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重的稱呼:華僑,
國籍,雙重國籍!
國籍 猶如祖籍,原籍,籍貫,是一種歸屬感 認同感
多數人 在意 很在乎自己的國籍
國際上 單一國籍,雙重國籍,多國籍 的 都有
中國人 有中國血脈的都可以是中國人 也叫 華人
華僑 僑居中國之外 即海外 的中國人 都是 僑居客 都可以稱作 華僑
但是
《中華人民共和國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曰:
歸僑是指回國定居的華僑。
華僑是指定居在國外的中國公民。
僑眷是指華僑、歸僑在國內的眷屬。
外籍華人:指原是華僑或華人後裔,後已加入或已取得居住國國籍者。
陳嘉庚 孫中山
提起華僑 不能不提起 著名僑領 陳嘉庚先生
嘉庚先生 當年僑居新加坡
但對 中國的抗戰,解放,建國 長期一貫地投入了巨大的心血熱忱和財富
陳嘉庚先生 居新加坡 擁英國國籍,
直至1950年,陳嘉庚回國定居,1957年放棄英國國籍。
1949年5月,陳嘉庚應毛澤東的邀請,回國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議,當年9月,以華僑首席代表身份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10月1日,在天安門城樓參加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
此後,陳嘉庚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央華僑事務委員會委員,華東行政委員會副主席,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主席,第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政協第三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等職務。
1961年8月12日,陳嘉庚病逝於北京,享年87歲。後安葬於福建集美鼇園。
嚴格地說,按照 1980年的 中國國籍法,
1957年陳嘉庚先生放棄英國國籍之後 才成為 所謂的 中國公民
這是對 僑領 華僑 曆史和定義和含義的一個諷刺!
按照 曾經擁有美國國籍的 孫中山先生
也不是中國公民 不是華僑 而是外國人 外籍華人!
1980年9月10日第五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也首次以法律的形式,
確定中國不承認雙重國籍。
外國借鑒與中國利弊
要求承認雙重國籍者認為,基於當年國際政治的需要,
中國不承認雙重國籍有其曆史的合理性,但時代已經變化。
他們同時提到,很多過去不承認雙重國籍的國家,都已經有所改變。
從今年1月1日,韓國國籍法修訂案正式生效,其核心內容是針對海外韓僑、
全球人才等人群,政府有條件允許持有雙重國籍。越南也已經在2009年,
完全承認雙重國籍,據稱已經有350萬的越南歸僑,重新拿到了越南籍。
同樣有著巨大人口的印度,雖然沒有完全承認雙重國籍,
但是卻用了一種變通承認的辦法——“發放海外公民證”。
印度的政策是,隻要不是在與其敵對的巴基斯坦、斯裏蘭卡,
或者孟加拉國,僑民都可以領取。
從2005年開始,印度已經發放了400萬海外公民卡和700萬海外印度裔卡。
“這樣讓印度人才回流很快,1996年時才有7萬人,現在回去了七八十萬人。”
王輝耀說,“中國可以借鑒印度的模式,他們的人才政策是不花錢的。”
今年的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副主任韓方明也向兩會提交了議案,
建議可以參考印度的做法,推行諸如“海外華裔卡”這樣的政策。
而美國的製度是不承認公民加入別國國籍,但也不反對。
如果要放棄美國國籍,其程序異常麻煩和困難。現實中,
隻有一些台灣和香港的官員,為了謀得更高職位才會主動放棄美國國籍。
李遠哲在1994年接任台灣“中研院長”一職時,就是主動放棄了“美國國籍”。
事實上,中國國內掀起恢複雙重國籍的呼聲,主要來自歐美新興移民群體,
那些已經在東南亞生活幾十年的老華僑,則並不要求“雙重國籍”。
王輝耀認為印度的模式可以參考,對於那些不承認雙重國籍,
且又相當敏感的東南亞國家應區別對待,“就像印度那樣,對等承認,
你不承認我的,我也不承認你的。”
而反對者的理由看起來也同樣合理,中國僑聯華僑華人曆史研究所
副研究員程希認為,如果為了尋求人才完全可以用其他通融辦法解決,
不一定非要這種根本性變革,“法律是剛性的,而政策可以隨時調整、
更新,甚至還可以隨時廢除。”
【】
謝謝關注 歡迎討論 反絕謾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