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有了。嗬嗬,加拿大參加夏季奧運會的的基本上都是非職業選手。

來源: 有些話不得不說 2012-07-31 13:51:53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31761 bytes)
回答: 奧運會有非專業選手嗎?FHZM2012-07-31 13:46:15

以下轉貼:

1976年蒙特利爾奧運會後,加拿大人受刺激,因為在本土舉辦的這屆奧運會上,加拿大人竟然一枚金牌也沒有獲得,是曆年舉辦奧運會的國家中成績最差的。這之後,加拿大政府曾對體育增加了投入,在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上,加拿大一舉奪得十枚金牌(不過,當年俄羅斯抵製參加洛杉磯奧運會給加拿大運動員讓出了不少表現的舞台);巴塞羅那奧運會上,加拿大獲得6枚金牌。此後,加拿大對體育的投入再次減少,亞特蘭大和悉尼奧運會上,加拿大代表團的金牌數又回到2枚至3枚的常規狀態。


中國代表團在本屆奧運會上創紀錄地排在獎牌榜第二位,奧運成績僅次於美國,確立所謂「世界體壇第一集團」地位,然而,中國每一枚金牌的代價是無法用錢來衡量的。中國體育總局科研所研究員李力研指出,1988年漢城奧運時體育總局的經費約10億,2000年雪梨奧運時已漲到50億。雅典奧運備戰4年約耗費200億,以中國奪得32麵金牌計,每枚金牌「成本」超過了6億。


在中國,運動員是一項職業,一項近乎殘酷的職業,很多運動員,如跳水、體操等,從七、八歲就開始進行嚴格的訓練,中國跳水隊員田亮的父親在兒子獲得奧運會一金一銅兩塊獎牌後接受采訪說:田亮7歲就進了少體校訓練,8歲半去外地集訓,一去就是一個多月,兒子從小就沒有童年!如果從"少體校”的訓練算起,中國培養一個運動員至少需要七年時間,生活費用和訓練費用、參賽費用全部由國家負擔。中國為優秀運動員配備了最好的設備,以雅典奧運110公尺跨欄金牌得主劉翔為例,中國今年就花費了300萬人民幣為他更換最先進的訓練跑道、器械及欄架,還花巨資購買能比較各國同類好手特性的資料。


這在加拿大是完全不可能出現的,所有金牌的投資如果都要由納稅人貢獻的話,政府就要衡量這枚金牌的昂貴價值到底值不值?


或許已經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加拿大奧委會在雅典奧運會閉幕當天,請求政府立即增撥經費,把每年給每位優秀運動員的訓練經費從13000加幣增加到至少20000加幣。加拿大體育部長830日在為政府體育政策做出辯護時稱今年的體育撥款增加了3000萬加幣,達到1.2億。


加拿大業餘運動員自己籌錢訓練


在加拿大,運動員們和教練員們是憑著自己對某個項目的熱愛而投入訓練的。從一開始到某個俱樂部參加訓練、到教練費用、到今後在國內外參加各種比賽的費用,都由運動員和他們的家長承擔。


在蒙特利爾西島Pointe Claire跳水俱樂部擔任總教練的前中國跳水名將李藝花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這裏的運動員參加跳水完全憑興趣愛好,教練隻是技術指導,不能強迫他們做任何事,如果有孩子不想練了,即使他/她條件特別好,教練往往也隻能望而興歎,因為他們是花的自己的錢,他們有權利選擇自己的生活。


為了能夠賺錢,加拿大運動員會自籌資金參加各地的大獎賽,隻有在大獎賽上取得好成績,才有可能拿到豐厚的獎金,為自己艱苦的訓練增加豐碩的籌碼。當然,如果是成績出色的運動員,會得到讚助商在服裝、器材上的讚助、會得到廣告合約、會得到體育基金會的獎勵,但遠不如美國、澳大利亞、中國等國家的運動員那麽富有。在本屆奧運會上最後贏得自行車女子個追逐賽金牌的加拿大愛德蒙頓選手Lori-Ann Muenzer在帶來的備用輪胎用完後,被迫向法國隊和澳大利亞隊各借了一個輪胎,才得以將決賽參加完。


在本屆奧運會舉行之前,中國政府就決定重獎金牌獲得者二十萬元、銀牌十二萬元、銅牌八萬元;在奧運會舉行之際,香港富豪霍英東承諾向每位獲得金牌的選手贈送8萬美元和一枚一公斤重的純金金牌,銀牌選手也有重獎;各選手所在省市也不甘落後,有的重獎現金,有的重獎房產……奧運歸來後,得獎選手都成了百萬富翁,成了英雄。


而在加拿大,奧運獎牌隻是一種榮譽,隻是報紙上綻開笑臉的那張巨幅照片,隻是運動員、教練員和家庭成員們心裏對多年付出後有了回報的激動,至今還沒有一家企業提出要給加拿大獲獎選手任何獎勵。當這些選手們回到加拿大,沒有國家領導人的接見,沒有到處宴請當嘉賓,他們又要一如既往地投入訓練,繼續著原本的學業和事業,為下一次比賽籌錢、積蓄力量。


加拿大運動員過著普通人的生活


中國隊的運動員在運動隊裏過著如同軍人般的集體生活,從早上六點出操,到全天的訓練,所有生活的焦點隻有一個——練。


加拿大的運動員沒有集體宿舍、沒有隊醫、營養師、心理輔導員,沒有人管理他們每天的作息,他們隻是每天下午從城市的種個角落、各個崗位自覺地趕到訓練場,完成計劃好的任務。


加拿大運動員始終把運動作為自己最大的興趣愛好來從事。比如,在本屆奧運會上獲得女子自行車個人追逐賽冠軍的加拿大選手Lori-Ann Muenzer的職業是銀行職員。

成年運動員為了能夠從事自己喜歡的運動,大多數都是靠打工賺錢來支付自己的訓練和比賽費用。這也使得這些運動員特別珍惜訓練時的每分每秒。


很多加拿大運動員是憑著信念和意誌堅持訓練,他們過著和平常人一樣的生活,打工或者上學,戀愛、結婚、生子。而在中國,運動員戀愛是影響訓練的大忌,中國乒乓球隊在今年年初勸退了四名談戀愛的運動員、中國射擊選手陶璐娜因為戀愛受到教練的批評……為了爭金奪銀,不少運動員和教練員放棄了個人家庭生活、夫妻長期分居、戀人相隔兩地。嚴格的訓練往往適得其反,不少中國運動員在得到奧運金牌後會因為厭倦這種周而複始的"殘酷”生活而早早退役。比如17歲的陸莉、18歲的伏明霞、20歲的陳躍玲、22歲的王軍霞……都是在她們應該出成績的年齡早早離開了運動場。


因為熱愛,加拿大運動員把工作以外的重心放在自己喜愛的項目上,無怨無悔地付出,能夠不斷參加競技、不斷證明自己的實力、不斷享受勝利,是他們參加比賽的最大動力,在本屆參加奧運的加拿大選手中,很多選手年過三十,如38歲的金牌選手Lori-Ann Muenzer37歲的魁北克沙灘排球女將Guylaine Dumont已是一個孩子的媽媽、27歲的Myriam Boileau在受傷一年後成功複出、29歲的Maryse Turcotte是加拿大唯一一名參加奧運會的舉重女選手、32歲的柔道名將Nicolas Gill是第四次參加奧運會……不管他們最終取得了勝利還是遺憾落敗,我們都應該為他們喝彩!


加拿大的體育反映了群眾體育運動水平


如果從人均擁有金牌數量來看,本屆奧運會結束後,加拿大人平均每一千萬人擁有一枚金牌,而在十三億人口的中國,每四千萬人才擁有一枚金牌。在中國,體育是精英體育,而不是大眾體育,2002年時,中國人均擁有體育場館麵積為每人僅0.006平方米,這與中國每年幾百億的精英體育投資相去甚遠。

相反,加拿大政府把大量資金投入到了公共體育設施上,在各個社區裏,有不少免費的遊泳館、網球場、足球場、滑冰館……政府用的是納稅人的錢,所以他們首先要保證滿足大眾的生活需求。加拿大的體育強項也大多反映了加拿大群眾體育運動的開展水平,自行車、遊泳、跳水、柔道、皮劃艇、賽艇、冰球、棒球等等,都是加拿大開展得相當不錯的體育運動項目。

而在金牌大戶的中國,很多奪牌項目都與普通民眾有著比較遠的距離,如皮劃艇、舉重、射擊、射箭、擊劍。在中國,體育,是脫離普通人的帶有欣賞性質的一種競技表演項目,是"金牌至上”的追求。

金牌的多少並不一定象征著國家地位的高低,真正要拚要比的,是經濟、是科技、是教育。國民素質的提高,國民生活質量的提高,比金牌重要十倍百倍。這就是不少國家寧肯在免費教育上下氣力,而不願給金牌多花一個銅板的原因。

加拿大也許沒有收獲豐厚的奧運會獎牌,但是我們不能說加拿大人不熱愛體育,不能說加拿大人不渴望勝利。在沒有政府資助的情況下,運動員們仍能積極堅持長年參加訓練,這是一種彌足珍貴的體育精神,它代表著一名選手對體育的崇高熱愛和追求,加拿大人離奧運並不遠,運動員們的成功不能簡單地用獎牌來衡量。在呼籲加拿大政府為優秀運動員增加資助的同時,也應該為每一位勝利的或是失敗的加拿大運動員鼓勁叫好。

所有跟帖: 

要麽是不能拿牌的,要麽是搞特冷門的。 -FHZM- 給 FHZM 發送悄悄話 FHZM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31/2012 postreply 13:56:38

能夠參加就很開心啊。有些移民過來的乒乓愛好者能有機會和中國頂尖選手打一場,你說值不值? -有些話不得不說- 給 有些話不得不說 發送悄悄話 有些話不得不說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31/2012 postreply 13:58:48

猶如貓戲老鼠,專業和業餘水平差距之大。 -FHZM- 給 FHZM 發送悄悄話 FHZM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31/2012 postreply 14:21:52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