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顯示,比特幣麵臨的"51%攻擊"威脅被市場嚴重低估,攻擊者僅需約60億美元就能摧毀比特幣。
10月9日,杜克大學金融學教授Campbell Harvey在最新研究中警告,盡管比特幣和黃金都被視為"貨幣貶值交易"的寵兒,但比特幣麵臨的風險遠超黃金。
攻擊者可通過購買價值46億美元的硬件設備、投入13.4億美元建設數據中心,再加上每周約1.3億美元的電力成本,在一周內完成對比特幣網絡的控製。
通過衍生品市場做空比特幣,攻擊者可在比特幣價格暴跌時獲得巨額利潤,足以覆蓋攻擊成本。Harvey強調:
你可以用60億美元摧毀比特幣的價值,雖然這種攻擊聽起來過於技術性,但可信度很高。
美國比特幣公司總裁Matt Prusak認為這種擔憂被誇大,積累和部署挖礦設備需要數年時間,而且做空需要巨額抵押品,交易所也可能暫停可疑交易。
51%攻擊:比特幣的根本性威脅
51%攻擊是指單一方控製區塊鏈網絡超過一半算力的情況。
一旦成功,攻擊者就能篡改賬本、偽造交易,甚至進行"雙花攻擊"——即同一數字代幣被重複使用。
相比之下,黃金不存在類似的係統性風險。
此外,當前比特幣衍生品市場的繁榮為51%攻擊提供了經濟激勵。
Harvey的論文指出,交易者可建立空頭頭寸,用不到日均交易量10%的資金獲得巨額利潤,足以覆蓋攻擊成本。
這種利潤機製使得攻擊的經濟可行性大幅提升,特別是考慮到攻擊成本僅占比特幣網絡總價值的0.26%,遠低於許多投資者的預期。Harvey強調:
攻擊成本低廉是比特幣未來可行性和安全性的嚴重問題。
Harvey進一步指出,這類攻擊很可能在海外進行,因為許多地區缺乏有效的市場操縱防範措施。
業界對攻擊風險存在分歧
盡管Harvey提出嚴重警告,但業界對此存在不同觀點。
Prusak認為經濟可行性不足以支撐51%攻擊理論,他指出:
積累和部署足夠的挖礦設備需要數年時間,這在現實中並不可行。
Prusak還強調,做空比特幣需要巨額抵押品,而且如果交易所懷疑存在操縱行為,可能暫停交易,使攻擊者無法兌現收益。
此前其他區塊鏈確實曾遭受51%攻擊並幸存下來。
比特幣分叉幣Bitcoin Gold和以太坊經典都曾受到攻擊,它們是規模較小的區塊鏈,礦工支持度較低,更容易受到操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