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問題所在。以前俺認為博後問題是因為僧多粥少。最近幾年連續interview了不少AP candidates,覺得這幾年技術進步非常的快。俺們係裏半數教授可能都很outdated。嗬嗬。雖然他們沒啥問題。可是博後呢?幾年下來就沒法和新出爐的比了。
最近俺在夥同幾個同事,希望提出一些改革建議。PhD化那麽多時間學technique是浪費時間。十幾年前,會做ELISA,cloning就是高手了。俺還記得98年的時候,caltech雇了一個AP,就是因為他clone了一個很大的抑癌基因。嗬嗬嗬。現在呢?ELISA發展到luminex,這種技術就是相當於一次做幾十次ELISA,而且大都自動的。俺一個高中學生,學了一周,也就做了。嗬嗬。cloning現在送出去給公司做,也比自己實驗室做便宜,還快。嗬嗬。
現在最缺的其實是對生物體和疾病的理解。這就是為什麽physician scientist非常缺乏。MD以前在很多研究領域發言權不大(當然臨床除外),就是因為試驗門檻高,有idea,試驗做不出,現在完全不成問題。所以現在MD甚至在基礎學科的study section也是dominant。但是MD的問題是沒有時間。由於醫改,剛畢業的MD都不願意做研究,因為看病賺錢多,尤其在很多私立醫院,而那裏沒有研究設施。這個可以理解,畢竟欠債太多。
所以俺們希望可以把這兩個結合起來。培養出真正的clinical researc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