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曆史性的逼空正在席卷倫敦白銀市場,嚴重的現貨短缺已將白銀價格推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突破了1980年亨特兄弟試圖操縱市場時創下的紀錄。
據彭博數據,倫敦現貨白銀價格一度上漲0.4%,觸及每盎司52.5868美元的曆史新高。這一價格超越了1980年1月在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現已不存在的合約)創下的52.50美元高點,當時德州億萬富翁亨特兄弟試圖通過囤積白銀來壟斷市場。
上午10時48分,現貨白銀突破53美元/盎司,再創曆史新高。
在白銀的帶動下,現貨黃金也攀升至每盎司4150美元,再創曆史新高。
在強勁的避險需求、印度買盤激增以及對美國潛在關稅的擔憂等多重因素疊加下,倫敦白銀庫存被迅速抽幹,這一流動性危機已引發全球範圍內的搶白銀熱潮。
倫敦現貨價格一度比紐約期貨價格高出3美元,這種史無前例的溢價促使交易員們采取了極端措施——包下跨大西洋航班的貨艙空運銀錠,這種昂貴的操作通常隻用於運輸黃金。盡管溢價在周二早盤回落至約1.55美元,但市場緊張情緒絲毫未減。
倫敦流動性告急,借貸成本飆升
倫敦白銀市場的流動性幾乎完全枯竭,持有空頭頭寸的交易商正麵臨巨大壓力。由於難以在市場上找到可供交割的實物白銀,他們被迫支付高昂的展期成本。
數據顯示,倫敦白銀的一個月租賃利率(即借入白銀的成本)已飆升至30%以上,而隔夜借貸成本的年化利率甚至一度超過100%。
我此前從未見過如此情形,”Greenland Investment Management首席投資官Anant Jatia表示,“我們在白銀市場看到的完全前所未有,目前市場上幾乎沒有任何流動性。”
流動性的極度匱乏,正源於倫敦金庫中可供交易的白銀庫存急劇減少。據彭博數據,自2019年中以來,倫敦市場可自由流通的白銀庫存已從約8.5億盎司驟降75%至僅2億盎司左右。
前摩根大通董事總經理、貴金屬交易員Robert Gottlieb指出:“銀行不願相互報價,因此報價差價變得極其寬泛。這造成了巨大的流動性不足。”
這一輪逼倉而是多重力量疊加的結果。
首先,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背景下,投資者為對衝美國債務風險、財政僵局及貨幣貶值風險,大舉湧入黃金和白銀等避險資產。
其次,近幾周印度需求的意外激增,進一步抽幹了倫敦本已緊張的庫存。
此外,市場對美國政府可能依據“232條款”對包括白銀在內的關鍵礦產征收關稅的擔憂,也導致部分金屬被提前運出市場,加劇了供應緊張。
倫敦金銀市場協會(LBMA)已發表聲明,稱正在“積極監控形勢”。
高盛預警劇烈調整
麵對曆史性的價格,市場機構對白銀後市的看法出現分歧。
美國銀行分析師將2026年底的白銀目標價從每盎司44美元上調至65美元,理由是市場持續的供應短缺、高企的財政赤字以及較低的利率環境。
然而,高盛則發出警告,認為本輪漲勢主要由倫敦市場的實物緊張驅動,而隨著來自中國和美國的大量實物流入,這種緊張局麵預計將在未來1-2周內得到緩解,但調整過程將“極其波動”。
高盛分析師在一份報告中寫道:“白銀市場的流動性更差,規模大約隻有黃金的九分之一,這放大了價格波動。在沒有央行買盤作為價格錨定的情況下,即使投資流量出現暫時回落,也可能引發不成比例的回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