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refox完全曆史

來源: 悟也空 2007-01-31 14:36:09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0604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悟也空 ] 在 2007-01-31 17:17:32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Firefox完全曆史(附Google Earth大麵積廣告一張) -轉載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 border="0" />



Firefox標誌(Google Earth版)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 border="0" />



Firefox標誌(標準版)



  終於,那野獸倒下了,異教徒們為此而歡慶。

  但是一切並未結束,因為一隻巨鳥已從灰燼中誕生。

  那鳥從空中俯視著異教徒們,向他們施放火與雷電。

  因為這野獸已重生為巨鳥,恢複了力量。

  金錢的追隨者們在恐懼中後退。

  ——Mozilla 書

  可以在Firefox地址欄中輸入about:mozilla閱讀(英文)

  上古時代

  根據考古學的證明,世界上第一個瀏覽器是WorldWideWeb,誕生於1990年。

  而第一個普及的,是由NCSA開發的Mosaic瀏覽器。NCSA Mosaic促使了因特網的迅速發展。後來,NCSA中Mosaic項目的負責人Marc Andreesen辭職並建立了網景通訊公司,並在1994年10月發布了他們的旗艦產品Netscape Navigator(導航者)。

  瀏覽器之爭

  錯失了因特網浪潮的微軟在這個時候匆忙購入了Spyglass公司的技術,改成Internet Explorer,從此掀起了軟件巨頭微軟和網景之間的瀏覽器大戰。

  這場戰爭在客觀上加快了的發展,把網絡帶到了千百萬普通電腦用戶麵前,但同時顯露了因特網商業化如何妨礙統一標準的製定。微軟和網景都在他們的產品中加入了許多互不兼容的HTML擴展代碼,並試圖以這些特點來取勝。

  在IE 和Netscape大戰期間,網頁設計者通常會把"用Netscape可獲得最好效果"或"用IE可獲得最好效果"的標誌放在首頁,並連到下載相關產品的網址上。也有一些網頁分別針對IE和Netscape編寫不同的代碼,甚至是讓Netscape用戶點擊這裏進入,IE用戶點擊那裏進入($#% &*^&*^#,移動用戶發送到XXXX,聯通用戶發送到XXXX,小靈通用戶……)。但是那個時候,通常的慣例是兼容 Netscape。

  1997年10 月,IE4.0版正式推出,並在舊金山舉行產品發布會,而引人注目的地方便是豎立了一個10尺長的巨型"e"標誌。部份Netscape的員工在發布會翌日前往會場,把巨型標誌推翻,並放上其吉祥物Mozilla恐龍,紙牌寫上"Netscape 72, Microsoft 18",代表當時的市場占有率。

  然而,IE4.0的推出,對這場大戰產生了重大改變。技術上,IE4在很多方麵已經比當時的 Netscape Navigator 4.0要好。同時,從Windows 95 OSR2開始,IE被捆綁作為所有新版本的Windows操作係統中的默認瀏覽器。Netscape的份額漸漸被蠶食。

  不過微軟的日子並沒有好過,因為在操作係統中捆綁IE,被以壟斷的罪名告上了法庭,一度被主審法官傑克遜裁定要拆分成一個做操作係統的公司和一個做應用軟件的公司,官司拖遝了好幾年,隨著微軟的好朋友小布什入主白宮,事情最後也就以和解的方式不了了之。

  接下來,IE5在1999年發布,IE5.5和IE6在2001年發布。而Netscape6的失敗,使IE的地位進一步鞏固,到2002年一度達到了如日中天的96%占有率。Netscape的占有率已跌至無法挽回的地步,這場戰爭便隨之而結束。

  然而,失去了競爭對手以後,IE的的開發開始處於停滯狀態。雖然IE對W3C標準的支持還遠遠不夠(至今還隻支持大部分CSS1和少量 CSS2),但是從 2001年至今,IE已經有5年沒有升級了,如果不是麵臨Firefox的衝擊,IE的下一個版本還不知道會在什麽時候發布。現在,最新的消息是IE7將隨經過數次跳票的Windows Vista在2007年初發布。

  Mozilla的故事

  瀏覽器之戰失利以後,Netscape並沒有消失,為了挽回市場,1998年Netscape將瀏覽器的大部分代碼開源,成立了一個組織,計劃開發下一代的 Netscape瀏覽器,這個組織就是Mozilla.org,它的圖標是一隻恐龍。不久後,Netscape的源代碼就差不多被全部拋棄, Mozilla社團開發出了在穩定性和功能上更出色的新一代瀏覽器。這個瀏覽器就是Mozilla Application Suite,簡稱Mozilla,它是一個套件,包含了瀏覽器、電子郵件客戶端、網頁編輯器、IRC聊天等等。後來的Netscape瀏覽器都是以 Mozilla為核心的。

  各位看官可能已經發現,Mozilla這個詞有很多含義。這個名字的來源是Mosaic和Godzilla(怪獸哥斯拉)兩個詞的結合,意為 "Mosaic終結者"。起初,Mozilla是Netscape的吉祥物,也是Netscape Navigator瀏覽器使用的內部開發代號。由於Netscape早期的影響力,直到今天,所有瀏覽器--包括IE,向Web服務器報告自己的身份標識的時候,都以 "Mozilla"開頭,表明自己是Mozilla兼容的。Mozilla Application Suite也簡稱Mozilla,不過它已經不再發展了。現在,當我們提到Mozilla這個詞的時候,通常是指Mozilla基金會,Firefox的全稱Mozilla Firefox,表明Firefox來自Mozilla基金會。

  1998年11月Netscape被AOL(美國在線)收購,因此,Mozilla.org起初一直在AOL的資助下進行研發活動。作為和微軟和解的一部分,2003年7月,AOL解散了 Netscape,一個傳奇永遠的結束了(如今的Netscape瀏覽器由Mercurial Communications開發)。同時,AOL中止了與Mozilla.org的關係,將資助的任務轉交給了新成立的非盈利性的Mozilla基金會。

  浴火重生

  與不思進取的IE相比,Mozilla毫無疑問是一個優秀的瀏覽器。但是由於受到商業公司讚助的需求拖累,並且有過度開發者導向的功能蔓延, Mozilla 瀏覽器變得日益膨脹臃腫。2002年,戴夫·海厄特(Dave Hyatt)與布雷克·羅斯(Blake Ross)開始從 Mozilla 瀏覽器項目中分支出來的一個實驗性的項目,目標是要建立一個輕便、快速、簡單與高擴充性的瀏覽器來取代Mozilla套件。與Mozilla套件相比,它僅僅是一個瀏覽器,而不包括用戶可能不需要的電子郵件客戶端、網頁編輯器、IRC聊天等等。

  這個瀏覽器被稱作"Phoenix", 2002年9月發布了0.1版。不幸的是,由於與BIOS製造商Phoenix Technologies有商標爭議,到2003年4月14日,它不得不改名。新名稱"Firebird"收到了好壞不等的反應。在4月底時 Mozilla基金會發出一份聲明表示應稱為"Mozilla Firebird"以預防與Firebird 數據庫服務器的混淆。但是來自開源社群的持續壓力迫使它再一次改名, 2004年2月9日,Mozilla Firebird改名為"Mozilla Firefox",從鳳凰變成了狐狸,看來著名的Mozilla書需要寫續篇了。

  Firefox的第一個正式版本1.0在2004年11月9日發布,當時Mozilla基金會甚至通過募捐的方式,在紐約時報上麵刊登了整版的廣告,廣告左側列出的長長的資助者的名單讓為廣告排版的設計師幾乎崩潰。不過,Firefox的推廣更多是依靠使用者的口碑式宣傳,在正式版本1.0發布以前,Firefox早已在技術圈子裏麵流傳開來,網頁上到處都是傳播 Firefox的社區和Logo。即使是1.0發布前的幾個PR版本和RC版本,隻要出現,就有很多媒體長篇累牘的報道。1.0發布的時候更是讓 Mozilla的下載服務器變得比烏龜還慢。

  早期的Firefox用戶一定記得,Firefox的選項對話框中,在設置Cookie的地方是這樣解釋Cookie的:"Cookie是精致的美味"。英文原文是"Cookies are delicious delicacies"。這個解釋如傳奇一般流傳開來,它讓開發人員感覺到幽默和傳神,但是卻令普通用戶如墜雲霧。實際上,布雷克·羅斯(Blake Ross)當時隻是一時找不到一句簡短的描述來解釋Cookie,便隨手寫下了這句話放在這裏占位置。他後來解釋道:"在這麽小的空間裏麵解釋這麽複雜的東西,坦白的說,我想最後我可能要重寫整個Cookie管理器"。這個對普通用戶不友好的特性後來作為一個bug被提交到Firefox的bug數據庫,並在2004年7月被"修正"。現在,這個文本被替換成了索然無味的:"cookie是網站在您的計算機中保存的信息 片斷 。一般用來記住登錄信息或其它數據。"。不過故事並沒有結束,"精致美味"傳說的終結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滿,於是Jesse Ruderman專門開發了一個 Delicious Delicacies擴展用來將那個描述恢複成原來的文本,這個擴展有多種語言版本,可惜沒有中文版。

  注:在中文版本中,直到1.5版本,這個著名的占位符才被替換掉

  自由之窗

  IE曾經在瀏覽器大戰中占據了技術上的優勢,但是5年來,其它的瀏覽器一直在快速發展,而IE一直沒有更新過,老朽、笨重、滿是補丁,替換IE的時候已經到了。 Firefox以小巧、高效、簡潔,安全,很容易擴展和定製獲得了越來越多的喜愛。更重要的是,它是是一個自由的瀏覽器,所有的源代碼都是開放的,任何人可以為它的成長貢獻力量。

  如果你是並不是一個電腦高手,請相信Firefox一定能夠保障你的上網安全,再也不用擔心瀏覽的時候跳出來一個對話框叫你安裝什麽裝上就卸載不掉的插件,再也不用擔心打開一個別人發過來的網頁鏈接可能會中毒——即使頁麵裏麵有病毒,也一定是針對IE的。

  如果你很在意你的上網隱私,不想讓別人知道你瀏覽過什麽頁麵,使用Firefox吧,無論是瀏覽曆史、Cookie還是頁麵緩存,你都能夠做到精確的控製,所有涉及到隱私的瀏覽痕跡能夠方便的一鍵清除。當然也有一些IE插件提供了一鍵清除上網痕跡的功能,但是你怎麽能夠相信,這些背地裏可能在搜集你隱私的流氓插件能夠保護你的隱私?

  如果你是一個DIY愛好者,那麽Firefox就是給你準備的。Firefox的標準安裝程序隻包含最基本的功能,很多附加功能都通過豐富的擴展來提供,你可以盡情的DIY自己的擴展配置,隻安裝那些你感興趣的東西。

  如果你是個網頁設計師或者Web開發人員,那你更加應該用Firefox。開發時使用Firefox做測試,通常做出的頁麵在Firefox和 IE裏麵顯示都不會有問題,而用IE就很難有保證。Firefox還有豐富的開發擴展:可以在瀏覽器裏麵修改CSS文件,並立刻在瀏覽器中查看效果;可以在頁麵上顯示出所有table、tr、td的輪廓;可以把表單的POST轉換成GET;可以瀏覽頁麵的DOM樹;可以在運行中調試Java並執行 JavaScirpt語句;可以在頁麵上選中任意一個元素查看它的DOM屬性和應用到這個元素上的樣式屬性;可以用鼠標選出頁麵上任意一點的顏色數值;可以查看到頁麵上所有Java錯誤和CSS錯誤的詳細信息;可以顯示經過格式化的HTML源代碼,僅僅顯示選中的部分,而不是整個頁麵;可以查看、添加、修改Cookie;可以監控頁麵裏麵所有的XMLHTTP請求,什麽,你不是AJAXer?

  最後,如果你是個追求個性的人,那麽你的Firefox一定會讓你與眾不同。不僅僅是和那些IE相比,而且是你的Firefox和別的 Firefox相比也會不一樣——不僅僅是功能上的DIY和別人不同,你還可以在Firefox的眾多主題中選擇最能代表你自己個性的一個。

  請收養這隻可愛的狐狸,它一定不會讓你失望。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