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玩實驗室作品
首發於微信號 酷玩實驗室
微信ID:coollabs
核心關鍵字
懸念十足的顏值
不負眾望的性能
超越預期的亮點
以及全民關注的——  
華為,路在何方?
經曆了漫長的等待
華為,終於亮出了王牌
北京時間2020年10月22日
Mate 40係列
正式公布
作為整個2020年
最受關注的高端國產旗艦手機
在Mate 40係列身上
我們看到了太多的曲折磨難
也寄予過無可替代的殷切希望
無論如何
能夠頂住四麵八方施加的壓力與阻撓
以毫不褪色的王牌姿態登台亮相
這個結果本身
就是一場屬於華為的勝利
那麽
作為2020年末登場的國產手機旗艦
Mate 40的表現
究竟有沒有滿足我們的期望?
在這款產品身上
我們又能看到多少華為未來的戰略規劃?
今天
就讓我們來揭開一切的謎底吧——
1
懸念十足的顏值
開門見山,咱們看圖:
真相大白,這就是Mate 40(以及Mate 40 Pro)真麵目。
百般怨念,一朝化解!
像我一樣長出一口氣的朋友,想必不在少數。
畢竟,自從“最後的Mate旗艦”傳聞露頭以來,隔三岔五,“Mate 40真相曝光”的謠言就要在微博上流傳一下,且翻來覆去就是三張圖:
“今天Mate 40曝光了嗎?”
“沒有?那抱歉打擾了。下次還敢。”
總之,憑借一流的保密工作,華為順利把這個謎底捂到了Mate 40發布會召開前的那一周。
直到2020年10月14日,華為消費者業務手機產品線總裁何剛的一條微博,徹底震懵了所有人:
“華為要搞……八卦陣?
這還不算完。隨後,兩張看上去像模像樣的產品渲染圖,開始在微博上大肆流傳:
“到底是方是圓?”
還好,這次華為沒有把我們的胃口吊太久:
“八卦陣”背影圖,對應的是保時捷合作款Mate 40 RS的背殼設計。
至於麵向公眾市場的Mate 40、Mate 40 Pro以及Mate 40 Pro+,攝像模組采用的都是“星環”造型,簡潔而不失美感。
不過,這種“背後一個圓”的造型,會不會和Mate 30過於相似?
Mate 40的真機上手體驗,到底是什麽滋味?
別急,讓我們開個箱來一探究竟:
我這次拿到的,是Mate 40 Pro的秘銀配色樣機。包裝雖然不大,但內容物還是讓人很滿意的。
名不虛傳的秘銀配色!虹彩效果非常出彩,很有年初P40冰霜銀配色的韻味,但整體色調明顯偏暖,視覺效果一流。
雖然Mate 40全係列采用了曲麵屏或者瀑布屏,但依舊保留了實體側邊按鍵,還在為音量調節耿耿於懷的同學,應該可以釋然了。
 
另外,對於早已適應了“敲一敲”操作的同學來說,華為當然不會強迫我們改變習慣。
關於“背後都是一個圓,Mate 30和40到底有什麽區別”,咱們直接看圖吧。
差異一目了然,不過,兩者之間的傳承關係同樣清晰可辨。
至於正麵的挖孔對視覺觀感的影響,說實話,接觸過P40的同學心裏應該都有數。
和P40相比,Mate 40這次的正麵挖孔存在感確實更低,基本不會影響日常體驗。
總體來說,和去年的Mate 30相比,Mate 40給人的第一印象明顯要細膩許多,各種貼心的小細節,讓這款Mate旗艦的適用人群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擴展——從數碼極客Vloger,想要一步到位滿足個人需求,選擇Mate 40準沒錯。
畢竟,在這台旗艦機簡潔優雅的外表之下,埋藏著一整套貨真價實的半導體工程學奇跡。
2
不負眾望的性能
“我們今年秋天將會上市的Mate 40,搭載了我們新一代的麒麟9000芯片,將會擁有更強大的5G能力,更強大的AI處理能力,更強大的CPU和GPU。但很遺憾的是,在美國的第二輪製裁下,我們的芯片生產隻能截止到5月15日之前的訂單,到9月15號生產就結束了。所以,今年可能是我們華為麒麟高端芯片——全世界最領先的終端芯片——的絕版,最後一代。”
這是今年8月7日,中國信息化百人會2020年峰會上,我們熟悉的餘承東老師留下的一段發言。
“最後的Mate旗艦”,以及“末代麒麟芯片”,在這一刻正式定型。
“高端芯片前途不明,華為還有多少勝算?”
我相信,肯定有不少朋友和我一樣,抱著這種複雜的心情,繼續關注麒麟9000芯片的動向:
一方麵,“無路可退”往往意味著“不留後路的全力以赴”,我們都希望海思麒麟團隊這次可以傾盡全力,創造出真正的性能奇跡。
另一方麵,“末代麒麟”到底有沒有可能用上最先進的ARM架構核心,我們心中其實早有把握。隻不過,在謎底揭曉之前,我們所有人都不願意放棄那份希望。
終於,2020年10月22日,麒麟9000係列芯片正式登場,最終答案水落石出:
開局一張圖,一圖勝千言,先說結論:
海思麒麟團隊今年的表現極其給力,對於2020年的驍龍來說,這個安卓平台上的老對手,拿出了有實力改變市場格局的決戰兵器。
但在另一方麵,作為“末代旗艦”的核心引擎,新一代麒麟高端芯片的性能,似乎並沒有達到想象中“奇跡”的境界。
好了,讓咱們逐條分析:
和去年公布的麒麟990 5G不同,今年登場的麒麟旗艦芯片包含兩個版本——麒麟9000,以及麒麟9000E
兩款芯片都采用了5nm EUV工藝製造,都集成了巴龍5000 5G基帶;換句話來說,采用最先進5nm製程的5G旗艦SoC,目前市麵上隻有華為一家完成了商業化量產。
不僅如此,憑借先進的5nm EUV工藝,麒麟9000實現了歎為觀止的集成度:
整顆芯片集成的晶體管數量,高達153億。
作為對比,上一代7nm製程的麒麟990 5G芯片,晶體管集成數是103億。即便是同樣采用了5nm製程,剛剛發售的蘋果A14處理器,集成晶體管數量也隻有118億。
“當價格不變時,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元器件的數目,約每隔18-24個月便會增加一倍,性能也將提升一倍。”
回顧一下摩爾定律,麒麟9000這次的基本盤優勢有多大,一目了然。
然而,令人惋惜的是,盡管吃足了先進製程的紅利,但在另一項攸關參數表現的關鍵節點上,麒麟9000,並沒有成為贏家:
架構。
在麒麟9000正式浮出水麵之前,曾經有不少關注國產芯片的同學,期望這次的CPU能夠采用ARM的A78架構——雖然性能提升相對有限,但在5nm製程的工藝紅利影響下,功耗和發熱應該能控製在更好的程度上,針對采用了A77架構的驍龍865,更容易構成綜合參數優勢。
然而,在10月22日揭開謎底之後,我們發現麒麟9000采用的依舊是2020年主流的A77架構,雖然多少都在預期之中,但“萬一能成”的小確幸可能性宣告落空,心裏總歸不是滋味。
不過,雖然沒有采用新架構,但並不意味著海思的工程師不給力——恰恰相反,一口氣把A77巨核主頻堆到了3.13Ghz,整個CPU相比驍龍865+性能提升了10%,這種“在同一起跑線上超越對手”的勝利,無論如何都值得我們點讚三連。
當然,更厲害的還在後麵:
在負責處理圖像的GPU方麵,海思麒麟團隊這回徹底放飛了一把——24核的G78!相比於驍龍865+性能提升超過50%!如果說CPU還維持在“超越”的水平上,那麽在GPU方麵,麒麟今年可是全麵翻身做主,徹底把安卓平台的主流競品暴打了一頓,爽啊!
順帶一提,不僅僅是芯片,從HMS Core今年六月更新的5.0版本新組件來看,圖像性能顯然是華為下一階段的發展重點:從軟件到硬件,圍繞“視覺化體驗”展開的扶持投入,很可能要遠遠超過我們的預期——遊戲固然是重點,但華為真正的目標,可不僅僅是遊戲那麽簡單。
除此之外,在負責AI的NPU方麵,麒麟9000保持了一貫的強勢,對驍龍865+保持了2.4倍的優勢;至於這個領先又意味著什麽,請看演示:
 
沒錯,麒麟990 5G時代還屬於噱頭的隔空操作,如今已經徹底脫胎換骨。
除了正麵攝像頭的進化升級之外,NPU性能全麵增強推動AI算法效率大幅提升,才是讓手勢控製走向實用的關鍵。再順帶一說,手機並不是這種“非觸摸”體感操作的主場,華為在這個領域的持續投入,多半也是在給未來的商業策略做鋪墊。
最後,作為一款麵向移動平台的高端芯片,除了強大的性能參數,功耗同樣不容忽視。很明顯,相比於性能提升,麒麟9000采用先進製程工藝的優勢,更多體現在了功耗控製上,整體表現相對於驍龍865+明顯穩定了許多,客觀上更符合Mate係列一貫的“水桶機”特色。
好了,讓我們總結一下麒麟9000係列的初步印象吧:
歸根結底,麒麟9000確實是我們在目前的國際半導體行業遊戲規則框架下,承受著前所未見的壓力逆風創造出的最優解;單從產品設計的角度來看,海思麒麟團隊完全沒有讓人失望。
至於“麒麟9000並沒有創造奇跡”,不妨讓我們換個解讀角度:
在工業製造領域,基於機緣巧合、難以複現的小概率成功事件,從來都沒有資格被稱作“奇跡”;隻有經過不斷研發論證,一步一個腳印逐步迭代完善理論,最終創造出超越時代的產物,這種“量變引發質變”的唯物主義邏輯,才是工程學“奇跡”的真正含義。
所以說,之所以麒麟芯片能夠從不入流的低端產品成長為影響全球手機市場格局的挑戰者,海思麒麟工程師團隊十年如一日的奮鬥,才是“創造奇跡”的關鍵;之所以剛剛進入巔峰的麒麟芯片不得不宣告急流勇退,核心原因就在於“量變引發質變”的技術主導權並沒有完全被我們掌握。
無論如何,誰也無法否認“末代麒麟”對華為造成的打擊,但這場打擊換來的教訓與催生的希望,對於正在努力破局的華為來說,同樣具備無可替代的價值。
3
超越預期的亮點
不得不承認,如今手機行業的新品發布會,“無趣”幾乎已經成為了常態。
對於大多數廠商來說,作為設備核心的芯片很難成為產品差異化的賣點,因此隻能通過外圍功能創造噱頭進行宣傳。久而久之,相同的套路見過太多,觀眾的期待當然會消磨殆盡。
正因如此,能夠拿出絕無僅有的“核心”方案,並且圍繞這個“核心”定製獨一無二的功能賣點,這種手機廠商推出的產品才會贏得我們的關注。
作為這個領域的代表選手之一,華為近年來的高端旗艦產品從未會辜負過我們的期望,這次登場的Mate 40係列,當然也不例外。
首先是屏幕:
無論是6.5寸的中杯Mate 40,還是6.76寸大杯Mate 40 Pro以及Mate 40 Pro+,華為統一安排了90HzAMOLED屏幕,跟上了2020年的高刷屏潮流。
“90Hz?120還有144Hz不香嗎?華為幹嘛不一次到位?”
原因很簡單,還是功耗。
手機屏幕的刷新率,往往和手機本身的續航成反比,再加上5G手機芯片本身的功耗就不低,單方麵追求高刷屏最直接的後果,就是電池耗能速度直線上升。所以,90Hz的屏幕刷新率,是華為平衡了功耗與性能得出的最優解,和利用5nm先進製程控製功耗是相同的思路。
其次,是電池充電係統:
Mate 40采用了4200毫安時電池,容量和上一代Mate 30持平;Mate 40 Pro與Mate 40 Pro+的電池容量都是4400毫安時,相比於上一代Mate 30 Pro似乎略有降低,不過無傷大雅。
相比之下,66W有線快充似乎更容易引發質疑:如今的國產手機快充已經穩步跨越了100W大關,華為怎麽還是這麽保守?
的確,誰也無法否認百瓦快充“15分鍾手機滿電複活”的魅力,但如果單方麵追求充電功率,對於手機電池本身的壽命,以及充電係統的安全穩定性都會造成不小的影響。
作為今年下半年剛剛開始商業化量產的新技術,手機百瓦快充確實還需要經曆市場考驗,在此之前,采取相對保守的參數方案也是合情合理——隻要控製好充電曲線,一樣可以獲得不錯的充電體驗。
再考慮到這次發布會特別強調Mate 40在低溫環境下也能正常充電,華為這次拿出的電源方案,顯然不止“一個中庸的參數”那麽簡單。
順帶一說,充電器可是Mate 40係列標配,庫克,你悔改罷!
接下來,讓我們瞧瞧攝像模組:
作為華為手機傳統優勢項目,無論是前置攝像頭還是背部相機模組,Mate 40係列的表現絲毫沒有出乎我們的預料:
在發布會結束的當天,DxOMark官網上的攝像模組排名就被Mate 40 Pro霸了榜。
注意,這次華為派出的僅僅是大杯選手Mate 40 Pro超大杯Mate 40 Pro+還沒上場呢。
當然,隻要看看華為這次對Mate 40係列近乎喪心病狂的堆料力度,誰都不會對這份成績的含金量抱有懷疑:
今年年初公布,代表華為影像模組最強實力的P40 Pro+,主攝模組被連根拔起,進行適當調整升級之後,完整移植到了Mate 40 Pro+背後。換句話來說,以往讓花粉糾結的“P係列還是Mate係列”旗艦二選一難題,被華為自己劃上了句號——Mate 40超大杯在手,2020別無所求。
不僅如此,為了滿足自拍愛好者的需求,華為這次拿出的配件確實讓人眼前一亮——沒錯,就是這個小玩意兒:
乍看之下似乎平淡無奇,但實際上,這個補光燈不僅可以一鍵自動彈起,更可以一鍵調整色溫與亮度,並且完全不必擔心電量問題——Mate 40 Pro可以直接對燈組進行無線反向供電,無需占用接口,即開即用。
就連紅米的產品總監王騰,都表示這個創意很讚:
至於其它細節,例如線性馬達、雙揚聲器以及熄屏顯示等等,同樣不會在Mate 40係列上缺席;諸如更強大的暢連、更完善的多屏協同以及多應用懸浮窗顯示功能,這些華為一貫的看家本領Mate 40當然是應有盡有。
總之,無愧於年度旗艦之名,在性能與體驗兩方麵,華為給出了一份近乎滿分的答卷——無論是“最強”“最省心”還是“最好用”,Mate 40都是我們的最優解。
尾聲
下一站,華為步向何方?
和往年的Mate旗艦機發布會相比,今年Mate 40的登台首秀,在時長上明顯要短很多。但是,從信息密度來看,10月22日這場前後一小時出頭的發布會,絲毫不比以往動輒兩小時的重大發表會遜色多少。
實際上,關於“華為的下一步何去何從”,無論是發布會開始之前的預熱,還是開場階段的定調,以及下半場發布會的所有內容,都給出了一個明確的答案:
超越手機獨力支撐的單極格局,邁向全場景物聯網智能產品新階段。
對於華為來說,這不僅僅是拓寬市場的發展策略,更是攸關生死的生存策略。今年9月HDC大會上公布的鴻蒙2.0,已經明確無誤地展現了華為的決心,10月公布的Mate 40,更像是對“現有格局”階段性總結:
再見,我的老戰友與老對手們,讓我們在嶄新的賽道上重新相見。
從全新的智能降噪耳機FreeBuds Studio,到保時捷設計款的華為watch GT2,再到與Gentle Monster合作推出的第二代智能眼鏡,華為已經在穿戴設備這個智能物聯網的子賽道上邁出了穩健的一步——這僅僅是個開始,在之後的Mate 40國內發布會上,華為會不會遵循慣例推出更精彩的“One More Thing”?
值得期待。
歸根結底,如果要為2020年10月22日,華為Mate 40係列的首秀加上注解,我相信,發布會的片尾曲《dream it possible》,想必是最合適的答案:
至暗之時,更顯星河璀璨。
日蝕終將結束,朝陽必然回歸。在此之前,讓我們齊心協力,秉燭夜行,用星星點點的燈火,照亮屬於我們未來的通途。
希望,與永不言棄的我們同在。加油,華為!

酷玩實驗室整理編輯
首發於微信公眾號:酷玩實驗室(ID:coollabs)
如需轉載,請後台留言。
分享給朋友或朋友圈請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