然領悟,我不是“我”。天地中隻有一個“我”,那就是神自身。虔謙隻是神的一個創造,是神的一部分,是附件。虔謙活,或是虔謙死,對神的影響不比對虔謙自己的影響小。
經年的困惑恐懼,我終於從“我”的枷鎖中掙脫了出來,我解放了自己。
有人說約伯的信是最真實的信,我同感。一個具體的,會生老病死的人,要信一個相對抽象的神,一定是一個過程,而不是一個一蹴而就的意識點。 人在積極的主客觀條件下容易信仰高昂,而在消極的主客觀情形下則易信仰萎靡。 最重要的,是信的主心骨是否在。那主心骨在我看來,是對神信靠的良好意願。隻要有這信的主心骨在,不管經曆多少坎坷動搖,最終仍會歸依神的恩典。約伯在神的引導下,經曆了信,經曆了磨練,試探,動搖,迷惑,最後堅固了對神美善的信念,而神,也把原先的富足平安重新施與了約伯。
人是神的造物,這個起源規定了人所有的屬性;有些屬性高傲的人至今不認可。比如人是沒有權力沒有權利也沒有益處責怪神抱怨神的,就好像我們創造出來的東西不好責怪抱怨我們一樣。保羅在《聖經. 羅馬書》第九章第20節裏說了:“你這個人哪,你是誰,竟敢跟神頂嘴呢?”那就是為什麽我們語言裏有“恩典”這個詞。恩典,是一個美善的造物對他的創造物所施的好。保羅在《羅馬書》九章15節裏引用舊約經文說:“(神說)我要憐憫誰,就憐憫誰;我要恩待誰,就恩待誰。”我們人所應該做的,就是相信神,相信神的好,相信並讚美他的大愛大能。
小兒信神。他很聰明,也很靈性,他聽得懂我的關於“我”的稍微哲理化了的言語。他把我的哲理演繹為生動的例子。最後他點頭默許說:“媽媽,你行!”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