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大學 失敗的投資?

來源: fffafff 2013-09-02 15:48:17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0378 bytes)

讀大學 失敗的投資?


女孩考上成都一所高校的本科,父親不讓她讀;父親算賬:讀4年書花8萬,如果打
工至少掙8萬

今日是很多大學的開學日,在新生們忙著開始迎接大學生活時,家住槐樹店路的玲
玲,卻在為上大學的事和父親進行著一輪又一輪的談判。雖然拿到了成都某高校的本科
錄取通知書,但玲玲的父親固執地認為“讀書無用”,他寧願出錢資助玲玲做點小生意
,也不願“扔幾萬學費進去打水漂”。

19歲的玲玲出生在川北的一個小村子。父母和所有的親戚都是麵朝黃土背朝天的農
民。父母都隻讀完了小學,就開始自己做小生意。5年前,覺得成都是大城市,更好賺
錢,父母帶著玲玲和弟弟舉家搬到了成都,在槐樹店路附近全款買了套房還買了個小鋪
麵,靠著這個鋪麵做著小生意。“我們家經濟條件不錯,不缺上大學的錢。”玲玲說,
父親反對主要是認為上大學沒什麽用。

焦點


她想讀大學


出路在哪裏

還有一個星期,錄取玲玲的大學就要報到了。由於得不到父親的支持,玲玲也曾嚐
試其他的辦法來籌大學學費。

她先是想申請助學貸款,但是仔細研究了相關政策之後,她發現自己根本夠不上貧
困的資格,無法申請貸款。她想借錢,但是和家裏的親戚關係一般,加上親戚和父親的
觀念一樣,她覺得是沒法從親戚那借到學費。

玲玲對好朋友蓉蓉訴說了這件事。蓉蓉考上了外地的一所大學,父母直接打了一萬
餘元過去,蓉蓉說,交完所有費用應該還剩下2000元左右,她要把這2000元都借給玲玲
,支持玲玲讀大學。

然而這離四年的大學學費相差甚遠。

眼看就要開學了,昨日,玲玲再次和父親進行了溝通。父親依然還是苦口婆心地勸
說,希望女兒相信自己,讀書沒有什麽用,自己為她規劃的道路是自己親身實踐過的。
這些話說了無數次,玲玲有些疲憊,也有些無奈,她隻是堅定地看著父親,不斷地重複
著“我就是想讀大學”這句話。

最終,父親撂下了一句狠話,“反正我是不得出錢的,就算你自己找到學費生活費
,隻要你去讀了大學,我以後再也不得管你。”

(玲玲係化名)

女兒的追求

我非常愛讀書,喜歡泡在圖書館裏。書本打開了我的眼界,提高了我解決問題的能
力。隻有讀大學,才能讓自己更有修養、更有層次,大學是對一個人綜合素質的提升。
我不想成為隻會做小生意的農村人,不想過父親那樣的生活,“思想封閉、眼界和層次
低,沒有任何精神追求。”

做個有層次的人 我要讀大學


我不想過父親那樣的生活,思想封閉、眼界和層次低,沒有任何精神追求


父親兩次反對我讀大學

“我們家經濟條件不錯,不缺上大學的錢。”8月30日,在槐樹店路一家茶樓,玲
玲告訴成都商報記者,與其他因為貧困不能讀大學的同齡人不同,父親反對主要是認為
上大學沒什麽用。

“實際上,從小學到高中,他都沒有反對我讀書。第一次發生分歧是我去年複讀時
。”去年,玲玲高考發揮不好,隻考上了一個自己並不喜歡的三本院校。

當玲玲把自己的複讀決定告訴父親時,父親第一次表現出對讀大學的反對。“他告
訴我,讀大學沒用,還不如直接出去打工。隨後、玲玲和父親為此進行了長達一周的溝
通。“由於我自己聯係了一所高中複讀,不僅不給學費,每月還有200元的補貼。因此
父親並沒有太過堅持,我也順利複讀。”

通過一年的努力,今年8月初,玲玲終於接到了自己很中意的成都某高校的本科錄
取通知書,還沒來得及分享考上大學的喜悅,她不得不再次就“讀不讀大學”問題和父
親開始了長達一個月的“談判”。

“我們幾乎每天都會談到這個話題,雙方都想說服對方。”玲玲說,在父親看來,
花幾萬元讀個大學,出來很有可能找不到工作,幾萬元錢白白丟了。即便大學畢業出來
找個工作,月薪也不過兩三千元,“和高中畢業就去打工能賺到的工資幾乎一樣,浪費
了錢還浪費了四年的時間,不值!”

父親告訴玲玲,“你現在就進入社會,開始打工,當個服務員,學習點別人的經營
方式,鍛煉幾年後,我出資給你開個店,當個小老板,一樣能賺錢。”

父親很愛我,但從不過問學習

“從小到大,父親很愛我,隻是從不過問我學習上的事。”玲玲說,與別的父母望
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不同,父親認為,成績好壞,並不重要,能夠賺錢養活自己才
是最重要的。

到成都的時候,玲玲讀初二,後來因為成績好,中考免試進入高中。玲玲說,自己
非常愛讀書,在他人眼中最苦的高中生活她都覺得甘之如飴,她喜歡和同學在一起,喜
歡解決問題的過程,一道題想了幾天都沒想出答案,在夢中突然解答出來都能讓她欣喜
若狂。平時有點時間,她就泡在圖書館裏。玲玲說,書本打開了自己的眼界,提高了自
己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在玲玲看來,隻有讀大學,才能讓自己更有修養、更有層次,大學是
對一個人綜合素質的提升。

玲玲否認了父親有重男輕女的思想,“爸爸也不關心弟弟的成績,他準備等弟弟初
中一畢業就接手經營家中那個小鋪子。”玲玲說,在生活方麵,父親很關心疼愛自己和
弟弟,她和父母經常一起散步聊天,就算因為讀大學的事意見發生分歧,父親也未打罵
過自己。

父親的固執,玲玲說自己都認真分析過。她認為,一是父親的個人經曆,他從農村
出來,沒有文化,做點小生意,賺了點小錢,目前也過得還不錯;二是家裏所有親戚的
娃娃,基本都是初中畢業,就去學了美容美發等技能,然後開個小店,也能謀生;三是
現在有些大學生畢業後沒找到理想的工作,父親更加認為讀書沒什麽用。

玲玲不想走父親給她規劃的路,“我不想過父親那樣的生活,思想封閉、眼界和層
次低,沒有任何精神追求。”

父親的賬本

大學四年學費加生活費要8萬,如果高中一畢業就打工,四年至少賺8萬,一來一回
就是16萬。這16萬可以首付買房子,或開店做生意都能賺錢。拿去讀大學,畢業後也許
找不到工作,或者找到工作每個月兩三千元,又要四五年才賺回這16萬。讀大學是“肯
定會失敗的投資”。

讀大學花8萬 不讀掙8萬

你們城裏人老是喜歡說有文化受人尊重……我要別人尊重我幹什麽?包包裏有錢就
行了

昨日下午,成都商報記者在玲玲家附近見到了玲玲的父親,他皮膚黝黑,雙手粗糙
,不修邊幅。記者和玲玲父親進行了長達三個小時的溝通。然而,“讀書無用”這個觀
念根深蒂固。

好多大學生找不到工作


我隻讀個小學也能掙錢

玲玲父親說,“讀書無用”這個觀念並非毫無根據。報紙上、電視上,不斷有新聞
報道說,“600萬大學生找不到工作”(編輯注:此處係玲玲父親的誤讀。根據媒體的公
開報道,今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達699萬人,再創新高,教育部副部長杜玉波認為,
今年就業形勢嚴峻),他伸出一隻手比著“六”強調著“600萬”這個數字。“大學畢業
就等於失業”他對記者說,自己住的小區裏,他知道的就至少有10個大學生畢業後一直
沒找到工作,變成了“家裏蹲”,“那些人的父母家裏沒得好多錢,好多還是借錢送娃
娃去讀大學,結果呢?讀出來要不就是沒工作,在家啃老,要不就是父母又花幾萬元去
幫娃娃找工作,讀大學有啥子用?”

玲玲父親不斷用自己舉例。他說自己就讀了個小學,出來還拉過三輪車,做點小生
意,都能賺到錢,比好多大學生都賺得多。

一來一回16萬


讀大學是“肯定失敗的投資”

不過玲玲父親也坦承,“我們是從農村進城的,沒知識沒文化,好多人是看不起我
。但是我也看不起你們城裏人,特別假。老是喜歡說有文化受人尊重,但是我覺得別人
尊不尊重我並不重要———這就是書讀得多的人的毛病,死要麵子活受罪,我要別人尊
重我幹什麽?包包裏有錢就行了,何必那麽虛偽呢?我要的是實實在在的東西。我和你
們觀點不一樣。”

玲玲父親把讀大學比喻成一個“肯定會失敗的投資”。他掰著手指頭給成都商報記
者算了筆賬:大學四年學費加生活費肯定需要8萬,如果高中一畢業就開始打工,四年
至少可以賺8萬,這樣一來一回就是16萬。這16萬都可以拿去投資個房子做首付,或者
直接開個店做生意也能賺錢。可是拿去讀大學,畢業後也許找不到工作,或者找一個工
作每個月就兩三千元,又要四五年才能賺回這16萬。“咋算都劃不來。”

對話


玲玲父親:撿垃圾都比讀書強

在與成都商報記者的交談中,玲玲父親不斷冒出驚人之語。

記者:很多家是農村的父母都認為知識改變命運,都希望娃娃能考上大學,你為什
麽不這樣想?

玲玲父親:就算10個父母有9個都這樣想,我也要做特殊的那一個,我堅定地認為
讀大學沒得用。

記者:你是不是認為,不管做什麽工作,賺到錢就可以?

玲玲父親:是啊,撿垃圾都比讀書強,我們門口撿垃圾的每年都能賺兩三萬,很多
大學生出來都賺不到。

記者:反對女兒讀大學,會不會是舍不得錢?

玲玲父親:我是也有點舍不得這個學費,我的錢都是辛辛苦苦賺來的,為啥子要白
白丟給大學?讀不讀大學可能過的生活都一樣,那為啥要繞一個大圈子?我都養她到18
歲了,也盡到責任了。

記者:有沒有想過,也許女兒讀了大學,畢業後有可能發展得很好,能賺更多的錢
,命運就得到改變了?

玲玲父親:你能不能保證讀了大學以後就一定有出息?那麽多人畢業找不到工作,
我對她(指玲玲)沒得好大信心,我為啥選擇這麽有風險的事?

編後


讀不讀大學 何妨讓孩子決定

讀書到底有沒有用?文中的父女大概已辯論了很久。很難想象,在2013年,我們仍
要辯論這個話題。但就全國範圍來說,父母在子女考上大學後不讓讀,卻也不是個案了。

父親的邏輯看似無懈可擊。四年大學要花8萬,打工4年可以掙8萬,這樣相差16萬
,可以買房付首付了。而讀完大學,誰也無法保證一定能找到工作,而找到工作也許掙
不到很多錢。

不要嘲笑這個邏輯。這位父親的觀點可以概括為生活中的“發展主義”,成功和幸
福,最後要變為可量化的金錢,並且以增長率來作為指標。今年的收入比去年多了三五
千,就可以等於開心。三十多年來,這種邏輯已經無處不在,深刻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讀書不會直接帶來錢,這個意義上這位父親是對的。它甚至也不一定會間接地、最
後“曲線上升”式來換取更多的錢。說到底,它具備壓根就和錢無關的價值,它是另外
一種快樂。走在街上,抬頭看見藍天白雲,鳥兒飛過,這種快樂值多少錢?除了錢,生
活中還有很多有價值的事。讀書的“有用”,說到底是一種無用之用,是難以量化的一
種滋養。

   在上大學到底是否值得的爭論之外,其實隱藏著一個更根本的問題:我們如何做父
親?父母是否有權替子女做出決定?我們的社會,為了出人頭地而強迫孩子讀書,釀出
了一些悲劇;父母如果覺得讀書無用而禁止子女去讀大學,則是另外一個極端。子女並
不是父母的財產,而是活生生的人,有自己的生命自主權,為何不學會尊重孩子的決定
呢?

所有跟帖: 

頂一下這個父親。算的一點不錯。所以俺說,天朝一旦讓人民自己做主,肯定過的更加有聲有色。 -知人知麵- 給 知人知麵 發送悄悄話 知人知麵 的博客首頁 (59 bytes) () 09/02/2013 postreply 17:14:54

外嫁訥? -europe- 給 europe 發送悄悄話 europe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02/2013 postreply 21:44:33

這隻是父女雙方的價值取向不同罷了。 -eeo- 給 eeo 發送悄悄話 (18 bytes) () 11/09/2013 postreply 12:27:07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