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十年前美國射火箭探測火星。問題是數百千萬英裏的距離如何將照片傳回來。當時的科學家與工程師就設計了用digital方法。因為火箭能載的設備不能太重,那digital的發射器功率雖然非常小,照片還是成功的傳回來。這就是digital的偉大之處。數十年前它已預示了今天digital的無所不在。
講一個美國探測火星的故事
所有跟帖:
•
我想digital device在較大信噪比時仍能工作
-slow_quick-
♂
(0 bytes)
()
05/10/2012 postreply
13:29:35
•
應是“較小信噪比”
-slow_quick-
♂
(0 bytes)
()
05/10/2012 postreply
16:21:29
•
那和digital無關 - 一定條件下,信息傳輸的速率手香農理論的限製,隻要符合
-mc3361-
♂
(25 bytes)
()
05/10/2012 postreply
14:01:28
•
你對digital的了解還不深入
-tsc12-
♂
(70 bytes)
()
05/10/2012 postreply
16:04:20
•
你對digital的理解是小學一年級的水平 - 問題的實質是多少帶寬,多少信號功率
-mc3361-
♂
(0 bytes)
()
05/10/2012 postreply
16:16:46
•
小學一年級的水平能了解我剛才講的?你是空口說白話。
-tsc12-
♂
(0 bytes)
()
05/10/2012 postreply
16:26:53
•
看看這個,嗬嗬
-mc3361-
♂
(114 bytes)
()
05/10/2012 postreply
16:33:56
•
別吵,我才是小學一年級呢。。。
-slow_quick-
♂
(88 bytes)
()
05/10/2012 postreply
16:33:25
•
瞎扯,FM電台就是典型的寬頻 把不到20kHz的人聲擴展成200kHz
-mc3361-
♂
(0 bytes)
()
05/10/2012 postreply
16:36:43
•
忘了這個例子了。我還在幼兒園。
-slow_quick-
♂
(0 bytes)
()
05/10/2012 postreply
16:4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