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周二,全球金融市場再度被恐慌情緒籠罩,全球股市、加密貨幣、貴金屬及原油集體下挫,罕見呈現“所有資產同步下跌”格局。
“在上周大幅波動之後,市場正重新轉向避險模式。由於動能不足,這種疲軟看起來更像是快速資金的重新配置,而非基本麵轉變。”Global X Management 投資策略師Billy Leung說道。
歐美股市期貨紛紛轉跌,納指期貨跌幅擴大至1%,亞洲主要股指跌幅擴大,MSCI亞太指數下跌1%,日經225指數跌幅擴大至3%。
美股盤前,明星科技股普跌,英偉達、博通、甲骨文均跌超2%。
避險資產黃金白銀回落,現貨黃金一度跌破4100美元/盎司,現貨白銀一度失守51美元/盎司,日內跌約2.8%。
紐約期銅日內一度跌近4%,現報4.968美元/磅。
彭博分析指出,白銀價格突然下跌不是什麽新鮮事。在大宗商品體係中,白銀屬於高貝塔資產之一,也就是說在黃金表現良好的情況下,白銀往往會有更好的表現。
今年的情況正是如此:黃金上漲了57%,而白銀則飆升了驚人的82%。不過,黃金有一個白銀似乎不具備的優勢:雖然兩者都容易出現回調,但黃金在長期內更能保持其經通脹調整後的價值。
加密貨幣普遍走低,比特幣跌超2%,以太坊日內跌逾6%。
未來市場將如何演繹?
這次大概率是又一次的“TACO交易”,急跌將帶來買入機會。
根據4月以來的經驗,不隻是簡單的“壞消息”後就是“黃金坑”,當下並非衝突緩和就足以支撐繼續上行。預計全球風險資產調整並不劇烈,但反而需要較長時間消化。"
相比4月初,相對“不利”的是浮盈較多、估值較高,獲利了結和落袋為安意願更多,會造成短期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