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火車站廣場上的綠化帶“石凳”被鋁合金柵欄圈了起來,一些旅客隻有翻過柵欄休息。

等車的旅客依著柵欄席地而坐,若是柵欄能“讓步”將方便旅客休息。

廣州部分立交橋鋪設水泥錐防流浪漢。

新聞鏈接:南昌火車站“石凳”被封死 管理方稱旅客臥躺影響形象

近日,廣州部分立交橋被鋪設水泥錐防流浪漢的事件經媒體報道後在全國引發熱議,8月16日,有網友在微博上反映稱,南昌火車站廣場上的綠化帶“石 凳”本可以給趕車的旅客坐下來休息,如今這些“石凳”全部被鐵欄杆圍了起來,官方的解釋是“旅客在‘石凳’臥躺影響城市形象”。有人質疑:這樣的做法與廣 州立交橋下鋪設水泥錐防流浪漢的行為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刺眼的“水泥錐”所引起的討論剛剛略有平息,“石凳被圍”再一次放大了城市管理中的冷漠與簡單。作為公共管理者,當地政府有一萬個方法去解決流浪漢睡天橋下和火車站旅客休息地這種雞毛蒜皮的公共問題,卻偏偏選擇了澆築水泥錐、圍堵石凳這麽無能又丟人的處理方式。

接連看似“無情”的事件突顯了城市化管理的缺失,隨著城市化的快速推進,城市發展出現了某種程度的異化現象。政府按照自己的體係去維護公共服務,從來沒有征求百姓的意見,城市治理者應更新觀念,堅持以人為本原則。

前不久,北京試點出租自行車,本是方便市民出行的服務措施,卻因為要求租車者必須有北京戶口,而麵臨“地域歧視”的指責,使原本好心的“服務”有些 縮水。西安市“果皮箱內撿廢品將被禁”,支持者稱將改善城市形象,聽到這個消息,生活窘迫的70歲老大娘流淚了。以城市形象為由,把一些人看做是城市的累 贅,城市無疑失去了人文關懷,而沒有人文關懷“底蘊”的城市,有再華麗的外表又有何用,隻是滿足了一下“金玉其外”的虛榮心罷了。

無論何時,對於人類而言,餓了要吃飯,冷了要穿衣,累了要休息,因為在石凳上睡覺就認為是影響了城市的形象,這個簡單的生理需求都被無情的剝奪,看來城市化走的“太快”應該等等他的市民。

我國的城市現在沒有出現像巴西、墨西哥、印度等國家的“貧民窟”現象,但是城市化所帶來的成果也並沒有惠及到每一個在城市中生活的人。如果我們隻是 一味地追求城市光鮮亮麗的外表,對市民揮舞著“禁止”的大棒,那麽這沒有“貧民窟”現象的城市化過程對人們來說又有多少意義呢?(穀秋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