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蘭,1987年畢業於北京工商大學企業管理專業,1989年留學加拿大,1991年從加拿大回國後進入餐飲業,經過為期十年的餐飲經驗與資金積累,2000年創建俏江南公司。
1968年,10歲的張蘭隨被下放的母親從北京來到湖北孝感,睡的是上麵雞窩下麵豬圈的土炕;玩的是樹上摸鳥蛋和墳頭采蘑菇。“那時候特別幸福,藍天、白雲、還有狗、貓、豬、羊……當時我睡醒了伸手掏一個雞蛋就吃了。山區裏真的是與狼為舞。我在這個田埂上,那個田埂上就是狼陪著我一起走,有時候沒狼了還覺得寂寞呢。”大波浪長發,大紅色衣服,神采奕奕的張蘭喜滋滋地對記者描述那段瘋狂快樂日子。
18歲,張蘭回到京城,擁有旗人貴族血統的她出落標致可人,走在大街上常被星探“盯上”,甚至被追趕到公車上。張蘭的回答隻有一個字:不。上世紀50年代原是清華大學教授的父親,由始至終灌輸給女兒的是:一定要上大學,知識就是力量。
汪小菲四五歲時,張蘭就定下了自己的人生目標:我要掙夠錢,將來一定要讓我的兒子好好讀書,堂堂正正做人,而且一定要讓他接受國外教育。
在“外國的月亮特別圓”的年代裏,張蘭跟隨舅舅踏出國門到了加拿大。“兩萬美元,掙夠了立刻回國。”為了這個目標,張蘭每天早起晚歸,最多的時候一天打6份工,一雙手在美發店洗過頭發,在餐館抹過桌子,甚至扛過百斤重的豬肉。“蝸居”是免費的,隻要每天早上6點準時給老爺子熬好麥片,給患病的老奶奶洗身,就可以住在這對台灣夫婦僅放得下一張床和一個床頭櫃的地下室。
2年後的聖誕節,張蘭攥著第一桶金—2萬美元,放棄加拿大綠卡,放棄“華人選美大賽冠軍”頭銜,放棄花花世界,飛回故土。
回國後,張蘭騎著自行車,頭裹著紗巾頂著北風在北京城轉了三天,在東四的街麵上發現了一張出租房屋的小紙條。於是有了1991年的“阿蘭酒家”。很快,張蘭又開烤鴨店、魚翅海鮮大酒樓……繼而,張蘭做了“不瘋狂不成魔”的舉動,賣掉日賺50多萬的海鮮大酒樓,將9年時間變現6000萬現金,創立她的中餐品牌“俏江南”,第一家分店在500強雲集的國貿開張,專供當時空白的白領餐飲市場。
門口一座拱橋木板,兩叢翠竹掩映橋邊,精致的藤椅,手編的竹簾飾物,江南風情就這樣展現;流光溢彩的美式冰吧,意大利式簡潔的吊燈,使中式餐廳又平添了幾分現代感。這是張蘭聘請哈佛大學建築係的美籍華裔設計師設計的。
對美有執著追求的張蘭,深諳都市白領是時尚的製造者與追隨者,“美其食必先美其器”對這個人群尤為重要。“對於每一家店的裝修,我是不惜代價的。”
漸漸地,俏江南與國貿齊名,很多人開始慕味而來,俏江南火了:從國貿中心開始,萬泰北海大廈,到嘉裏中心、盈科中心;北京、上海、成都、杭州,遍布全中國。“俏江南要做中餐中的LV”,張蘭口號一出,俏江南開始進軍倫敦、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