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說各地政府投的幾百家光伏企業,基本上是血本無歸,還要繼續投,不讓他們破產。
中國的那個4萬億,其實有很大一部分是直接進入銀行,銀行讓那些國企比如說齊魯之類的,完全不缺錢的去拿低息貸款。齊魯拿到的錢,都到海南去炒地了。這些東西除了通貨膨脹,沒有別的產出,因為那些炒地的,連房子都沒有造。
美國的刺激經濟,除了bailout銀行的 (那些也加了利息還回來了),都不是直接進入銀行的,而是買了各種債券,包括房貸。具體的,哪個行業從銀行貸款,就是那個行業得到刺激,相對來講,有效的多,而且最重要的是,對通脹的直接刺激小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