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年來美國的。不是讀書,是來做博士後的。工資在波士頓從18600開始。當時準備幹幾年,發幾篇文章就回國。所以,兩歲的女兒都留在了上海外公外婆那裏。領導第二年也來了,想著一起努力,J2簽證可以打工。可惜英文不通(大學學的日語),又沒車,隻能在餐館幹,掙不了幾個錢。
第一站博士後沒有第一作者的文章,就來中西部。來美國的第二個老板也不好處,就找了第三家。第三個老板人比較內向,也是從小移民美國,對華人還有著同情加欣賞的心態。辦綠卡?沒問題,又不浪費我的錢,幾封推薦信好說。。。這一拖,就是來美八年後才拿到綠卡。
有了綠卡就開始憧憬美國的生活。剛觀看了2000年的股市大crash,也埋頭讀了幾本理財書,就開始給自己理財設目標了。2001年把來美8年積攢的cash當做downplay,用我一個人的工資做預算貸款三倍,買了一幢3年新的房子,改善生活再說。有了綠卡領導也可以找一份正式工作了,2000年前趕CS時髦在community college讀的associate學位沒有用,就撿起自己大學學的本行,找到了一份全職工作,一年24000開始。有了這個工資,我就有了計劃的基礎。給領導說:你的工資就是用來存退休和孩子們的大學學費的。
2002年開IRA賬戶,把2001年的contribution一起放進去,兩人共8000,算是我們的第一筆退休投資。先給領導開了SIMPLE IRA賬戶,因為她的雇主有工資3%的match。過了幾年工資漲了,家裏有了結餘,我才給自己開了403B退休賬戶,但我的雇主沒有match,隻提供Pension的8% match(沒有SS)。開始的時間點其實不錯,看著賬戶一年投資回報幾千,情緒高昂。
2008-2009年的暴風雨來了。觀看過2000年的風暴,沒有驚慌,吹著口哨走夜路,閉著眼睛往股市裏投。當2009年三月,自己管理的退休金賬戶從2007年最高的17萬多降到了9萬出頭,要不是每月投,估計損失了60%。。。
再不敢那麽激進了。把portfolio調整得保守一些,也開始留一些現金。但知道不投資是退休不了的。錢多多放點進退休賬戶;要付孩子大學學費,就少放或不放,反正每年填完稅表,看看銀行賬戶的結餘,還可以通過IRA來補充一部分退休金。這不緊不慢的投資終於在24年後開花結果,完成了網上很多理財專家建議的退休前10-12倍工資的目標。
2002的計劃是根據當年Scott Burns的演算,普通人家的退休收入,1/3來自SS;2/3來自自己管理的退休portfolio設計的。他用數字和自己在AZ的經曆描繪了一幅我向往的田園生活。從那時開始,我也開始記錄自己的投資,pension(我無權管理)加自己管理的portfolio的年終數字。本來計劃60歲退休,看樣子還能接著幹下去。
年分*****計劃的目標 (%)********實際到達位置 (%)
2001 ****9.4********************8.0
2002 ****11.1*******************8.0
2003 ****12.9 ******************10.5
2004 ****14.8 ******************16.0
2005 ****16.9 ******************20.1
2006 ****19.1*******************25.8
2007 ****21.6*******************31.4
2008****24.2*******************27.0
2009****27.0*******************34.6
2010****30.0*******************42.4
2011****33.3*******************45.8
2012****36.9*******************58.7
2013****40.9*******************67.1
2014****44.9******************75.4
2015****49.4******************85.7
2016****54.1******************100.1
2023***100
2025************************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