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首先得排除美國不靠關係的想法,在這個世界上生存,人脈是硬道理。

來源: fffafff 2012-11-27 05:30:36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4809 bytes)

大家首先得排除美國不靠關係的想法,在這個世界上生存,人脈是硬道理。不管你做哪
行哪當,都要知道如何搞人脈的。人雖然說生來眾生平等,但生活裏處處都注定了不平等。投機取巧的人會利用他人占先機,本份踏實的人用勞動汗水讓自己的社會地位上升,大部分人的社會階層不會變化,
生在哪裏,死在哪裏

ZT看了那個拚爹的北漂的故事

想起了過去。

高中因為是當地最好的學校,
同學頗有一些當地要員的子女,
沒什麽架子的,都用工學習,交往也很融洽。
大學雖然也是名牌,但同學來自五湖四海,
顯然家庭背景就差了很多,屌絲的比例比較大了。

高中畢業很多年了,
發現高中同學很多都回到了那個地級市工作,
在父輩的蔭庇下過小日子,也算安穩。
而往往在大城市、出國的同學要麽是學習超好的,
要麽是在故鄉沒有關係,拚不了爹的。
而大學同學呢,畢業後基本上沒有回鄉的,
基本上都是在那個直轄市或者故鄉的省城工作。

我也有幾個近的親戚在當地算實力派,
當時填報高考誌願的時候,勸我報臨近的重點大學,
或者本省的大學,這樣的話回當地有關係網。
當然,誌向遠大的我對這種燕雀之誌不屑一顧。
堂姐包送本省大學,畢業後回當地工作,
當時我還沒有事業/企業單位區別的概念,
覺得專業對口最好,企業更有活力,對青年人應該更合適,
但她在她父親的安排下去了衛生局做了公務員。

她妹妹(我堂妹)學習超好,也是那個高中的校友,
她父親也就是我叔叔跟我說想讓她上北郵比較好,畢業後工作好。
但我堂妹顯然也看不上這點誌向,高考全市前幾名去的名校,
讀了一個理科專業,畢業後來到美國,常青藤博士畢業,但也沒有繼續研究下去。
那年我的offer不太好,本不想take,想等一年再申請,
他知道後讓我給他打電話,告訴我,每年的形勢都是不一樣的,能走還是早走。

當年我全市第一名進的那個高中,入學的時候去跟我的伯伯談,
他問我以後想做什麽,我說我對科學研究很有興趣,希望去研究所,
他告訴我研究所裏也不單純,裏麵也是各種人際關係和世俗紛爭,
這是我第一次知道學術界的複雜,當然,現在在美國做faculty還是比國內簡單很多。

如今想起來,這些人經曆的事情多,畢竟是有豐富的生活經驗的,
能在中國官場上混下來的人,基本上都有很敏感的觀察力和決策力,
為人處世上也都是相當成熟圓滑的,在小的方麵絕對不去樹立敵人,
當然,現在很多人為所欲為,和15-20年前的他們已經不太一樣了。
也許他們是俗氣的,但在中國這個地盤上,他們絕對是強者,winner。
年輕氣盛是沒有問題的,但需要真本事、大本事,
才能不依仗父輩的蔭庇而仍舊成功。

中國的社會關係具有明顯的hierarchy和territory,
本市、本省的關係出了市出了省就沒那麽好用了,
所以,我的那些高中同學,紛紛回到了他們父輩的勢力範圍,
有的人也當上了一官半職,繼續為下一代編織著關係網。
大學低兩屆的一個係友,也是回到了他那有父親做公安局長的城市。
中國的悲哀,公事和私事的不分,官本位的文化,
造就了很多不公和很多青年理想的迷失,
從而在精神上中國還是個很落後的國家。

而美國,兒子靠父親幫助的也有很多,比如那些個政治和財富家族。
這算人之常情,起點本來就不一樣,但在競爭的過程中不會嚴重違規,
靠自己的能力更值得自豪,也能走得更遠。
這個起點就是家庭所能給孩子的教育和培養,
方向就是那些被社會錘煉後的經驗指引,
自然,不是一般人所能相比的了。

回到那個故事,
那個孩子是個無能的孩子,
他的父親從屌絲出發成為了官一代,卻沒法把自己的智商遺傳給他的兒子,
讓他主要靠自己的努力去獲得生活的能力,然後給與外界的幫助讓他更好,
所以終究這一代上的蔭庇不能長久,
也算是人生在大尺度上的平等吧。

我姐大學畢業,家裏讓回地市電力局,不去

非得留在省城,留省城你就好好奮鬥唄,啥也不幹
最後還是父母托關係給安排到某小學校當文員,最後還讓領導給搞下崗了

大家首先得排除美國不靠關係的想法,在這個世界上生存,人脈是硬道理。不管你做哪
行哪當,都要知道如何搞人脈的。


出身已經定了,但是自己如何在這基礎上改善關係,還是有學習的空間的。上學期間學
校給過很多networking的lecture,我覺得還是很有用的。


出身已經定了,但是自己如何在這基礎上改善加強自己的人脈,還是有學習的空間的。

我之前去過一次networking的講座,那個女的就說,她之前給校
友寫信,怎麽著都不回,後來她就寫了封email,說你要是不回email的話,我哪天哪點
會給你打電話。然後她那個校友就回email.

剛才我說的那個女的還是哈佛法學院的呢。無非是希望有機會被放進口袋裏,這樣才有
脫穎而出的機會。而且找的還是自己校友,有啥不可呢?

律師市場找工作不是一般的難。你看到的隻是一個動作,更多的你是不知道的。
有基本自尊的人,求人人家不鳥,本來就是很難看得事兒了,三番五次的求是需要心理
承受力的,首先就是要放下基本自尊。但是能拉下臉的人,一旦得勢臉也變得快。

我覺得最有用的networking手段是,我能幫到你什麽。這樣人家就會
return你的favor。

老美也不傻,直到這些蹭冷屁股的熱臉想的是什麽。上次我們院請一個老板校友來演講
工作tips,此人台上百般熱情有問必答拍胸脯說照顧校友。過了一堆人事後給他寫信套
磁沒一個受到回信。

所有跟帖: 

在美國不靠關係找到好工作的人很多很多。人脈是硬道理。但是,在美國不是必須。 -蒙得- 給 蒙得 發送悄悄話 蒙得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27/2012 postreply 05:51:20

在哪都是這樣,中國也一樣 -大蜜蜂- 給 大蜜蜂 發送悄悄話 大蜜蜂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27/2012 postreply 05:56:23

中國完全不一樣。我們農村人知道,上中學就要拚爹,上大學也要拚爹,畢業找工作還要拚爹。 -蒙得- 給 蒙得 發送悄悄話 蒙得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27/2012 postreply 06:03:30

在哪,有實力,都能過上好日子。單身沒爹成才的人多去了。 -yasas- 給 yasas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1/27/2012 postreply 06:10:17

沒有100%,也沒有0%啦。都是相對來說的。中國留學生在美國就像農村大學生在北京上海一樣狀況。 -蒙得- 給 蒙得 發送悄悄話 蒙得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27/2012 postreply 06:14:05

在美國不靠關係的想法,是大批留學生在美國的經驗總結。不是瞎編的。 -蒙得- 給 蒙得 發送悄悄話 蒙得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27/2012 postreply 06:05:31

就是。飄洋過海也來了。 -mapesbel- 給 mapesbel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1/27/2012 postreply 11:29:01

美國networking能讓人過得更好,而中國拉關係很多時候是為一些基本生活問題: -xiaoyuzi- 給 xiaoyuzi 發送悄悄話 xiaoyuzi 的博客首頁 (98 bytes) () 11/27/2012 postreply 06:26:14

確實 -xdz2- 給 xdz2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1/27/2012 postreply 06:57:02

俺的兩個跨國公司總部的工作都是上網找到的。 -njnj- 給 njnj 發送悄悄話 njnj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27/2012 postreply 06:36:24

美國的關係和中國的關係,本質上還是不一樣的。 -mapesbel- 給 mapesbel 發送悄悄話 (248 bytes) () 11/27/2012 postreply 10:13:28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