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中國青年報有關浙大管敏鑫被解職文章有感 zt

來源: europe 2013-12-19 14:01:18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5490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europe ] 在 2013-12-19 14:45:05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讀中國青年報有關浙大管敏鑫被解職文章有感   

浙大管敏鑫教授被學校解除浙江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本人對此的了解隻是看了科學網新聞頭版頭條轉載的《中國青年報》記載的兩篇報道。我的目的隻是瀏覽新聞,對於浙大生命科學學院的情況一無所知,用句近年新學會的話,我隻是個“打醬油的”。不過,看了該報的第二篇報道《管敏鑫被“解聘”追蹤:海歸土鱉之爭?》(科學網新聞2013-12-10)中間的一段話,倒有了一點另外的感想。該報道說:

“整天不見人,有他沒他都一樣。”張明新指責管敏鑫管理不作為。(張係與管關係不和的該學院副院長——博主注)

張說,“他總覺得自己很牛,和我們講他今天和誰喝酒,明天和誰喝酒了,都是有關係的人。他的口頭禪就是‘找關係’。”但是,“他就是不和普通教授打成一片。”

“我喝酒是為了誰?”管敏鑫聽到這話後說。

這引出一個問題——

把海外高層次人才招回來,擔任一個具有實權的中層幹部即學院負責人,究竟該做什麽?

在張明新看來,“你不能團結教授,尤其是骨幹教授,讓他們安心地做好科研工作,你的作用在哪裏?工作都搞不下去了啊!”

管敏鑫卻認為,院長主要是打通國內學術界“高層”的關係,給學院爭取更多的科研項目,讓教授們“有活幹”,對外則是爭取更多的校友資源,讓學院在國際舞台學術地位上上一個台階。

看了這段話,本人的感想與張明新、管敏鑫兩位教授無關,與浙大生命科學學院、與浙大也沒有直接的關係。我想的是:我們靠什麽來維係學術界同仁的關係?

科學家之間的關係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科學的發現在大多數情況下不是一個人的事情,特別是在今天,孤零零的一個人幾乎不可能有任何發現。進一步地說,這種相互關係不但是交流信息、討論看法,從而促進科學進步,而且相互關係涉及到研究經費的申請、分配,研究課題及項目的宣傳等等問題,這往往影響到科學家本人、他所在的課題組以及學校等單位的利益甚至生死存亡。所以,科學家之間、科學家與領導、與媒體之間的關係無疑是一件極其重要的事情。

那麽,我們靠什麽來維係和加強這種良好的關係?在當今的中國,在各種用以維係和加強上述關係的手段和物品之中,有兩個極其重要的手段:喝酒和送禮。

起初,在我們每一所大學之中,幾乎都有一幢甚至幾幢漂亮的大樓,名稱一般為“某某大學學術交流中心”或者更加文雅一點的“某園(苑)、某某大廈”。但是,這些地方實際上隻是飯店和酒,與大學的學術並沒有直接的關係。隻是在那裏吃飯、喝酒的總是有那些大學的教授,當然更多的是學校的領導,那些人雖然不教課、不做研究,但是卻毫無例外的享有教授的頭銜。當然,上麵那些管錢、管人、管物的“欽差大吏”也常常光臨此處。如果重要一點的,那就不在那些地方了,學校裏接待的檔次畢竟太低。後來,大多數重要的接待都離開了這些招人顯眼的地方,到那些既隱蔽又高檔的地方。在觥籌交錯之中,他們之間的感情得到了很好地交流,很多事情就在那裏基本上確定下來。

當然,有些貴重的禮物是要另外送上門去的,需要在更加私密的環境中。另外一些則更加通行,比如,以邀請講學為名,做一個報告擺擺樣子(有的連樣子都不擺),吃喝玩樂一通,再奉上一筆豐厚的某某費,甚至到某些不該去的地方“娛樂”。幾次以後,雙方的關係就更加親密。

眾所周知,我們國家在各種獎勵、科研立項、各類人物和各種機構的政策待遇等等都是分級分類的,各類之間彼此差別很大很大,這樣就使掌管這些分類的的官員和參加評審的“科學家”手中握有了極大的權力。與他們有了這樣的“鐵”的關係,有些人就在評審時昧著良心,甚至指鹿為馬、顛倒黑白。而最後吃虧的是中國的科學事業。

這樣惡劣的關係學是中國學術界的毒瘤之一。現在很多單位的領導或“學術帶頭人”,不管是海龜或者土鱉,主要就是在做這樣的工作。他們對於可能為他們所用的對象,利用本單位的公共資源,到處請客送禮,變相甚至直截了當的賄賂,以達到所謂搞好關係的目的。而搞好關係的首要受益者,就是他們自己。尚未弄到所謂傑青的弄個傑青,地位更高一點的想辦法向院士進軍。不論什麽桂冠或實惠,凡能夠弄到的,大小不限,都往自己腦袋上麵放(當然,拿出一部分來敬奉上麵的有關人員是必須的)。這是許多單位學院一級領導特別是年輕領導的常見病。當然,有時候他們也會給本單位帶來一定的利益。但是,由於很多單位都在這樣做,能夠給單位帶來的好處實在有限,吃肥了的隻能是掌握著權力的那極小一部分人,同時慣壞了或引壞了一部分曾經取得過一些成績的科學家。而這樣做的年輕領導,大多數本來還是個聰明人,如果引導得好,是有可能為科學事業多多少少做一點貢獻的,現在把他們放在這樣的位置,實在是害了他們自己。

科學家之間無疑要交朋友,有友誼,但是應該是君子之間的友誼,而不是酒肉朋友之交。他們之間的友誼,表現在討論問題、做學問方麵,相互幫助、取長補短,有時也相互幫助對方的學生和工作人員。他們也會在一起遊覽、會餐、喝酒,但那是業餘時間私人的事情。科學家也必須公私分明。在各種同行評議時,真正的科學家總是以科學標準為上,以國家利益為重,公平公正,而決不以自己的關係遠近做判斷,結黨營私。

去年這個時候,中央發了一個八條,使得各級領導機關明麵兒上的吃喝之風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遏製,時下,中央有對公務接待有了一個進一步細化的規定。大學裏的問題與黨政機關還有一點不同,大學的領導,無論是校級的還是學院級的,都掌握著一部分所謂創收來的從而由領導支配也可以給大家發獎金的資金,在這個問題上,有一點類似於企業。對於這些資金,從來就缺乏有效的監管,這也使得這些領導能夠為所欲為。這是上麵所說的學術界毒瘤所依賴的營養來源。我想,對於大學裏的這些領導,也應該有一個有效的監管。

我們應當清醒的認識到,現在大學裏的許多人,實際上是站在懸崖的邊緣而不自覺,有人還自以為得計,沾沾自喜。如果能夠對他們的行為進行嚴格地監管,強製地使他們回頭,對於這些人真是一件幸事,對於我國的科學界也是一件幸事。

再次聲明:本人的感想與張明新、管敏鑫兩位教授無關,與浙大生命科學學院、與浙大也沒有直接的關係

 

所有跟帖: 

網友評論, -europe- 給 europe 發送悄悄話 europe 的博客首頁 (313 bytes) () 12/19/2013 postreply 14:02:30

做研究的能力和領導能力不一定成正比。 在那兒都一樣。 -去看北極光- 給 去看北極光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2/19/2013 postreply 14:07:03

政治鬥爭的犧牲品. -ca2004- 給 ca2004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2/19/2013 postreply 14:12:13

在美國當清淡的教授當的無聊,想回中國去指點江山。可江山也不是好指點的。 -相對強度- 給 相對強度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2/19/2013 postreply 15:05:31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