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深圳差距在製度

以“山寨”和“二奶”聞名的深圳,二千萬人口中多半是沒戶口的農民工,血汗工廠構成了深圳最典型的圖像。但它卻長期被吹噓成改革開放的前沿及成功的“中國模式”標準樣版。這裏權力與資本高度結盟主宰一切,表麵的繁榮並不能掩蓋罪惡泛濫成災。與香港比,深圳最缺失的就是法治。

二○一○年,香港政府盈餘七百一十三億港元,深圳政府赤字一百五十九億元。二○一○年香港GDP為一萬七千四百八十一億港元,征稅二千零九十億港元;深圳GDP為九千五百一十一億元,征稅三千零六十一億元。香港稅收占GDP比例為百分之一十二,深圳為百分之三十二;香港教育預算五百四十億,醫療預算三百九十九億,兩項合占稅收的百分之四十五;而廣深兩地教育、醫療預算累計才二百一十三億元,隻占稅收的百分之三。

一位網友沉痛糾結地寫道:“你在香港、我在深圳,你和我都是打工仔。你每月工資兩萬多港幣,我每月兩千多人民幣,而你的物價比我們還便宜。你們的警員保護民眾,我們警員欺壓民眾。你們可以遊行示威,我們要討拖欠工資都會被捕。你持香港護照,可去一百四十個國家免簽證,我拿著中國護照連香港也去不了……”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埃裏克·帕特裏克·克萊普頓(Eric Patrick Clapton):英國傳奇吉他手,歌星和作曲家
  • Woman behind the Seasons
  • A股和美股,財政懸崖和QE3,經濟刺激和金融海嘯,經濟增長和貧富差別
  • Biotech takes lead in real estate boom in Cambridge
  • Seats of love
  •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