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就一個目的:低買高賣。決定股價走勢有三個核心支柱:基本麵、情緒麵,以及周期。
基本麵決定了股價的“方向”: 決定股價長期走勢的(跨度為數年,甚至數十年),是基本麵。一個擁有優秀基本麵的公司,一個行業,大到一個國家,在足夠長的時間裏,會為投資者帶來驚人的回報。
情緒麵主宰著股價的“短期走勢”: 可惜的是,人類天性貪婪,輕輕一個指令,數億美元的買賣瞬間完成。因此在短期內,股價的波動幾乎完全受新聞頭條、貪婪與恐慌所驅動。
這意味著你必須首先確定自己的投資風格。
- 短線交易:如果你更容易被情緒驅動,那麽你應該去做一名短線交易者。始終被情緒左右的人很難成為一名成功的長線投資者
- 長線投資: 你可以堅持投資基本麵,成為一名長線投資者。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投資 SP500,堅定地相信美國能夠繼續引領全球,如果你具備研究單個公司或行業基本麵的能力,也可以投資合適的龍頭股,爭取更大的盈利。
要做一個成功的長線投資者?就不能不提到第三個重要因素:周期 ---- 投資中的一切事物都存在周期; 公司有產品周期,SPY會經曆美國宏觀經濟周期;這些周期性的波動,即使在基本麵沒有變化的情況下,也會引起顯著的價格起伏。所以從本質上講,長線投資要管理的風險其實是周期波動中的情緒風險,因為從長期來看,這並不是實質性的風險(股價最終會隨著周期恢複上漲),關健在於:你能否控製情緒, 在股市下降周期堅定持有資產?
這是一個非常個人化的問題。每個人都應該坦誠去回答這個問題。如果你能夠做到這一點,You can stop here and skip rest ——你的投資裏不存在情緒驅動的周期性風險。你唯一需要做的,就是確保你的基本麵投資邏輯依然成立。
我自已做不到這一點。我沒辦法在投資組合下跌 30–50% 的周期性波動中做到無動於衷。如果你也是這樣,那麽下麵3個核心問題需要在你投資策略裏有明確的回答:
1: 如何判斷周期性變化的到來? 我在這隻能分享個人看法 (我相信肯定有更好的方法)。我認為,判斷市場是否進入周期性波動的唯一方式是(TA),原因很簡單——市場太複雜了,除非你掌握別人完全沒有的內幕消息,否則幾乎不可能提前“預測”周期性變化的發生。相反,市場的price volume action 是體現整體趨勢的最更可靠信號。這是為什麽我使用波浪理論的根本原因 (別的網友也分享了其他技術框架比如均線理論,Wykoff 係統, 等等)。 很抱歉直言,如果你沒有一個適合自己的技術分析框架,你幾乎不可能有效應對市場的周期性波動, 因為你所有的判斷都是基於你個人的主觀臆斷。
2: 避免“必須在市場高點賣出”的陷阱。要可靠地利用任何TA來管理周期性波動風險,你必須先接受一個事實:你永遠不可能在市場的最高點賣出。任何技術分析體係都無法預測未來,它們所能做到的,隻是幫助你去確認已經發生的趨勢。按照這個定義,你總是會“慢一步”。但這沒有關係,因為我們要管理的是周期性風險,而不是日常的價格波動。為了應對周期性下行,放棄頂部的一小部分收益是完全可以接受的——因為一旦進入周期性下跌,後麵往往會有更大的跌幅。
3: 如何規劃你的倉位?
- 避免僅僅因為覺得市場可能接近頂部就貿然賣出持倉。真正需要做的是:等待你的TA體係開始確認一些關鍵的趨勢反轉信號時,逐步提高現金倉位比例。至於在趨勢反轉的不同階段,具體要提升多少現金比例,這是一個因人而異的選擇,你需要自己做出決定,並把它納入到你的交易策略之中
-
在市場周期性反轉可能出現的階段采取階梯性的對衝或者減倉。階梯性策略我過去在投壇有詳細的發帖解釋。
- 你需要有個明確的“認錯回頭”計劃。 也就是說如果你的對衝倉位太大,或者你減倉過多,要有決心及時止損對衝倉位,或者追高買回減倉過多的倉位
Again,要做到上麵這幾點,你不需要每天盯盤,但一定要有個可以依賴的交易策略和TA係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