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烈反對輕率自費出國留學(zt)

來源: wxc2011 2012-08-18 16:00:07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7168 bytes)

[薦] 強烈反對輕率自費出國留學

 來源:騰訊網 2012-8-17 20:14  

——兼談本周經濟與股市 

複旦大學金融與資本市場研究中心主任——謝百三教授 

  一、出國留學曾對中國社會發展作用重大

  在近代,出國留學對於打開2000多年封建社會的政治思想、文化、經濟大門,使中國從“東亞病夫”而躍為世界之強國,起過極大作用。

  最早的如太平天國的總理洪仁(王字旁)幹,如嚴複,如長期在外學習的孫中山等都受益於西方政治、文化影響,推動了中國社會的進步。後來如周恩來、鄧小平、李先念、劉少奇也都在法國、俄羅斯留學。又如:錢學森,則是中國外交部用幾個美國人換回來的大科學家。

  20世紀80年代初,鄧小平提出“要成千上萬地派,不是隻派10個8個出國留學”,曾使中美外交官員大吃一驚,美國卡特總統表示歡迎。這些文革後最早的大 學生 學成回國後,很多人成為我國工、農、科技、文化教育、醫療衛生戰線的棟梁人才。北大、清華、複旦的很多骨幹教師也是那時出國回來的。

  20世紀80-90年代,上海等地還出現了大批青年去日本留學的“叭啦叭啦東渡”的運動,也多達幾萬人。這批同學到日本,其實隻學到了日語,則階段性地解 決了日本人口老齡化、年輕勞動力不足的困難。他(她)們早上學日語,下午到18:00打第一份工;18:00匆匆吃點晚飯後又打第二份工,一直到深夜 23-24:00.據悉東京街頭的深夜,上海青年經常能碰到;疲憊地他們握握手,喊一聲“打倒日本鬼子”就哈哈一笑,匆匆趕回去睡覺。他們出國幾年是值得 的,帶回來20-25萬元人民幣報酬,相當於現在的500-600萬。往往成了事業上的第一桶金。

  1989年,由於曆史原因,又有大批中國大學生去歐美留學,當時簽證很容易。小平同誌後來發話,讓大家都回來,講過什麽話,一概既往不究。大家齊心協力搞改革開放(大意)。這樣,又有大批留學生回到祖國,對改革開放發展推動也很大。

  二、近年來自費出國留學人越來越多,達32萬人,成為一股潮流

  隨著中國經濟發展及實力強大,近年來很多中外中介公司把招生的對象與目標鎖定在中國。和19、20世紀早期及八、九十年代不同的是,他們主要不是想讓中國留學生去學習什麽,主要是盯住中國人口袋裏稍稍增多的錢,他們要把教育作產業,來掙中國人的錢。

  而中國由於教育改革的遲緩及改革方向偏失,加之很多學生不適應中國的應試教育,加之家長及學生對高等教育的不熟悉不了解,近年來,出國讀書人越來越多了;而絕大多數是自費留學生,幾乎形成了一股潮流。請看近年來我國出國留學人員情況表:

年份

出國人數(萬人)

回國人數(萬人)

 

自費

國家公派

單位公派

總計

自費

國家公派

單位公派

總計

2011

31.48

1.28

1.21

33.97

16.92

0.93

0.77

18.62

2010

 

 

 

28.47

 

 

 

13.48

2009

21.01

1.2

0.72

22.93

9.18

0.92

0.73

10.83

2008

16.16

1.14

0.68

17.98

5.68

0.75

0.5

6.93

2007

12.9

0.8853

0.6957

14.4

3.6

0.4302

0.4211

4.4

2006

12.07

0.5580

0.7542

13.38

3.34

0.3716

0.5267

4.24

2005

10.65

0.3979

0.8078

11.85

2.72

0.3008

0.4770

3.50

2004

10.43

0.3502

0.6858

11.46

1.84

0.2761

0.3965

2.51

2003

10.92

0.3002

0.5144

11.73

1.32

0.2638

0.4292

2.01

  三、很支持獲獎學金及公派出國留學及優秀中學生自費留學

  對於能獲得對方獎學金的同學,我是非常支持其出國留學的。特別是世界上一些一流大學如美國的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普林斯頓大學、耶魯大學、斯坦福大學 等等;英國的劍橋大學、牛津大學,澳大利亞的悉尼大學,日本的東京大學等等,如果獲得獎學金,哪怕是部分獎學金,也很好,也堅定地支持出國留學。外國人很 精,對於資助是挑之又挑的。

  中國在很多方麵至今是落後於世界先進水平的,無論文理、工、醫科,很多方麵都有遠遠落後於美、歐、日等國家的。尤其是數理化、生物、醫學等等。應該努力學習之。

  還有一些優秀的中學生自費留學,如上海四大名中學中的複旦大學附屬中學高中部就有相當一部分同學選擇了出國留學,他們讀完中學就可以直接考入很多國外的名牌大學;這也是值得的。

  總之,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四、強烈反對輕率地自費出國留學,而現在已形成了一股很不好的潮流

  輕率地自費出國弊大於利,並且是弊極大,利極小;為害很大。主要原因是 :自費出國留學基本上是“燒錢”,要花費家庭的全部或大部存款,對於大部分中國家庭來說;自費出國的開銷是巨大的,幾乎是天文數字。

         請看由哈爾濱《家》報2012年8月8日王宇昂、董琳的文章《各國留學費用大盤點》一文披露:

(1)       去美國留學一年約需20萬元(人民幣),讀私立學校還應多出5-10萬元;完成本科加碩士學曆共需200萬元。(僅房租:紐約為1000-2000美元;底特律為900美元,加州為800美元,匯率1美元=6.37元人民幣)

(2)       英國留學攻讀本科加碩士共需130-150萬元人民幣。在中學階段,每年學費2-3萬英鎊;本科、碩士每年1萬英鎊。攻讀碩士學位一年,學費0.9-1.1萬英鎊;醫科0.8-2萬英鎊;MBA每年1.5-2.5萬英鎊。

(3)       去澳洲,5年本科花費約100萬人民幣(一年至少25萬元);這個預算的前提是自己做飯、省吃儉用以及和別人合租住房。(匯率:1澳元=6.73元人民幣)

(4)       去加拿大,本科4年需50-100萬元人民幣,加上碩士兩年需20-30萬元,一共要花70-100萬元。(匯率:1加元=6.358元人民幣)

(5)       去日本留學,本科留學每年需要10萬元,高中和碩士費用更高,從高中到碩士,需要110-120萬元人民幣。(匯率:1日元=0.081元人民幣)[1]

    綜上所述,中國學生自費出國留學的費用少則60-70萬元,多則120-200萬元。這對於中國人口13.5億,居民存款總額36萬億元,人均2.68萬 元存款的一個發展中國家來說,這筆開支實在是太大了。我勸過多位試圖出國的同學及家長,力陳利害關係。指出,100萬元對於一個小康人家可能是全部或大部 分存款。如以這100萬元買5年期國債,利率5.3%-5.5%;年利息5.3-5.5萬元,等於每月4400-4500元,加上該同學在國內大學畢業後 工資3000-4000元,實際月收入可為7400-8500元,還不夠嗎?如果月收入有6000元,則可達到1萬元收入。此外,如果在證券市場投資年化 收益7%(稅前)的企業債產品,繳稅後也有5%-6%,信譽是好的。還有一些非常安全穩妥的類似於固定收益的多數基金,有6.5%-7.5%(不交稅)收 益,則100萬元年收益7.5萬元,月收入6200元;加給畢業後工作的同學,則他的實際收入為9000-12000元,這還不好嗎?

    而且,這100萬本金還在,還可以在很多城市買房子,娶妻結婚,還能產出更多的收益。很多同學的讀書是父母、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省吃儉用、節衣縮食交的學 費,每個同學都希望畢業後反哺父母、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怎麽能為了出國累垮一個家呢?問問內心,可以嗎?最最重要的是這100萬投入以後,90%以上的 人10年20年在國內外工作都收不回這筆投資的,怎麽對得起生我們養我們的長輩呢?把這筆錢花了,如果長輩中有人生大病怎麽辦?買房子結婚怎麽辦?

五、出國留學的文化知識國內即可學到

    如果出國留學可以學到中國學不到的寶貴知識,像錢學森這樣,學習當年的原子彈、氫彈,學習數理化、生物等很多尖端科學,則能多花點錢,父母親、長輩再省吃 儉用,大家也認了。問題是,我們出國大多不是去讀博士,是去讀中學、本科和碩士,所學知識國內全部是可以學得到的。出國學的最多的是數學、英語,數學則花 幾萬元到中國所有大學數學係學習均可學到。英語,花幾萬元在各大學英語係學習、在新東方完全可以學好。

    請注意:一位香港博士生帶妻兒來上海書城玩,發現他們在香港念5年級的兒子看不懂上海4年級的課本,他們驚呆了。中國基礎教育質量不低的。

    那麽,我們為什麽要趕這個洋時髦,何用呢?錢多了,燒了嗎?

    現在,早年出國留學的“光環”已完全消除,很多花盡家裏存款去留學幾年回來的同學,長時間在國內找不到工作。人們稱之為“海待”(海外歸來待業),很多“海待”是非常後悔的。

六、出國留學是“為了去看一看”,成本太昂貴了

    一些同學說,趁著年輕,出去看一看。問題要看掉70-200萬元,這個看一看代價太昂貴了吧。你的父母親能有這麽浪漫去看一看的嗎?

    一些同學說,不出一次國,心裏不甘心。問題是要硬花掉70-200萬元,才了了你的心願,甘心嗎?特別是貧困同學,千萬不要心血來潮,不顧一切,最後苦了父母,並累垮一個家。

七、一些同學說,國內教育不行,特別是考試太多,應試教育難適應

    很多國家也要考試的啊!我去新加坡國立大學教MBA兩次,他們極為嚴格,最後10%的人要淘汰,要留級重讀啊!我當時感到,其實中國的大學還是很輕鬆的。 而在國外,起碼英語、法語、德語、日語這一關很難過,試想在國內用母語中文都學不好的的數理化、文史哲,在國外能用外語學好嗎?其實很多在國外讀書的人感 到很難很累。

    八、中國有很多很多好大學

    中國的亞洲級大學三所,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和複旦大學。還有南京大學、浙江大學、武漢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南開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協和醫科大學、中 國政法大學、北京師大、同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上海財經大學以及各省大學,如中山大學、中山醫科大學等等。全國大學有2138所[2],怎麽會在這裏學不到知識呢?中國改革開放33年,GDP從1979年3624億元上升到47萬億元,是當時的100多倍,出國回來是起了作用的,但是沒有中國自己培養的大學生、研究生,會有今天的中國嗎?總之,強烈反對輕率自費出國,過了幾年,人們終會清醒過來。

  【本周股市:又連跌了五天,又來到了2100點附近。所謂的鑽石底和鑽石底區域一次次麵臨著被打穿、被跌破的現實的危險性(周五在2100點的時候市場傳 聞周末可能會出好消息,以大盤權重股中石油為代表的藍籌股在危急關頭又拉起了股市,但成交量很小,隻有392億,深圳成交量比較大是因為上市了3個新 股)。證監會是明顯地想救市,據說有20多天沒發新股了。但是他不願意明確宣布停發新股半年或者一年這樣的打算或者決定。一是要麵子,不願意違背原來說過 的話:是否發新股與股市漲跌無關。二是國家給它的直接融資的任務很重,如果形勢好轉,它當然還是要繼續發的。

  另外證監會還提出要讓上市公司利潤的30%來分紅,如果做不到這點,就要公開解釋。但是我認為這還是沒有救到點子上,第一,經濟形勢不好了,為什麽一定要 分紅呢?解釋就解釋嘛,又不犯法。第二,幾千萬投資者主要的目標也不是對著分紅來的,如果要為了分紅,大家完全可以去買國債、企業債(現在都有5.5%以 上的稅後收益),還可以買一些非常安全的固定收益分紅的基金(A類),還有人家真的為了分紅,完全可以去買B股和H股,成本低一半,收益漲一倍。人家到股市裏來,還是希望股市能漲,能獲得一些資本利得。

  全世界股市都在漲,美國股市達到了13200點,德國、法國等歐洲股市也在漲,日本股市上了9000點,隻有中國的故事在GDP增速還有7.8%的高位的 情況下,不停地在跌,人們已經跌麻木了,心也冷了。甚至連貴州茅台這樣的股票也不要了,從260多元跌到了220多元,絕望之心令人感慨。特別是深圳,疊創新低,令人不寒而栗,投資者要特別小心謹慎,其實等待也是一種很好的戰略。】



[1]本文數據來自澳際、金吉利、鑫泉、達利通等留學機構的專業留學顧問——原編者按

[2]教育部網站5月7日公布全國高等學校名單。截至2012年4月24日,全國普通高校(不含獨立學院)共計2138所,其中獨立設置民辦普通高校403所;全國成人高校共計348所,其中民辦成人高校1所。

所有跟帖: 

現在從中國到美國來夏令營的孩子,一飛機一飛機的。實地考察,還是比較謹慎的。 -gendaito- 給 gendaito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8/18/2012 postreply 16:55:03

你以為實地考察後,會有人打退糖鼓嗎? 最後還是confirmation bias -勿來三- 給 勿來三 發送悄悄話 勿來三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18/2012 postreply 21:42:04

買國債的廣告,要燒100萬在外國,可要找到本地的工作,就回收了 -6ba6- 給 6ba6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8/18/2012 postreply 17:22:42

中國有很多很多好大學?和人口比起來這些一本大學顯然少得可憐 -xiaoyuzi- 給 xiaoyuzi 發送悄悄話 xiaoyuzi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18/2012 postreply 17:28:18

我是說作者這個“很多很多”是nonsense -xiaoyuzi- 給 xiaoyuzi 發送悄悄話 xiaoyuzi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19/2012 postreply 07:54:02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