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殺還是自殺?九大“慘死”的筆記本品牌(組圖)

他殺還是自殺?九大“慘死”的筆記本品牌(組圖)

每個人都可能懷舊,每一個老品牌都有一些舊事值得重提。當你對著那些老本本追憶逝水流年的時候,你是否會想起那些曾經耳熟能詳的廣告?文章最後我們設置了投票,選出哪款品牌給你留下了最深印象。

  前言

  當市場集中程度越來越高的時候,想起那些當年扮演百家爭鳴角色的品牌,你是否會感到一絲不舍?



  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的規律同樣適用於高速發展的IT市場上。在IT市場上,一些攜新技術新產品的品牌橫空出世,迅猛發展,而另一些則陷入窮途末路,在質量、外觀、服務、性能、售價等方麵失去市場競爭力,最終慘遭淘汰。仔細想想這些年來,確實倒下了很多很多品牌,但是我們同樣應該感謝他們的出現,正是因為筆記本市場的充分競爭,才讓筆記本漸漸走下神壇,成為我們每一個人都能用的上的普通IT產品。

  那麽就讓我們一起回憶下那些逝去的品牌吧......

  1、IBM



  消失時間:2007年

  品牌影響力:★★★★★

  說起IBM的ThinkPad係列筆記本電腦,估計沒有人會懷疑其在筆記本發展曆史所占有的重要地位,多少人買筆記本,就是衝著IBM三個字母而去的,而IBM那些經典的設計也確實讓讓所有的用戶記憶猶新。































  還記得這些經典的機型嗎??

  伴隨著筆記本電腦利潤的不斷降低,以及市場價格競爭的日益激烈,IBM所保持的高端形象似乎並不太被市場所接受,隻有一些企業用戶以及IBM的愛好者們仍舊力挺IBM。而IBM似乎不善於在價格上的拚鬥,隨著價格戰的不斷激烈,各種品牌各種外觀的新品層出不窮,永遠保持一成不變模樣的IBM終於不支了,05年IBM公布的一個報告顯示,其PC部門2004年累計虧損近10億美元。

  個人電腦業務持續虧損以達三年半之久,IBM終於決定舍棄其PC事業部,聯想於2005年3月宣布接受IBM PC事業部,從此ThinkPad成為了聯想的金字招牌。



三色的IBM標誌

  從2006年12月1日開始,聯想在一些紀念版的ThinkPad筆記本上嚐試性取消了IBM的Logo,從此ThinkPad係列開始陸續舍棄了IBM的標誌,前不久,近日聯想宣布將在今年12月放棄在筆記本等產品上使用IBM標識。相信不久之後筆記本上的IBM標誌就會徹底成為記憶中的片段了。

  2、華禹邦甲



  消失時間:2004年

  品牌影響力:★★☆☆☆

  華禹邦甲的品牌對於很多新的消費者來說是一個拗口且陌生的名字,但是對於很多在2003年就關注筆記本市場的人來說,這絕對是一個記憶深刻的品牌,華禹邦甲當時的宣傳絕對是鋪天蓋地——不但打出了“中國首家自主研發、設計、生產”的旗號,並且配了一張“全鎂合金製造”的招牌,更絕的是還搞過一段“每天漲價100塊”的活動,但是自從2004年2月份起,邦甲這個名字就再也沒有出現在媒體上,也淡出了市場。



華禹邦甲的產品

  華禹邦甲為什麽會突然消失?過分誇大的宣傳以及本身產品質量問題是華禹邦甲消失的最主要原因,據當時媒體報道,華禹邦甲的產品返修率高達25%,很多消費者都說:這筆記本除了一個金屬殼子,什麽都壞。

  而呈現在消費者眼前媒體當時的一篇《蘭寶信息轉讓華禹華穀甲乙丙倒轉乾坤》的文章或許能揭示出華禹邦甲另一點消失了的原因:華禹邦甲品牌不過是被製造出來的、供某些幕後操縱者套現的“秀”之一。那些被欠了貨款的經銷商和廣告商或者因為華禹邦甲豪情壯誌而上當,或者因為某些人曾經的信譽而上當。



當時的新品發布活動

  2004年,華禹邦甲成為了又一家人間蒸發的電腦廠商,同樣撇下的又是一堆剪不斷的欠款債務問題,以及對最終用戶的售後服務問題....

  3、頂星



  消失時間:2005年

  品牌影響力:★★☆☆☆

  談到頂星,編輯一下子就想起了當時頂星集團總經理武小波的話:“DELL我不敢說,但是20年之後,我們在筆記本上一定打敗IBM、TOSHIBA;否則的話,我們頂星集體就都是狗屎,我也是狗屎!”當時的豪言壯語放在現在來看好像是一個笑話,不過當時頂星確實是走了一條自主研發的道路。



頂星筆記本

  頂星的板卡在當年在中國的市場占有率進入過前3,成為市場上增長速度最快的主板品牌之一,實力還是相當不錯的,但是他們錯誤的估計了筆記本市場,至今很多消費者都不知道頂星還曾經出過自己品牌的筆記本。

  筆記本想要自主研發所需的投入是相當大的,而頂星本身的實力又不足,所以當初雖然做了很多廣告,但是在市場上卻很少能看到頂星的產品,就算看到了,也就是那麽寥寥幾款,品牌既沒有什麽影響力,產品也沒有自己獨有的特色,再加上可選擇的產品又少,於是頂星被市場漸漸遺忘了。



當時頂星筆記本裏的附件

  頂星的失敗也許一開始就注定了,本身實力不足卻堅持走自主研發路線,產品價格不低卻沒有自身特色,頂星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上始終找不到自己的定位,終於迫於壓力在2005年推出了市場,轉為ODM代工業務。

  4、大亞東海



  消失時間:2004年

  品牌影響力:★★★☆☆

  曾經風靡一時的大亞東海筆記本想必在很多在老本友都還有些零碎的記憶,回想起當年的大亞東海感覺有些像現在的神舟,和別人同樣的配置價格卻要低出很多,而大亞東海當年玩出的有價無貨的把戲,也著實讓其一時成為了市場的焦點。



大亞東海筆記本

  大亞東海數碼有限公司由大亞集團與長江計算機集團公司合資組建的,其投資方大亞集團和長江計算機集團實力都相當雄厚,還曾經是國內唯一一家由英特爾指定的“專業筆記本電腦BTO生產製造企業”,按理說其發展前景應該相當廣闊,但是大亞東海沒有像國際廠商一樣計劃長遠的品牌目標及品牌戰略,而是純粹把把筆記本當作了一個快速賺錢的工具,對市場的估計嚴重不足使大亞東海最終走向了退市。



當時高調的發布會

  從2003年的高調,到2004年的蒸發,大亞東海似乎真的如同他的名字一般,像浪花一般綻放,又像浪花一般消失....

  5、福日東升



  消失時間:

  品牌影響力:★★☆☆☆

  福日原本是一個家電企業,全稱為福建福日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福日股份,成立於1999年5月,是福建福日集團獨家發起設立的股份製上市公司。福日東升是第一個提出“移動PC”概念的廠商,在某種程度上這也注定了其未來的命運。



福日東升筆記本

  雖然憑借著“移動PC”這個新鮮概念讓福日東升贏得了很多關注,但是其銷量卻一直沒有提高。更為嚴峻的是,福日東升走的是低價路線,產品不屬於高端行列,利潤率相對較低,而許多知名的筆記本品牌也紛紛降價來占領低端市場,福日東升的產品不占優勢,價格也失去了競爭力,福日東升開始慢慢減產,直至最後停產。



發布會

  福日東升曾努力想轉為向行業市場發展,但怎奈何其“移動PC”的口號太響,行業用戶對其成見已深,最後這次的轉型以失敗告終。現在回頭再去看看當年所謂的“移動PC",其實就是福日東升自己給自己挖了個坑,一步錯,步步錯啊。

  6、京東方



  消失時間:2004年

  品牌影響力:★★★★☆

  2001年,京東方正式進軍筆記本電腦領域,2002年的時候,京東方全年的銷量達到了兩萬多台,殺入了當年國內筆記本電腦廠商五強。京東方的廣告投入並不大,但是京東方當時是中國內地最大,全球排名第九位的TFT-LCD製造商,也是中國內地唯一一家擁有TFT-LCD核心技術的企業,應該說是相當具有實力的。



京東方筆記本

  筆記本液晶麵板的價格在一台筆記本成本中所占比重是比較大的,京東方正式利用了自己液晶麵板生產上的強大實力,從而大大降低了其筆記本的生產成本,使自己能夠以價低的價格於其他品牌進行競爭。但同時京東方在主營業務顯示領域的大量投入,使其麵臨了巨額的資金缺口,從而在筆記本業務上的投入顯得力不從心。

  由於收購韓國現代項目,2002年京東方的財務費用激增至6554萬元。而這一數據2001年是2053萬元。此後又收購冠捷科技,公司的淨債務由2002年底的2.38億元人民幣(2940萬美元),急劇上升至2003年一季度的26.7億元人民幣(3.30億美元),其總債務/資本總額亦攀升至64.8%。



京東方集團外景

  從一開始的顯示器,到後來的筆記本、平板電腦、數碼相機等多元化業務齊頭並進,京東方既嚐到了飛躍發展的甜頭,也為其不穩定的業務架構釀下了苦果。隨著各大廠商中低端產品的降價,京東方也越來越感到力不從心。再加上其南方市場的開拓不利,資金的不足,越來越嚴峻的市場形勢終於壓倒了這個曾經國內筆記本的五強品牌,2004年4月,京東方宣布推出筆記本市場。

  7、倫飛



  消失時間:2005年

  品牌影響力:★★★★★

  提起倫飛這個名字,真是讓人有著頗多感歎,倫飛成立於1984年,是最早進入大陸市場的筆記本廠商之一,當時的倫飛同聯寶、華碩、宏基等一係列品牌以其出色的性價比叱吒於中國的筆記本市場,在98年以前倫飛這個牌子也是國內最知名的品牌之一。



倫飛筆記本

  1999年12月倫飛突然按宣布實行渠道扁平化,這一舉措直接導致了其渠道的失控。當時在全國設立了21家分公司,並通過它們來管理超過600家分銷商,但是由於倫飛的控製不當,各地的分公司開始串貨、殺價,以至於最後價格體係完全崩潰。雖然倫飛不斷調整,可是都未能挽回局麵,筆記本市場的發展是一日千裏,等倫飛調整好渠道再回過頭看時,自己已經被競爭對手遠遠的拋在了後麵。



當年輝煌的倫飛

  2005年底,中國倫飛北京公司宣布解散,正式退出了自有品牌筆記本的生產,轉為在台灣做OEM業務。

  8、恒生



  消失時間:2005年

  品牌影響力:★★★★☆

  談到恒生,就不由想起當年那個廠商去告消費者的大事件,想起那個震驚全國的恒升筆記本電腦案。1997年8月初,用戶王洪在恒升集團的代理商安特明公司購買了一台恒升筆記本電腦。1998年4月時,機器開始出現故障。

  6月2日王洪將筆記本電腦帶到安特明公司,要求維修。安特明公司答複是顯示屏壞了,要修需交7300元錢。王洪認為,機器尚在保修期內,而且即使再買一台同型號的新筆記本電腦也不過8000多元錢。糾紛由此而起。6月9日,王洪寫了一篇文章《請看我買恒升上大當的過程》,對買電腦及維修遭遇進行記述,貼到網上的BBS站點。並請求網友廣泛傳播。

  7月初,王洪在網上設立個人主頁,名為“聲討恒升,維護消費者利益”。並有兩家媒體對此進行了關注和報道,9月17日,恒升公司一紙訴狀遞到北京市海澱區法院,狀告王洪侵害公司名譽權。同時,認為兩家媒體報道失實構成對名譽權的侵犯,也將它們推上了法庭。

  1999年6月22日,恒升電腦開庭審理。2000年12月19日,該案終審判決王洪刪除全部主頁內容、注銷網址,在幾家中文站點刊登致歉聲明,賠償額由一審的50萬元變為9萬元;撤銷另外兩家媒體的經濟賠償,隻要求兩家登報道歉。很多媒體對本案進行了分析和報道,許多消費者在此事之後,也開始在網上發表言論,聲稱絕對不再購買恒升的產品。



恒生筆記本

  恒生電腦也曾經有過輝煌的曆史。1993年張曙光用借來的2萬元錢創辦了北京金恒生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到了2002年,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公布的2002年度中國市場近70類商品銷售統計信息顯示,恒生以9.1%的市場份額緊跟聯想、方正,首度擠進全國個人電腦零售前三名。

  但是隨著恒生的管理混亂,導致各部門脫節,銷量上不去,從而成本居高不下。最終這些問題相互糾纏,無法解決,最終導致了恒生電腦的倒下。



恒生的送貨服務

  其實恒生的倒下自他打贏了那場官司就已經注定了,一個。最近驚聞恒生120萬起拍商標,也不知道誰會拍去那個令許多消費者心寒的恒生品牌。

  9、優派



  消失時間:2005年

  品牌影響力:★★☆☆☆

  優派給我們留下最深的記憶就是以平板筆記本電腦為賣點加上多種形式的宣傳促銷手段,但是其產品線一直較單一,並且價格也難以令人滿意。



優派筆記本

  優派是顯示器領域的著名企業,因為核心業務的利潤率下滑,為求找尋利潤的增長點,以便快速推升利潤率,2004年優派也決定在筆記本電腦領域試試水,他們所采用的是代工模式,並且選擇了走高端路線。但隨著其他大品牌平板電腦的推出,筆記本市場的新軍優派開始顯得力不從心,漸漸淡出了市場。



優派筆記本的外包裝

  優派從進入筆記本市場到退出時間不足一年。

  後記:回顧已經過去的幾年,筆記本市場真正開始了高速的增長,從我們的身邊一樣能感受到筆記本增長的迅猛勢頭。試想一想,在這幾年裏我們的身邊有多少人購買了筆記本,多少人在談論筆記本,又有多少關於筆記本的廣告闖入我們的視線。

  應該說,相對於早已是微利的台式機,筆記本電腦可以算得上是利潤豐厚。在這種誘惑麵前,眾多的廠商都紛紛加入筆記本市場行列。然而筆記本市場的競爭是激烈且殘酷的,很多廠商沒有一個長遠的目標及品牌戰略,而是純粹把筆記本市場當作了一個快速撈錢的地方,大浪淘沙,這樣的廠商終將被無情的市場所淘汰。

  從另一方麵看,由於筆記本市場的激烈競爭,讓我們的選擇餘地從未像現在這樣寬廣,過去高高在上的名牌筆記本也已變得平易近人,現在我們可以花更少的錢,買到比更好的產品。不能不說這是消費者所真正願意看到的結果。

所有跟帖: 

ibm筆記本在該死,十幾年的黑寡婦樣 -6sa7- 給 6sa7 發送悄悄話 6sa7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03/2007 postreply 18:04:23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