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講我外公的一位戰友,性格決定命運沒有說錯.

外公的這位戰友,從黃埔一起,人生軌跡基本相同,但在1950年分了岔.他們兩人都投誠了GCD, 兩人都回了家鄉.可50年這位一看形勢不對,立馬跑去了香港,連老婆孩子都沒帶.後來去了台灣,以中將軍銜退的休.而我外公可能政治嗅覺遠沒他靈敏,也舍不得老婆孩子,最後命運可想而知. 80年代父母為外公跑平反的事情,這位朱將軍委托他在國內的兒子為我外公寫了證詞,在此向他和他全家表示衷心的謝意.若朱將軍有後輩在海外,也能看到這帖的,希望能和我聯係. 因為曆史的原因,我除了能知道國民革命軍第六軍第七師是我外公曾經呆過的部隊,我很想知道他的具體作戰經曆,估計朱家的後代能更清楚,也能有更多影像資料,我家的基本都沒有了.我在網上也隻查到這隻騎兵部隊前身是馮玉祥的部隊,和老蔣的部隊後來合並了,有知道的網友或者鑽研精神比較強的也可以幫我查一下. 下麵也是我網上找到的有關朱將軍的生平和第七師的簡短曆史.我倒是找到過第七師的徽章. 以此紀念這些軍人們.

朱钜林(1904-1988)
漢壽人。1927年考入黃埔軍校第六期第一總隊騎兵隊騎兵第二連,1929年5月畢業後分配在南京中央軍校任騎兵教官。1937年任騎兵第六軍(軍長門炳嶽)第七師第十九團營長,旋升團附,一年後任第十九團團長。1940年12月,因師長陣亡,繼任騎兵第七師師長,少將軍銜。1943年底,第七師裁撤,改任第六軍副軍長。1945年,任綏遠省保安司令、綏東警備司令兼綏西護路司令。1946年秋,任集寧城防司令。1948年2月,第一0五軍和2個騎兵旅編成第十一兵團,孫蘭峰為司令,朱钜林任第十一兵團中將副司令,駐張家口。1948年12月23日,第十一兵團遭到解放軍的圍殲,孫蘭峰、朱钜林率少數騎兵逃脫。1949年7月,第一一一軍及騎兵師編成第九兵團,以孫蘭峰為司令,朱钜林為副司令,駐綏遠。1949年9月19日,朱钜林在綏遠隨董其武、孫蘭峰參加和平起義,部隊接受和平改編。同年12月,朱钜林回到家鄉。1950年,朱钜林出走香港,後到台灣。1988年5月23日,朱钜林病逝,終年84歲。

國民革命軍騎兵第六軍
  該軍前身一部是西北軍所屬騎兵部隊。1930年5月,西北軍騎兵部隊參加了馮玉祥和閻錫山發動聯合反蔣的中原大戰。此次大占失敗後,西北軍騎兵部隊被蔣介石改編為騎兵第3師。1937年7月,抗日戰爭全麵爆發前,騎兵第3師改稱為騎兵第7師。該軍前身的另一部是閻錫山所屬晉軍新編騎兵第2旅。1937年8月,新編騎兵第2旅擴編為新編騎兵第4師。 1937年10月,騎兵第7師與新編騎兵第4師合編為騎兵第6軍,隸屬第2戰區。門炳嶽任軍長,劉鳳岐任副軍長,下轄:騎兵第7師,門炳嶽兼任師長;新編騎兵第4師,石玉山任師長。1939年2月,騎兵第6軍被裁減。同年10月,國民黨軍為加強冬季攻勢作戰的軍事力量,又恢複了騎兵第6軍編製,隸屬國民黨軍事委員會直轄,門炳嶽任軍長,下轄騎兵第7師,門炳嶽兼任師長。該軍編成後,參加了1939年冬季攻勢作戰和綏西抗日作戰(包頭戰役)。1940年8月,該軍番號和所屬部隊再次被裁減。

國軍騎七師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