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棒的問題!你提到的這些公司雖然都屬於金融科技(Fintech)領域,但它們的業務模式、客戶定位、技術深度和盈利路徑各不相同。我們來逐一比較 SoFi 與這些公司在幾個關鍵維度上的異同:
業務模式對比
公司 | 核心業務 | 是否持牌銀行 | 盈利模式 |
---|---|---|---|
SoFi | 貸款、數字銀行、投資平台、技術輸出 | 是 | 利息收入 + 平台服務費 +證券化收益 |
Affirm | “先買後付”(BNPL)、電商分期支付 | 否 | 商戶傭金 + 利息收入 |
PayPal | 數字支付、商戶服務、P2P轉賬 | 否 | 交易費 + 商戶服務費 |
Block | Square(商戶支付)+ Cash App(個人金融) | 否 | 交易費 + 比特幣交易 +貸款 |
Figure | 區塊鏈驅動的貸款(房貸、HELOC)、資產證券化平台 | 否 | 區塊鏈平台費 +貸款利差 |
Robinhood | 股票交易、加密貨幣、現金管理 | 否 | 訂單流收入 + 交易傭金 +利息 |
財務表現與成長性(截至2025年Q2)
公司 | 營收增長 YoY | 盈利能力(淨利潤率) | 波動性(Beta) | 市值估算 |
---|---|---|---|---|
SoFi | +43% | 18.4% | 1.93 | ~$30B |
Affirm | +36% | 1.6% | 3.64 | ~$25B |
PayPal | +9% | 14% | ~1.1 | ~$70B |
Block | +15% | 5–7% | ~2.2 | ~$40B |
Figure | 未上市 | 未披露 | 未披露 | 私募估值 ~$3B |
Robinhood | +12% | 10–12% | ~2.5 | ~$10B |
關鍵差異分析
SoFi 的優勢:
- 持牌銀行:擁有銀行牌照,能吸收存款、發放貸款,監管優勢明顯。
- 多元化平台:涵蓋貸款、投資、保險、信用卡,客戶粘性強。
- 技術輸出:通過 Galileo 和 Technisys 向其他金融機構提供基礎設施,具備“金融科技中的基礎設施提供者”潛力。
? SoFi 的挑戰:
- 信用風險集中:以無擔保個人貸款為主,麵臨經濟周期波動影響。
- 機構持股較低:相比 Affirm(69.3%),SoFi 機構持股僅 38.4%,市場信心仍在建立。
總結:誰更像投行?誰更像平台?
- SoFi:更像“數字化投行 + 零售銀行”的混合體,既發放貸款又證券化出售,還輸出技術平台。
- Affirm:專注 BNPL,偏向消費金融,風險集中但增長快。
- PayPal / Block:偏向支付生態,交易驅動,抗風險能力強。
- Figure:走的是“區塊鏈資產證券化”路線,技術前沿但尚未上市。
- Robinhood:以交易為核心,客戶年輕但盈利模式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