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從當初的prototype 到現在的爆發,大概經曆了25年。當年學習lisp 語言和模糊數學,花了不少精力。模糊數學數學專業和其他專業深度太不同了,裏麵有很多推理邏輯運算。lisp語言最大的應用是在專家係統上,就是AI的最低級的一種形式。模糊數學的應用,最大的就是國內的洗衣機,設置了一些初步的功能。讀博士的時候還專門到EE係學習了神經網絡,當時參數做到十幾個就很費時間,三十幾個就算不動了。
現在AI 芯片集成,數據中心那麽燒電,還是效率問題。個人認為AI的基建和生態係統還沒像PC那麽普及,至少還得幾年。
量子計算更深奧,甚至聽起來有點迷信,傳統的物理定律已經不再適用。國內做的好的有潘姓院士,從z歐洲回去的,國盾量子好像就是他們搞起來的。量子計算在美老牌的有IBM,加上狗家,去年底還不今年年初,狗家放了個煙火,曾經引起了這個板塊暴漲,後來黃教主說至少還得幾十年,QBTS的CEO還要和黃教主電視辯論。
據說量子計算機體積龐大,環境要求也苛刻。不知道發展起來還需要多長時間,但這是個顛覆性的技術革命,耐心等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