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有李安的《少年派》,後有馮小剛的 《1942》和陸川的《王的盛宴》同天開畫,今年賀歲檔的戰火高潮來的有點早,從上周末開始,全國各大影院呈現了“三足鼎立”之勢。但是好在中國觀眾早已經習慣了同檔期各路大片百花爭鳴的景象。而三部影片題材迥異,風格不一,也各有各的市場,由年輕導演陸川執導的曆史大片《王的盛宴》,因匯聚了劉燁、吳彥祖、張震、秦嵐、沙溢等一眾偶像派演員出演,顯然在年輕觀眾群裏更有人氣。
11月29上映以來,《王的盛宴》在首周末順利拿下5000萬票房,同時更在微博、貼吧、論壇等社交網站掀起了一輪全民熱議“生存者遊戲”話題潮,在數以萬計的帖子中,有一個主題絕對占據主流“《王的盛宴》中有著關於辦公室政治的思 考”,熱議該話題的發帖人囊括了公務員、白領一族,甚至在校學生。而多數網友認為,電影中詭譎莫測的權力鬥爭儼然與時下的職場風雲如出一轍,而劉邦、呂後 領銜的戲中人物大玩“職場厚黑學”,也讓上班族們從中摸索出了一套生存法則。
【領導藝術】
知人善用
大話劇情:劉邦作為一代君主,給後人留下的印象確實一般,六親不認、投機取巧、不守信用等一係列作為讓他被蓋棺定論為“小人一枚”,但是作為一名國家級領導人,劉邦知人善用、善於挖掘人才的特質還是值得人肯定的,從“草蜢英雄”到“開國皇帝”,劉邦一路上有蕭何、張良這些謀臣誌士為其出謀劃策,還有樊噲、夏侯嬰這些英勇虎將為其打拚賣命,更重要的是,他能把項伯和韓信兩位項羽的人都拉到自己麾下,並且委以重任,這恐怕也是他能最終贏得項羽的原因。
成敗得失:不論是打天下還是創業,都是一個道理,那就是要學會知人善任、用人不疑。
恩威並施
《王的盛宴》中,呂後是個不能被忽視的女人,作為劉邦的發妻,對其坐擁天下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劉邦成為皇帝之後,她更是輔佐在其左右,發揮了一個 女Boss的天生優勢。片中,為了巧妙的拔除韓信這根心頭刺,而又不觸犯眾怒,她先從朝中的兩大重臣張良、蕭何下手,對二人恩威並施、個個擊破,最終達到了目的,也讓劉邦安了心。
成敗得失:作為一個領導,總是要有威望和氣勢的,既不能和員工打成一片,又不能刻意保持距離,恩威並施才是上策。
【部下策略】
避免鋒芒畢露
大話劇情:做下屬的,最忌諱的就是功高震主,風頭蓋過自己的上司,《王的盛宴》中張良就深諳這個道理。作為和劉邦一起打下漢朝天下的元老,張良的功勞自然不用多說,在朝中更是一呼百應,人氣超高。這些都被“小心眼”的皇帝劉邦看在眼裏,而一向為人機智敏銳的張良為免殺身之禍,一早就稱病告假遠離了是非之地,雖然劉邦對此也頗有微詞,卻也知道他沒有什麽叛逆之心,不會拿他怎麽樣。
成敗得失:混職場的,就算你再是舉世無雙的天才,也要把這一條牢記於心,不然,鋒芒畢露的結果隻能是損人不利己。
良禽擇木而棲
大話劇情:韓信是什麽人,那是難得一見的將帥之才,可惜這塊好鐵在項羽那裏沒有用在刀刃上,僅僅是一名小卒子,被項羽無情的踩在腳下。而胸懷抱負的韓信 並不安於現狀,寧願離開“風光無限好”的項家軍,轉投劉邦的部隊,作為跳槽界鼻祖,他良禽擇木而棲,離開項羽找到劉邦,從而建功立業,青史留名。
成敗得失:人生中,該出手時就出手,該跳槽時就跳槽。雖然,《王的盛宴》中韓信死得讓人心寒,但是如果沒有那次果敢的跳槽,說不定韓信隻能默默地陣亡在烏江邊的項羽亂軍中了。韓信之死,怪隻怪大將軍自己活得實在不夠低調。
識時務者為俊傑
大話劇情:“修史的人要對得起曆史”,這是蕭何在《王的盛宴》中的台詞,反映了一代文人的仁義禮智信,但是,當呂後找上門來的時候,這些所謂的原則在一 番掙紮之後全都成了泡影。韓信、蕭何、張良史稱“漢初三傑”,不僅是對三人曆史功績的認可,相信更證明了他們之間深厚的朋友交情,結果呢,呂後說要殺韓信,張良給出招,蕭何給帶路。當然,韓信心裏也明白,這不是他們的錯,因為識時務者為俊傑,否則他們也會落得跟自己一樣的下場。
成敗得失:原則算什麽,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認清現實,站好隊,是為職場生存的良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