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三代出貴族,有一定的原因,有錢了,會重視教育,也重視德育,孩子的心思會多在科技,而非人際鬥爭上。相反,如果一昧的民粹,所謂三代貧農四代乞兒,培育這樣的人做幹部,其實出來的,除非是很純的年代,否則,出來的多是些貪官。
舉個例子,我遇到的一些落後地區的碩士博士,或者是城市貧困家庭出來的大學生,其實不少有較強的心計,說到底就是自私,想問題就隻顧自已,而且見不得別人好,非常希望當個官。這種人,整人時是不需要理由的,僅心裏一句話,憑什麽你活的比我好,這就夠了。
如果當初建國後,保留部分富人和地主的財產,讓他們的孩子同樣上學工作,同等對待。同時,又扶持貧苦家庭孩子上學,那麽整個氛圍是可以搞好的。但可惜,沒有。
無論是學習還是工作,遇到的中國人太多,明顯的感覺是,就算讀到了博士,或者是律師醫生等高尚職業,出身落後的人,那種恨和陰暗還是很明顯的,而且他們有膽量整的,還不是權貴之家,僅僅是小康家庭,真正有權有勢有錢,他們就一溜煙跑上去巴結了。而且這種人,在北方和內陸地區,特別多,因為長期窮困落後嘛。
所以我很同情蘇州的那位大姐,就是什麽老公跟自已同學好上那位。當然了,有人會罵她。因為她言語裏表達出老公以前很窮,所以有人說她看不起自已老公。我要說,家庭出身差異在所難免,但大姐能嫁給他,本身就說明了克服這種差異的決心。她老公後來背叛她,對嗎?她最大的悲劇,就在於找了一個心理陰暗的人,跟著這樣的人,一輩子沒有幸福。而且這種人可以通過學習獲得知識,但是一生人,不會得到幸福,因為心裏麵隻有自已,自私無恥自卑。同樣的,中國的企業和單位裏,就是這種人太多了,造成人際關係異常的複雜。由此亦可看出,中國畢竟是窮了N百年的窮國,那種互相尊重的氛圍,遠不能跟西方這樣的長期富裕國家相比較。
在建國前,中國窮,但起碼有著一定的富裕階層。但是,打擊了這個富裕階層,沒有帶來平等,隻是帶來所有的中國人都變成窮人,所以道德進一步惡化。現在我看到春晚,就特別惡心,並不象別人那樣,不喜歡趙本山或不欣賞趙本山的藝術,我認為他的相聲確實很好。但是春晚那種刻意的農村化農民化,確實是讓人難受。
民粹,中國就富裕了嗎?農民就幸福了嗎?答案是否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