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歸”能否成為“儲備人才”
來源:羊城晚報 曾璿、文茜、黃楠 發表時間:2012-02-26 16:35
回顧中國百年留學史,留學生與中國社會的發展進步緊密相連。很多早期的留學生,都成為中國各領域的開拓者、奠基人,也不乏對國家和民族有卓越貢獻的功勳人物。相比之下,如今的留學生素質則令人感覺“打了折”。
有一種觀點認為,現實社會環境的變化是留學生難以真正學有所成的關鍵原因。第一、第二輪的留學潮(清末以及民國期間),留學生學的大都是基礎學科, 如胡適學的是哲學、錢學森學的是航空工程、錢鍾書在劍橋讀英國文學、竺可楨在哈佛學氣象……這樣的專業放在今天的中國,回國後變成“海帶”的幾率相當大。 因此,現在的留學生多是選擇金融、管理類“實用型”學科,調查顯示,有近六成的“海歸”選擇的是此類專業。
從1978年到2011年,中國用30年時間積累了200多萬名留學(歸國)人才;而下一個30年,這個數字可能累計超過5000萬人,這個龐大的群體,能否對中國社會各方麵的發展真正起到積極作用?
相當多的“海歸”並不以“人才”自居。“海歸”馮大樹目前就職於一家“雅思”培訓學校,談到這一代“海歸”的影響力時,他對記者表示,民國時期能出 去的都是國內的精英,如考取英國庚子賠款的公費留學生,是經過層層選拔、綜合素質都是出類拔萃的。“現在不一樣了,家裏有個幾十萬元就可以送孩子去。而且很多孩子也確實是在國內讀不上好大學,才選擇出國的。” 馮大樹說,留學生沒有了篩選過程,更像是一種自發行為。
中國與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王輝耀認為,這一輪留學潮的影響力以及“海歸”的競爭力,將在約十年後顯現。他認為,在全球化發展的當下,不一定非得“海歸”才能成“儲備人才”。但是,需要從體製上打破一些條條框框,才可能吸引更優秀的人才回國,從而在自己的土壤裏培養“大師”。舉個簡單的例子,胡適28 歲歸國後就擔任了北京大學英文係主任,這在今天恐怕難以想象。
有專家表示,“80後”“海歸”身上集中了新一代留學生的特點———有想法,有主見。盡管他們可能仍需時間和過程以適應國內的職場生活,但這不是邁 不過去的檻。他們擁有良好的外語應用能力,有著國際化的視野和人脈,擁有和不同文化背景人士溝通的能力和更強的創新精神,這才是新一代中國“海歸”的核心競爭力。
學界普遍認同,今天的出國熱和“海歸”潮,在規模、範圍和持續性等方麵,已經超過了世界上任何一個時期、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留學生群體,成為關涉 中國千家萬戶的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和文化現象。不能因為目前“海歸”就業過程中出現了多元化的狀況,就因此貶低留學的價值,更不能因此否定留學的必要性和 重要性。“走出去”對中國來說,現在和將來仍然十分必要。
在國家“十二五”規劃的戰略背景下,國家已製定詳細規劃,將促進留學人員回國創業,鼓勵海外人才以多種形式回國發展。如“千人計劃”已吸引了超過 2000名高層次留學人員回歸。海歸們將迎來一個屬於他們的曆史契機,以其留學深造所帶來的高附加值和核心競爭優勢,參與到國際市場競爭的洪流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