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大家談談白龍尾島?比釣魚島大多了,反正閑著也是閑著。

來源: newplayer 2012-09-13 19:18:27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6157 bytes)

北部灣中國島嶼(20世紀50年代前為中國島嶼,以前為中國領土(又稱白龍尾島、夜鶯島),20世紀50年代後讓給越南,現在為越南領土)現在。位於北部灣,在紅河口與中國海南島之間。該島從海中突起,海拔58公尺(190呎),四周為懸崖峭壁,附近海域漁業資源豐富。
浮水洲島為北部灣中的一小島,正好位於海南島與越南海岸的中間,距海南島120公裏,距越南海防市也是120公裏,20世紀50年代前島上住有2000中國人。
北部灣中的一小島,1955年7月,我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該島,到1957年3月交給越南。這期間,該島在行政上隸屬廣東省海南行政區儋縣,設立有“儋縣人民政府浮水洲辦事處”,區級行政單位。同時設立有黨的基層組織“中共儋縣委員會浮水洲工作委員會”和駐軍單位“中國人民解放軍海南軍分區浮水洲守備大隊”。銀行、供銷社、小學校、漁農生產合作社等,均使用浮水洲名稱。毫無疑問,除中國人外,從來不曾有過任何別的國家和民族的人民在該島定居過。30年代法帝侵略該島前,越南的漁業活動,也不曾到過該島和周圍水域。
南海西北隅,北部灣的中心位置,有一座富饒美麗的海島。這座海島,
北部灣  我國50年代以前發行的地圖上標名為夜鶯島,後來的地圖則標稱白龍尾島。 然而,這個海島卻本應有其更加生動、更加真正的名稱---- 浮水洲島。
我國廣西、廣東、海南的漁民和沿海居民均稱該島為浮水洲島。廣西沿岸有半島及半島上的村鎮名白龍尾,是防城各族自治縣濱海地區一個十分古老的地名。廣西、廣東、海南的漁民和沿海居民,隻知道沿岸有白龍尾半島、白龍尾村鎮,海灣中有浮水洲島、夜鶯島,而不知有什麽白龍尾島。
浮水洲,地勢低平,孤懸於煙波浩渺的北部灣中心。千百年來,中國漁民在以該島為中心的北部灣漁場勞動、生息。風雨雲霧,日月晦明,該島總在中國漁人的視野裏,浮水洲因之得名。
1955年7月,我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該島,到1957年3月交給越南。這期間,該島在行政上隸屬廣東省海南行政區儋縣,設立有“儋縣人民政府浮水洲辦事處”,區級行政單位。同時設立有黨的基層組織“中共儋縣委員會浮水洲工作委員會”和駐軍單位“中國人民解放軍海南軍分區浮水洲守備大隊”。銀行、供銷社、小學校、漁農生產合作社等,均使用浮水洲名稱。
廣西、廣東、海南漁民有時也稱該島為海寶島。該島近岸淺海寬闊,且為片礁海底,盛產鮑魚,被稱為海鮑島,音轉而為海寶島,可以說是浮水洲島的一個別號。夜鶯島則是明、清以來,乃至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同建國初期,官方圖書對該島的稱謂。
白龍尾島名稱是前法帝國主義印支殖民當局,於本世紀30年代侵略該島時的所謂命名。越語名稱漢字寫做“白龍尾?”,“?”即法語島嶼“le”的對音。法帝印支當局和越南某些人在南海諸島問題上,慣於施展移花接木、冒名頂替的詭計,他們曾經將越南近岸曆史上的地名“黃沙群島”、“長沙群島”移花接木到我國的西沙群路和南沙群島。在這裏,他們又將廣西白龍尾半島的地名冒名頂替到浮水洲頭上,企圖混淆視聽。 浮水洲島浮水洲島坐落於北緯20’01’,東經107’42’,西北距越南海防港,東南距海南八所港均為70海裏。島呈橢圓形,東西長軸4.5公裏,南北長軸2.1公裏,而積約5平方公裏。島西、南部為平坦沙質土地.東北部為山嶺,最高點海拔53米,平坦部分已辟為耕地,山嶺部分則為茂草。近岸為廣闊的岩礁底淺海,是鮑魚、海參等海珍品生物棲息地。淺海以外,則是富饒的拖網漁場,盛產紅魚、魷魚、石斑魚等名貴魚類。
島上居民在1954年法帝勾結國民黨殘匪劫遷之前為135戶,518人(男262人,女256人),1955年解放時,有居民64戶,249人(男127人,女122人)。居民全部是中國漢族人,講儋州(海南儋縣)話。老年民民多是20世紀初從海南儋縣遷來的。定居日久,許多居民已是本島出生。島民分住在兩個村莊,大村名“浮水洲村”,小村名“公司村”。島民生計以近岸漁業為主,用極簡陋的工具,裸體潛水采捕鮑魚、海參,加工成幹品,銷往中國內地,換取糧食及其他日用品。也經營農業,全島共有耕地500餘畝,種植旱稻、蕃薯、高粱、豆類、蔬菜、西瓜等,糧食不能自給。1931年,儋縣蒲公才、蒲文江、陳有德等熱心實業的人士,曾集資成立開發公司,在該島大規模種植西瓜,這正是“公司村”得名的由來。可惜,後因法帝侵略及抗日戰爭爆發,公司業務未能開展。
曆史上,廣東潮州、海南儋州和文昌縣的邊民,一直把該島作為鮑魚生產甚地,每年6月一8月,數百人上島生產,采捕鮑魚,就地加工成幹品運銷內地。近代中國人上島定居的 浮水洲島曆史,有據可考的也在百年以上。1955年解放時,島上有廟宇一座,奉祀天妃娘娘和伏波將軍。天妃娘娘是中國漁民海上保平安的神祉;伏波將軍是中國東漢王朝出兵交趾(今越南北部)的馬援。廟內有鐵鍾一口,係光緒三年(1877年)所鑄,首事人是海南文昌縣人符建明、符懷積等。
毫無疑問,除中國人外,從來不曾有過任何別的國家和民族的人民在該島定居過。30年代法帝侵略該島前,越南的漁業活動,也不曾到過該島和周圍水域。
1988年4月25日,越南政府公布了一份外交部文件,題為“黃沙、長沙群島和國際法”。文中提到白龍尾島,說:“在抗法戰爭中,越南軍隊於1949年趕走了國民黨軍隊,解放了竹山(中國領土),之後交給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同樣本著上述精神……越南請中國幫助管理北部灣的白龍尾島,並於1957年收回。”越南外交部在其為侵略中國南海諸島辯解的文件裏,把竹山與浮水洲島相提並論,實在不倫不類。竹山位於北侖河口中國一側,中國漢族聚集地,是根據中法關於中越邊界的有關條約明文規定的中國領土。浮水洲島,自古由中國人開發,中國人定居,遠離越南海岸,有關條約及外交文件也查不到任何根據規定是越南領土。
越南提出該島屬於越南,狡猾的理由大致有二:其一是該島位於東經108線以西;其二便是所渭“實際有效的統治。”然而從曆史事實及國際法原則來看,這兩條理由都是不能成立的。 108。03’經線源自1887年《中法續議界務專條》法文本第三款,是從“巴黎子午線以東l05。43’”換算來的。該款中文本則是依據地物點確定的一段很短的南北線。不論中文本、法文本,都很明確,這段南北線是中法勘定粵(當時屆於廣東省欽州)越邊界條約中劃分北侖河口附近沿岸島嶼的歸屬線,這段線位於中越邊界線的東端,呈南北走向。越南慣於在108。03’線上做文章,1982年11月越南政府在其“領海基線
北部灣  聲明”中又一次公開把這條線說成是l 887年中法界約規定的北部灣海上邊界,這是謊言。事實是北部灣海界沒有劃分,而且,108。03’線是北侖河口附近近岸島嶼歸屬線,僅具局部性質,不具有確定浮水洲島地位的法律效力。
“實際統治”更屬荒謬。1937年至l 954的年,法帝國主義借中國抗戰和內戰的時機,侵占該島,委任中國人做裏長,統治中國人。法帝侵略越南,也侵略中國,侵略不能構成主權,法帝侵略中國領土更不能構成獨立越南的主權。
越南得隴望蜀,得寸進尺,在大肆侵占我國南沙群島的同時,在北部灣,它依托白龍尾島,對北部灣大麵積海域和陸架提出主權要求,抓扣我漁民,破壞我數十萬漁民的生計。在此情況下,為白龍尾島正名,實有必要。
目前,中國政府已經放棄了對此島的主權要求,在2006年以後的地圖冊上,已經看不到此島的準確標示。

所有跟帖: 

隻要悄悄的,土共什麽都給。釣魚島動靜鬧得太大了。 -i751- 給 i751 發送悄悄話 i751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13/2012 postreply 19:22:17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