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旅人:死後是非誰管得——閑說王莽(ZT)

永遠的旅人:死後是非誰管得——閑說王莽

 

 

來源: [] [博客] [舊帖] [轉至博客]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1293次
 

中國的皇權,那是少數坐江山者世襲的專利,其他臣子應當“食君之祿忠君之事”,如眾星拱月般的凸顯出皇帝的光輝與尊嚴。君與臣的關係如同帽子和鞋 子,就算帽子再破鞋子再新,也隻能帽子戴上頭上而鞋子穿在腳上,不能顛倒。所以如果有臣子動一動去嚐試坐龍椅滋味的念頭,“窺視神器”,都是殺頭的大罪, 如果動手了去謀篡皇權,那更會被後世的坐江山者列入奸臣傳,供後人唾罵以儆效尤,典型的如王莽。當然,成者為王敗者寇,如果成功的篡權並坐穩了江山,並有 時間和條件創造些帶有神奇色彩的傳說佳話,充分掌握了曆史的話語權讓史官美化一下真龍天子的天命所歸,又另當別論,如趙匡胤。

王 莽和曹操,並列成了中國曆史上兩個最大的白臉,典型的偽君子,謀篡皇位、亂世奸賊。可曹操,畢竟還是治世之能臣,史書上還將其列為政治家、文學家、軍事 家,他作為亂世梟雄成了很多後人崇拜的偶像,包括本人。而王莽,在眾人的哄然大笑中則顯得略有弱智與傻冒,史書上基本可以忽略的三言兩語讓世人心中的王莽 形象可能永遠也翻不了身。

王莽是個悲劇人物。

白居易詩雲:“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向使當初 身便死,一生真偽複誰知?”。詩的本意是說考驗人需要時間,頗有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的味道,雖然我對他關於王莽的評價不敢苟同,但我讚同他說的一點: 如果王莽在做皇帝之前就死了,那史書上的王莽將會是一個偉大的、無私的周公似的政治家。可惜,王莽還是做了十幾年皇帝,並終而被懸頭於城,作為謀逆者下場 公告天下的最好詮釋。

但讀完王莽的一生,以我之淳樸善良,總覺得王莽是個難得的好人。一個人做一兩天好人並不難,難的是幾十年如 一日的做好人。作為外戚中非常寒酸的一支,年幼喪父的王莽在腐化墮落的西漢官僚集團中顯得是那樣的潔白超群。他謙恭好學、禮賢下士、節儉勤奮、仁孝守信, 可以說,他的騰飛是他幾十年如一日為聖為賢的回報,眾多名士聯名上書,讚譽王莽的人品和才德,使他進入了西漢末年的政治中心。而身居高位的王莽一樣的謙虛 謹慎、一樣的勤儉節約、一樣的秉公辦事、一樣的高風亮節,於是,上書請求給王莽封安漢公的有近五十萬人,甚至公卿、博士、列侯等共九百零二人聯名請求給王 莽“加九錫”。他輔佐年幼的皇帝,勤勤懇懇、無私無畏,群臣都視其為周公般的英明偉大。

如果有野心,到達一定的階段就會暴露,我 無法想象一個人幾十年如一日的扮好人,虛偽的過了幾十年,目的就是要去做皇帝,那這個人從生下來就太深沉的,以至於深沉的讓人覺得可怕。而王莽我相信不是 這種人,因為後續的曆史證明,他是個很單純的人,是個飽讀聖賢之書並拘泥於其中的書生,他不是曹操那樣天生的政治家,從小就顯示出與人相鬥的非凡的狡詐, 就算奸詐如曹操,誌得意滿時也會流露出壓抑不住的野心,“吾願為周文王矣”,而王莽,卻謙恭了一輩子。

隻能說,王莽被曆史推上了皇位。

在 那沒落的王朝末年,在那腐化的群臣之間,卻有一顆燦爛的讓人精神一振的政治明星,以至於讓所有世人仿佛看到了希望。於是,各種祥瑞符命風起雲湧,各式文人 紛紛歌功頌德,輿論推動著要讓王莽做皇帝,群臣百姓都急切的要王莽做皇帝,然而王莽是如此的拒絕、是如此的倔強,是如此的一次次否定群眾呼聲和大臣勸解, 最後隻有在太後下詔的前提下,退了一步當了“攝皇帝”,即攝行皇帝之事。

有人說,王莽是在做秀,是在例行慣見的程序,好多政客都玩過這一招,典型的如曹操。可是,王莽並不是政客,在我看來,他隻是個有其政治理想的書生,政客擅長於各種陰謀與伎倆,但純情的書生不會,特別是王莽這種沉溺於聖賢之書,甚至還略嫌迂腐的書生。

當 然,我並不否認,王莽對於這些祥瑞符命的心態逐漸有些放任,甚至可以猜想後來他心底可能還很盼望這些祥瑞的出現,但我相信他應當不是這些祥瑞現象的幕後主 謀,因為中國向來缺乏正直的文人有血性的文人,但從來就不缺揣摩上意並見風使舵的文人,隻要嗅到政治的氣息,就會有這種文人想你之未想的鋪好輿論的路子、 寫好神聖的讚美詩。終於有一天,一個叫哀章的讀書人冒充方士到高祖劉邦廟獻上了銅匣,裏麵偽造的策書上以劉邦的口氣確認了王莽是真命天子並規定即位時間, 要求皇室等謹遵天命,並冊封了包括自己在內的一些官職,從而將王莽即位的呼聲推上了頂峰,並變成了不容置疑的神聖憑證,而王莽事後的一連串反應動作是如此 的匆忙,至少也證實了他沒有參與其中。

在鋪天蓋地的輿論引導下,王莽本人也逐漸沉迷其中,相信符命、敬神敬天的他真的以為自己就 是上天注定來挽救蒼生的真命天子。試想當成千上萬的各階層民眾以一張張真誠的麵孔向你高呼萬歲的時候,你肯定會飄飄然的真以為自己功德無量、天命所歸,除 非你是絕對的聖人或徹底的傻子。中國人的狂熱曆史悠久,從勸王莽登基到近兩千年後的文革、直到最近的全民炒股風,都一脈相承。王莽既不是絕對的聖人也不是 徹底的傻子,那好,既然上天注定我是真命天子,我就勇敢而負責的承擔這一皇天使命吧。

中國曆史上第一個頗有“民選”色彩的皇帝就這麽誕生了,王莽改國號為“新”,要一掃西漢末年的腐化而力創一個全新的時代,他決心勵精圖治、他決定大刀闊斧,他要托古改製,按照周禮打造他心中一個理想的王國。

讓 我們一起來看一看王莽托古改製的內容。第一、恢複井田製,均分天下土地。土地收歸國家所有,由國家平分給每人一百畝,多占土地的富豪等要刻無條件交出土 地,分給貧民,以打擊貧富分化。第二、禁止奴隸買賣。“天地之性人為貴”,原有的奴隸近三百六十萬,一律恢複自由民身份,並再嚴禁買賣。第三、建立國家銀 行,貧苦百姓可申請國家低息貸款,以杜絕高利貸盤剝,並由國家壟斷鹽、酒等,固定物價,以防止商人操縱市場。第四、嚴懲貪汙腐敗,以贓款補充國庫,並重獎 舉報者。第五、政府與百姓相掛鉤,同舟共濟、同甘同苦,若災荒之年百姓挨餓,所有官員包括皇帝本人都要罰薪降俸,以激勵各級官員以民生為本、盡心盡 責。……

近兩千年後,世代貧農出身的我讀到王莽的改革內容時,不禁一次次熱血澎湃,多麽偉大的政治家、多麽偉大的製度啊!這不是 我最向往的社會麽?曆史前進了兩千年,直到我們從西方移植過來的無產階級運動,又能超出王莽的高度麽?再看看我們現在所處的號稱五千年難得的盛世之下,貧 富差距包括底層公務員與上層公務員的貧富差距在越拉越大、房地產商在囤積居奇哄抬房價、貪汙腐敗的官員級別與涉案金額屢創新高、災荒之年城內舞照跳城外血 在燒且更容易數字出政績、政府權力的天平往往傾向富貴一方等等,這些與王莽的製度改革又相差多遠!

再來看看王莽本人,激情燃燒的 他每天工作二十個小時,甚至經常連續幾天不休息,他興致勃勃的召集群臣日夜討論他的製度與實施方案,他艱難繁瑣的翻閱古籍尋找一切可能的富民良方。我曾 想,實事求是的說,王莽的勤政絲毫不亞於我們史書上公認最勤政的隋文帝楊堅、明太祖朱元璋、清世宗雍正等,而我們的史書卻偏偏有意無意的忽略了王莽。

如 果一個人是偽君子,那他一定別有私心,而當他的企圖得逞後其定會撕下偽善的麵紗,從小說中的嶽不群戚長發、到現實中常見的找美女搭訕的花花公子等,都不例 外會有露出憋了很久的猙獰麵目的一天。而在史上被公認為最虛偽的王莽,卻幾十年如一日的謙恭仁愛、高風亮節,他的兒子殺了一名奴婢,王莽將其痛罵後竟還逼 令其自殺。他登上皇位後既沒有大興土木、暴殺政敵,也沒有荒淫無道、沉溺酒色,而是如此的勤政愛民,是如此的一心惦記著天下貧苦百姓。翻遍史書我沒找到一 點王莽的猙獰麵目、抑或一點點他的私心己欲,退一萬步說即使王莽真的很虛偽,他苦心作秀幾十年、他策劃了一係列祥瑞征兆就是為了做皇帝,那麽在我們認為政 治家可以為實現政治抱負而略施伎倆並完全寬容曾國藩為做官而去行賄的同時,對於王莽這種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這種有益於人民的人就算再虛偽我們又何嚐求之 不得?

可惜,王莽的改革失敗了。他是個甚顯迂腐的書生,他極力的從他苦讀的儒家經典中尋找改革的方法和依據,他幻想著照搬書本打 造他理想中的大同社會,殊不知大同社會和共產主義一樣,都隻是海市蜃樓般的美麗縹緲,都隻是永遠都不可能實現的小說家言。王莽的改革遭到了社會中上層的瘋 狂抵製,中國的富貴人群向來是最缺乏良知和公德的,這同樣一脈相承。他們原以為將王莽推上皇位可以促使社會安定,永保他們的富貴平安,想不到王莽竟然背叛 了他的階層、竟然凶狠的向他們開刀,要他們分出他們的土地、釋放他們的奴婢等,這不是要他們的命麽?你王莽崇高可沒人願跟你一起崇高,於是,這些所謂的社 會中上層人士,包括地主豪強、官吏商儒等,很快調轉了矛頭和口水對準了王莽,他們護住寶貝一般的拚死反抗。書生意氣的王莽在倔強執行其按圖索驥治國良方的 同時,隻是簡單的派軍隊予以鎮壓,再加以嚴刑竣法伺候。於是一時間,烽火四處起、白骨蔽平原,社會更加動蕩不安,潛伏西漢末期多年的各種社會矛盾被引燃 了,各地地主豪強紛紛組織農民軍隊對抗中央,其中就有一支借用了原漢室皇家名義並迅猛發展的劉秀軍隊。

王莽改革失敗的本質原因在 於他想挖掘既得利益集團的根本利益,而他又僅是個迂腐的書生,同時改用一句時髦語說他是一個人在戰鬥。雖然一個曆史進步性的改革或方案應當是觸動既得利益 集團利益的,而不應該是現在我們常見的由既得利益集團製定的讓弱勢群體啼笑皆非又投訴無門的高論大作。但是王莽,他在沒有多少根基的前提下,簡單的從他飽 讀的聖賢之書中照本宣科打造他理想中的大同社會,在龐大的既得利益集團麵前,自然顯得是如此的渺小和幼稚。

中國的既得利益集團太 龐大了,以至於每一次稍稍觸動他們一丁點利益的改革都顯得舉步維艱,哪怕這種改革得到最高領導的支持,甚至像王莽這種哪怕你本身就是皇帝。改革,也就必然 會有主張改革的人為此犧牲,商鞅被車裂了、柳宗元被流放了、王安石被罷免了、張居正被掘墳了、譚嗣同被砍頭了,但至少有一點,他們得到了曆史的賢名,而王 莽,為之付出的代價太過沉重,他失去了皇位、失去了頭顱,還落了個萬人唾罵與恥笑。

中國人也確實很奇怪,我們一方麵呼籲與讚頌仁義道德,一方麵卻認為“兵不厭詐”而對戰場上也講仁義道德的宋襄公極盡諷刺與嘲笑。我們渴望並敬佩好人,而真正的王莽似的好人卻難以在世上立足,到底是誰在虛偽?

各 地地主武裝風起雲湧,而書生意氣的王莽卻屢戰屢敗,祭天大典上,須發皆白的王莽不禁悲從心來、號啕大哭。不久,劉秀的軍隊攻陷長安,殺入皇宮,將王莽的頭 顱懸掛在城樓上,將王莽的屍體砍成碎片,將王莽的舌頭剜了出來。似乎這一切依舊發泄不了他們對王莽的怨恨,所有人還都在指著王莽罵:大奸賊,偽君子,謀朝 篡位……,曆史的話語權已掌握在他們手中,中國的文人在你得勢時可以將你褒之上天,在你失勢時也會很自然的將你貶之入地。所有的汙水與咒罵都扣在了王莽的 頭上,健忘的人們可能是真的忘了,當年他們是如何真心的歌頌王莽的賢德,是如何瘋狂的將王莽推上了皇位。

我曾想,假設王莽的改革成功了,或者至少他的王朝能持久一點,他的子孫掌握了史筆,那我們的史書上又將是一個偉大的王莽、一個完美的王莽。

史 書上的模糊介紹給後人的教訓同樣簡單:王莽不該篡位。可是王莽他真篡位了麽?就算他真篡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憑什麽愚鈍的西漢皇室子弟可以做皇帝而賢 德的王莽不能?漢家的天下不也是劉氏搶來的麽?劉秀以西漢王室的身份聚斂了不少人氣終於做上了皇帝,一百多年後賣草鞋的劉備,也是以王室的身份賺了不少同 情分而得三分天下,憑什麽,天下就該姓劉麽?

王莽的悲劇在於他不該發起了一聲失敗的改革並終而失去了江山,成王敗寇,可轉幾個彎 後根源還在於他是一個純情而又迂腐的文人,他放著好好的富貴不享卻從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妄圖去撼動既得利益群體的龐大根基,照搬什麽聖賢之書 去架構根本就不可能實現的大同社會,畢竟是書生啊。

王莽他血淋淋的走了,我想他臨死時一定會覺得非常委屈和憤悶,我甚至常常幻想劉秀的軍隊圍攻皇宮時的一幕:老邁的王莽在仰天長歎:上蒼啊,我不是天命所歸麽?我不夠盡職盡責麽?我又錯在哪裏?

金戈鐵馬刀光劍影後的曆史暫時回歸了久違的平靜,螺旋更替王朝興衰也逐漸埋沒了那驚心動魄的一幕。滾滾長江依然奔騰不息,是非成敗早已過眼煙雲,富貴者不懈的在追富求貴,貧窮者同樣的在苦苦掙紮,可惜這一切,王莽已經看不到了。

生 前難料生後事,也管不了別人在其生後對其的讚譽或貶斥、諷刺或誹謗,更管不了其生後的世態變遷、人心如故,其都隻能長眠地下,任憑世人編造演繹著種種真實 或不真實的史話。其管不了,我們呢?於庸庸碌碌的世事中,有沒有時間和心情去辨別一下真偽,然後焚一柱清香,抑或從眾般的跟著踹上一腳?

世道千年,早已埋沒了王莽那空蕩蕩的回音,嗚呼!一把心腸話千秋,天涯何處哭王莽?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