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過無痕:薄熙來還有翻盤可能? ZT

來源: zzwskh 2012-03-17 19:39:07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6194 bytes)

文章來源:多維

薄熙來還有翻盤可能!
那些在幕後決策將薄熙來拿下的人,本以為可以參照楊白冰、王樂泉的模式,或者是陳希同、陳良宇的模式,輕鬆了結此案,既達到排除體製內分肥阻力的目的,自己又不用惹一身騷。令他們沒想到的是,局勢的發展超出了他們的預計,脫出了他們的掌控。所謂王樂泉、陳希同、陳良宇模式,大同小異,就是在拿住對方痛腳後,或者舉而不落、或者高舉輕落,以迫使對方就範,使之或甘於賦閑,或同意以較小罪名接受懲罰,從而不至於在走投無路下,拚個魚死網破。這種模式成功的前提,是對方必須“攝於專政的威力”,自知罪孽深重,因而同意保持沉默,以獲取較輕的處置。

海內外在分析“薄熙來為什麽倒下”時,有性格原因、言行出格原因、要胡錦濤到重慶原因、黃奇帆透露王立軍事件消息原因······等多種說法,種種猜測,不是隔靴搔癢,就是瞎子摸象。“為什麽要搞倒薄熙來”從來就不是一個問題,“為什麽能搞倒薄熙來”才是“薄熙來為什麽倒下”的關鍵。一直就有人要對付薄熙來,而且代表了中國最大的幾股勢力。不需要前列的任何一個“原因”,僅僅憑著薄熙來倡導的真正以民生為核心的政治路線,憑著他所高擎的“反腐、打黑”大旗,憑著他對特殊利益集團潛在的威脅,大部分既得利益者就已恨不得“滅此朝食”。薄熙來一天不倒,他們就須戰戰兢兢一日。因此,即使在薄熙來風頭最勁、與其他派係貌似關係最和諧之時,“搞掉薄熙來”的聲音和嚐試,也一直沒有停歇,而且是體製內外、官方民間相互呼應,隻是沒有找到有效的突破口而已。

薄熙來這麽快就倒下,另一個重要原因是他的力量主要來源於理念和民意,是源於下而非源於上,因此,他的力量是與日俱增。想要對付他,可能越早越容易。時間每過去一天,他的力量就壯大一份,其他勢力越難抗衡和壓製。對於這種不斷壯大力量的恐懼,是江、胡能夠迅速達成妥協的重要原因。當然,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發生了王立軍這件事,為“解決薄熙來”提供了良機。政治上沒有永恒的朋友和敵人,任何兩方都既有合作的一麵,又有競爭的一麵,怎麽抉擇,取決於具體的情勢。能夠最小難度地拿下一個有潛在危險的對手,同時各派係的蛋糕也都能因此而擴大,何樂而不為?做出這種選擇不再需要其他任何的理由,如果“出事”的不是薄係,而是江、胡兩係之一,其他派係下手時也絕對不會遲疑。

既然江、胡二係能達成妥協,下決心拿掉薄熙來,無疑已通過王立軍握有了薄的痛腳;而薄熙來也毫無疑問是有能力實現一定程度魚死網破的人。因此,以手中掌握的證據,逼迫薄保持沉默,就這樣甘於閑置,直到挨過十八大,這應該是江、胡初步協議的內容,當然,不排除雙方各自還另有其他後手。以沉默換取閑置或虛職,我相信薄熙來也許能夠接受,畢竟形勢已經如此,王立軍確實將薄熙來帶入窘境。但問題在於,人民不答應,支持薄熙來的民眾不答應。薄熙來去職的消息公布後,網絡上出人意料的激烈反應,民間蠢蠢欲動的滾滾人心,司馬南、孔慶東震撼人心的悲壯與激越......對於這一切,相信始作俑者事先沒有料到。這還隻是浮在水麵上的部分,水麵之下,不知還有多少暗流在洶湧、激蕩。薄熙來事件點燃了一座火山,巨大、熾烈的火焰隨時可能噴薄而出。這就是處理有民意基礎的政治領袖與處置庸俗官員的區別。對後者,民眾隻會觀望;對前者,民眾必定參與——幾十年過去了,終於等到一個薄熙來,他是許多人心中希望和理想的唯一寄托。

薄熙來倒下後,雖然特殊利益集團和右翼陣營歡呼“一舉粉碎四人幫”式的“偉大勝利”,但事實上,與今日情勢最可類比的,還是當年胡耀邦去世後的64運動之前夕。對薄的處理,引發了民眾類似當年對胡、趙的寄托和激情。諷刺的是,官方和民間各自所代表的理念和旗幟,在今天正好翻了個邊,由“官左民右”變成了“官右民左”。當年遭屠戮的理念,今天正在舉起屠刀,卻似乎已經沒有了揮舞下去的力量。更諷刺的是,當年被鎮壓的那些人、那種勢力,當看到今天民眾的反抗,看到挺身而出不畏強權的英雄時,目光中隻有冷笑,口中更斥之為“小醜”。這充分證明,許多“自由派”口中的所謂“政府要聽取民意”,指的其實隻是要聽取他們這部分人的意見,而種種反對他們的意見,從來就不在“民意”之列,不管得到了多少人的認同和堅持;所謂“民主”,也無疑就是要讓他們這部分“民”來做“主”;所謂“法治”,就是要製訂能夠充分保障他們這些人非法利益和特權的“法”,以“治”住反對他們的力量......怪不得海內外許多民主人士還批評溫家寶的政治改革主張“空洞、不具體”,大概是指沒有“具體”到必須由他們來掌權吧?其實,他們不知道的是,溫所要的“政改”也很“具體”,甚至在某種意義上比他們還“具體”,因為目標更明確,那就是劍指十八大——要不然,為什麽他偏偏在此時此刻、不早不晚蹦出來折騰?

民意不能接受薄熙來去職的不明不白,他們至少需要一個說法。如果隻是“用人失察”,全國每天出那麽多事,需要多少“用人”者“認真反思”?恐怕全部官員“不再兼任”也不夠。溫家寶自己不也說:“作為國家最高行政機關的負責人,對於我在任職期間中國經濟和社會發生的問題,我都負有責任。”——既然這樣,那是不是溫也該“認真反思”?是不是他也應“不再兼任”國務院總理的職務,而不隻是“感到歉疚”?還有其他人呢?

民意的爆發出乎幕後決策者的意料,也使其陷入兩難:不明不白地閑置薄熙來,民眾不答應;公布薄熙來的某項“罪名”,以薄之剛烈,薄也決不會答應,哪怕隻是較輕“罪名”,薄熙來多半也情願選擇兩敗俱傷、同歸於盡。在進退兩難下,操作者隻能施展“拖字訣”。而拖得越久,民意積蓄的力量越強大,對爆發的準備越充分;江、胡兩係之間的裂痕也越多,短暫的妥協和同盟越脆弱。到那個時候,或許薄熙來一事就會出現翻盤、甚至是反轉的機會。

在行動之前,幕後決策者雖然想到了拿下薄熙來必然激起波瀾,民眾必然會有所反彈。但考慮到現在已是最好時機,難度、風險和代價都最小;蓄力時間越長,薄熙來越不可戰勝。因此,“能做的事情絕不拖延”。事實證明,他們低估了“人民的覺醒”。近20年的中國,民眾力量一直在積蓄,隻是此前沒有出現一個像當年64一樣,可以凝聚和爆發這種力量的機會。現在,是胡溫一手創造了這樣的機會。今天的中國,官方行使暴力時受到的限製已越來越多,與64時期、更與“粉碎四人幫”時期已不可同日而語,人們開始懷疑,它對內是否還有大規模動用武力的能力,尤其是當對方的正義性已經得到廣泛傳播、已經深入人心時。在這樣一種脆弱的土壤上,任何可能激起民意強烈反彈的舉措,出台都必須慎之又慎。否則,一旦局勢燎原,“茉莉花革命”確實有可能在中國爆發,隻不過顏色將是紅的;走上街頭的,將不是西方普世價值的信眾,而是那些被剝奪最多、最一無所有隻剩下鐐銬,從而最無所畏懼的人。

【多維新聞】本文網址:http://forum.dwnews.com/threadshow.php?tid=926082

所有跟帖: 

可能性很大。 阿鬥心酸了,:( -xinhua- 給 xinhua 發送悄悄話 xinhua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17/2012 postreply 19:46:24

薄作為一個勢力和模式存在, 對中國是有好處的。推廣到全國估計他也沒有那個能耐, -xinhua- 給 xinhua 發送悄悄話 xinhua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17/2012 postreply 21:41:37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