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需要被激勵

本文內容已被 [ 苗青青 ] 在 2011-06-22 05:26:35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五旬節營會上聽彭牧師講了一堂關於人生激勵的內容,很有啟發,把我的筆記整理出來和朋友們分享, 祝大家周末愉快!

 

 人需要被激勵  節選

 

彭滿圓牧師

 

激勵可以使人成長,激勵可以使人奮鬥,激勵可以使人得力。

 

我很喜歡你們營會早上的廣播,念一節鼓勵的經文,放一些讚美的音樂,非常的有益心靈。有一首育兒歌說:

 

“批評中成長的孩子學會苛刻,

敵意中成長的孩子學會爭鬥。

譏笑中成長的孩子學會羞怯,

羞辱中成長的孩子學會自疚。”

 

如果你在成長中受到這樣的影響,求主幫助我們除掉這樣的負麵影響,讓你的心靈健康!

 

相反:

“寬容中成長的孩子學會忍讓,

鼓勵中成長的孩子學會自信。

稱讚中成長的孩子學會欣賞,

公平中成長的孩子學會正直。

支持中成長的孩子學會信任,

讚成中成長的孩子學會自愛。”

 

激勵的方式可以是物質的,比如金錢,還有言語上的,這個不用錢,比如你稱讚你的愛人。有精神上的鼓勵,還有靈性上的鼓勵。

 

基督徒來靈性上的激勵是來自主基督。 他用舍己的愛,沒有偏心的愛激勵我們,他一個替眾人死了,成為代罪羔羊,承擔人人的罪。 眾人本來都死了,因死亡就是罪的當然代價。當人濫用自由,悖逆神犯罪墮落,人就必然走向死亡。有哲人感歎說:“不要為死亡詫異,那是必然的。隻要為生存而感恩。”

 

基督的死亡是必然的。因為人的罪導致人靈性死亡,人人皆有罪不能救別人。人的救贖就使基督的死亡成為必要。不能死的神道成肉身,成為人而死。基督的死能免去眾人的死。

 

耶穌的死成就了一種生命的交換,使得到救贖的人不再為自己而活,要為了替我而死,又死而複活的主活著。

 

我向你們許多人一樣, 思考過存在的意義是什麽。當我為自己而活時,找不到答案。當我不僅僅為自己,也為別人而活時,我就找到了人生的意義。 為主而活為別人而活,能使我的生命更豐盛。

 

美國的著名猶太學者馬斯洛發表過人類激勵理論的學說: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 1943,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1954. 他提出人的需求有5個層次:Hirarchy of Human Needs, 包括身體的需要,安全感,情感與歸屬感,尊重,和自我實現Self-actualization. 人的最高層次需要是實現自我。但他的理論最大局限是“自我中心”, 一種人本主義的心理學。他的研究隻停留在這裏。幾十年後有了新的觀察反思,1969年馬斯洛提出了Z Theory. 他提出了自我實現的超越。就是從self-actualization self-transcendence。”從實現自我,到超越自我。可他沒有說如何才能超越自我。

 

我要補充他的這個論題,超越自我要靠外在的靈性。人若跟從耶穌,舍己,就是超越自我。人的主要問題就是不能超越自我。當我能把生命的主權重新交給基督,才能夠超越自我,才是為主而活的生命。我才能夠明白生命的意義,存在的意義。這是Christ-Centred Actualization 就是以神國為中心的自我實現, 其中包含了自我的超越。

 

基督的舍身激勵我超越自我,去愛和激勵別人。

 

俺也學習一把,送一首激勵讚美的歌給朋友:

 

喜歡你現在的樣子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人需要被激勵
  • 讚美詩:我要頌揚
  • 你真偉大
  • 聖經中婚姻自由的原則
  • 四川之行三:活水井續篇
  •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