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點長,你慢慢讀,我去找點吃的,從gym裏直接過來office,很餓啊
--------------
《我的法國Papa》
先生的父親,英文裏我應該叫他“father-in-law”,中文應該是“公公”,不過我更喜歡跟著先生一起稱他“Papa“……
我的Papa,他的身世很傳奇。Papa三歲時,他的父母在一次車禍中離開了他,他被年輕的叔叔收養,同時被“收養”的還有Papa父母在馬賽的一塊土地。十八歲那年,從來沒有體會過父母愛憐的Papa,覺得人生沒多大意義,於是放棄讀大學,報名參軍,成了一名征戰越南的法國兵。越南的那幾年,Papa九死一生,後來他給他的兒子們說過許多他死裏逃生的故事,故事裏令我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Papa和他的一位戰友在路上看見一隻雞,很久沒吃到肉食的他倆心花怒放,一前一後地追趕那隻雞,Papa因為太興奮,腳扭了一下跌倒在地上,而他的戰友衝在前麵,就在那一瞬間,一聲巨響,戰友被地雷砸向空中…… 從此以後,Papa再也沒有吃過雞,雞蛋,所有和雞有關聯的食品……
後來,Papa從越南回到馬賽,很快地他結了兩次婚,很快地他又離了兩次婚….. 直到三十歲的那年,Papa離鄉背井,去到巴黎,在那裏他遇到了當時隻有十七歲的年輕美麗的婆婆,從此安下心來,生兒育女。
Papa總共有六個兒子,而直到今天為止,這些兒子和他們的媳婦給Papa帶來的都是男孩子,所以Papa的家族至今沒有女娃娃。我的婆婆在每一位媳婦懷孕時都充滿希望地稱我們胎中的嬰兒為“elle- 她”而不是“il- 他”,可是每一次她都“失望”地盼來一個“il”…… 而兒子們總是開玩笑說那得怪Papa不吃雞肉,因為這個原因,他們家裏的男人或許缺了生女孩子的基因……
據說Papa年輕時象一團火那般容易燃著,雖然他結婚生子後定下心來養家糊口,但還是不停地在外麵惹禍。Papa說自己從小到大是從這“狗一般的世界裏”長大的,所以他相信拳頭能解決一切,而我的先生因為是家裏的老大,不得不總是去給父親收拾殘局,所以先生對“拳頭能解決一切”這個理論很不以為然,他堅持“頭腦是最有力的武器,拳頭隻能是下下策”,而先生的幾個弟弟也如他一樣,溫厚有禮。
兒子們的溫厚時常激怒Papa,於是他說出了一句富有哲理的話 — — “火燒盡了,便是塵了!”
先生和我剛剛結婚的那年,Papa和婆婆來看望我們。一天晚上,我們帶他倆去唐人街吃晚飯,飯後去取車的路上,一個看似乞丐的酒鬼緊跟著我們,嘴裏喋喋不休…… 先生的第一反應是牽著我的手,快步離去,不去理會;而Papa的第一個反應卻是退後幾步,走到那個酒鬼的身後,準備隨時撲上去……
Papa一生中最成功的一件事,就是把自己沒有受過教育的艱難告訴兒子們,並用他那小小的雜貨鋪把每一個兒子培養成工程師和醫生,六個博士。先生告訴我小時候有一次他把Papa給他付家教的錢拿去買玩具了,Papa發現後,狠狠地揍了他……. 先生說:“如不是我母親當時威脅父親,如果他不住手,她一定會和他離婚,你恐怕今天也不會遇到我了……”我笑道,“可是如果Papa不揍你那一頓,我今天恐怕也不會遇見你的……”
前些年Papa那老去的叔叔在臨終前良心發現,他將他哥哥在馬賽的那塊土地和後來在土地上建造的兩幢盈利豐厚的公寓樓還給了Papa,隻是Papa並沒有因此改變他常年以來的生活方式,他依舊恬淡地經營著他的雜貨鋪。婆婆告訴我們Papa最近好像開始服老了,他不大惹事不大揮拳頭了……
我那“火”一樣生活著的法國Papa,他有一頭銀灰色的濃厚的頭發,有一個整天嘮嘮叨叨的不離不棄的老太婆,有一群深愛他尊敬他的兒子媳婦們,還有那些活潑可愛的“ils”孫子們,當然,還有那個他離不開的小小雜貨鋪……
--------
《說說我的婆婆》
在《我的法國Papa》一文中,我寫過公公曆經了許許多多生活磨難,幼年不記事時父母雙亡;18歲參加法國軍隊九死一生去越南打仗;壯年結婚離婚兩次直到三十歲,遠離家鄉從馬賽到巴黎,在那裏遇到年僅十七歲的婆婆,才終於安家立業穩定下來。而那個“降服”了公公的女人,我的婆婆又是怎樣的呢?
從照片上看年輕時的婆婆是一個正典美人,其實直到今天她還是。公公是高大的,婆婆卻小巧玲瓏,她吃什麽都不會長胖,我想象不出那麽苗條纖細的她怎麽生出六個高高大大的兒子的。先生和他母親很親,每次他在電話上大聊特聊時,我就知道他是在和婆婆打電話了。而簡短幾句便匆匆掛了的,一定是和父親。或許男人和男人之間的愛,往往不是用語言來表達的。
公公是安靜的,婆婆卻健談。沒有女兒的她對我們每個媳婦都很好。
我與婆婆第一次見麵時,她便把我當成自己女兒般,什麽都同我說。最有意思的是她告訴我一個這樣的故事—— 有一年暑假,我先生的表兄從法國來美國看他,因為沒有預先約好,先生出去旅行了。先生的室友,一個馬來西亞男孩的女朋友正巧在那裏,於是兩個語言不通的人碰上,不知說了些什麽。表兄回法國後立馬通知我婆婆:“大事不好了,你兒子結婚了,娶了個中國女孩……” 婆婆聞訊,一個電話追去“拷問”兒子。兒子理直氣壯地回答:“媽,假如我結婚了,你肯定是我第一個告知的人。而且我也不可能娶中國女孩啊,兩個文化習慣都太不同了。” 幾年後,先生遇見了我,一年不到他就食言,娶了我這個中國女孩…… 婆婆的故事說完,先生漲紅了臉抗議,狡辯道他從來沒說過“不娶中國女孩”之類的話。我在一旁幸災樂禍大笑:“看吧,上帝派我來懲罰你這個大嘴巴了!”
婆婆有個習慣,她可以無節製地不知疲倦地逛商場。無論手上有多少錢,她都可以在短時間內全部用完。我的先生和公公自然是把陪婆婆逛商場這一艱巨任務交給我了,而我是不喜歡逛商場的,我也不是特別在意名牌。可是婆婆卻比我老道太多了,她能報出一連串的名牌,從香水口紅到衣服包包到鞋帽圍巾到家居用品……我最怕的就是陪婆婆逛商場,真是很辛苦,一逛就是一整天,停也不停。公公常常開玩笑說婆婆因為從來沒有工作過,所以不知道掙錢的不易,你給她一百元,她可以一次花掉,你給她一百萬元,她也有能力一次花掉。而每次公公這樣說時,我看見的都是他眼裏的憐愛和體貼。我那對人如“火”般的公公,對自己的太太卻似水般溫柔。
公公婆婆每次來美國看望我們,總是住不久。兩星期左右,婆婆便開始牽掛她在法國的兒子媳婦孫子們了,於是匆匆來匆匆去。婆婆不會因為哪個兒子更聰明更成功而更喜愛或偏向他。有一次我問婆婆:“你的大兒子(我的先生)是不是最出色最好的兒子呀?”婆婆微笑著慢悠悠地回答:“我的每個兒子都是最出色最好的。” 那一刻,我終於明白了先生的自信、從容和寬厚來自哪裏了!
婆婆對我們的愛是寫在臉上的。有一次我們送公公婆婆去機場的路上,婆婆一邊流淚一邊對著我們千叮嚀萬囑咐的。先生不懂事地說“母親,不要哭了,父親十八歲不是就離開家當兵去了嗎?” 婆婆生氣了,她說:“你父親年輕時沒有家沒有父母!”
婆婆,我明白你那做母親對兒女永遠放不下的牽掛和愛,尤其當我自己做了母親以後!謝謝你生養了這個在你眼裏最出色最好的兒子,在我眼裏最出色最棒的男人。更謝謝你把他交給了我,並在心底祝福我們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