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為了跟上篇對應,標題黨一回:)。其實經曆不全狗血,也有光明麵~。
我發現吧,無論從國內搬到國外還是從國外搬到國內,都會遇到同樣的問題,融入當地主流社會。
那些回國前想著自己有多少多少同學可以托關係,或者讓他們陪你玩的人,這個念頭就歇歇吧。老同學在你回去度假時陪你吃頓飯風光一下有可能,等你真常駐了,沒人有功夫陪你。你跟他們的聯係一斷就是幾年,人家已經有了新的社交圈,憑什麽你一回去就帶你玩啊?再說各自的生活經曆不同,距離價值觀已經拉開了,其中的溝壑很難快速填補。所以最明智的做法是結交跟你在同一層次的新朋友。
在南北方都深刻居住過之後,發現前人總結出的北方人更豪爽熱情的結論確實是真理。在北京認識新朋友更快。新公寓沒住多久就在小區認識幾個鄰居,來往頻繁。工作中的大老板二老板都特豪爽大方,時常帶著一起飯局活動。最值得記憶的是去年春天認識了幾個誌趣相投,喜歡跳舞唱歌的女生,我們組織了一個 “175club” 。主要活動是周四晚上girls night out去泡吧跳舞,平時沒事湊一起喝咖啡染指甲。好玩的事情太多說不過來。
下邊重點說說我在上海結交女性友人的經曆。男性友人的事就不提了啊,桃花一朵一朵接一朵,太易。 lol。
當我決定該不該搬到上海的時候著實糾結了很久,主要concerns之一是北京朋友圈已經成熟,狠是放不下。一個北京的造型師朋友自告奮勇介紹他在上海的朋友給我認識,以後讓她們帶我玩。
有次我飛到上海看房探路,造型師同行並約幾個人一起吃飯。其中有他要介紹給我認識的上海囡,長相中等,打扮精致。
酒席過半,我說我正在考慮要不要搬到上海。你們覺得這裏生活怎麽樣啊?
上海囡馬上說:“哎呀背井離鄉的幹嘛呀,別來了別來了。”
話音還沒落呢,造型師說,“哎?我也想換個環境,幹脆跟小又一起搬來得了。“
上海囡轉身就靠過去了,語帶嬌甜:“來吧來吧~~,上海就缺你這樣的人才~~~”
姐當時就石化了!!
“你是有多重色輕友,缺乏異性關愛呀?我來是搶了你的地盤還是你男盆友? 你這兩麵三刀的是要鬧哪樣啊?”
好在以上幾句天涯體隻飛快在腦中閃過沒有脫口而出。姐現在成熟了,姐已經學會微笑麵對充滿挑釁的人生了。姐沒說話,姐隻是淡定的注視她那張開始顯得不那麽漂亮的臉。
你不讓我來我偏來,我相貌端莊基本社會道德觀正常,還怕到了新地方交不到朋友?
搬到新家第一件事是美國規矩,拿點甜食兒拜訪左鄰右舍。不會做蛋糕就買了好多甜甜圈,一盒六個那種,樓上樓下送給幾個看著還算順眼的女鄰居。兩個星期後才接到一個鄰居回訪,和一盒紙疊的丹頂鶴,該鄰居是日本友人。其他人沒有動靜。
好吧,上帝告訴我們要堅持付出不求回報。我繼續鄰居外交,電梯見麵我都主動微笑,去太湖吃大閘蟹不忘記到山上采了很多橙子,一兜兜帶回家發放,包括大堂警衛。警衛後來對我老好,叫出租收快遞傳個信啥的熱情有加。
其他人還是沒動靜。
我的鄰居外交節節失敗。兩個月沒交到新朋友,我的人生很失常啊有木有?!
直到在一次派對上認識了小雙我的狗血交友經曆才告終結。
小雙長得很耐看有氣質,身材也不錯。最關鍵是她很會穿衣打扮,而且心態好,我倆出去我不會為了照顧對方感受故意穿得普通點,可以盡興把漂亮衣服拿出來秀。我倆在一起各種有話題,嘰嘰喳喳聊不完。
通過小雙我又認識了小木和小森,為了延續北京的輝煌我號召組織了“175club上海分部”,又名“出水芙蓉”俱樂部,意為隻跳舞唱歌純娛樂,出汙泥而不染。名字當然是我起的誰叫我老那麽多創意。 LOL
約著去跳舞前跟小雙之間的電話通常是這樣的:
“哎,你一會穿啥?”
“我今天低調點牛仔褲。”
“那我也穿牛仔褲。”
“我今天懶了不吹頭發了,盤個頭吧。”
”吹個浪漫大卷吧,要不我一會兒過去幫你?“
“別忘了帶個小手袋哦,大包存起來,手袋裝零錢手機。”
“正好用上我那兩個小銀包,咱倆一人一個,你不用帶了!”
。。。。
你們看著會覺得瑣碎,我們通話的時候感覺好溫馨~~。每個人都需要這種你不用有任何顧慮,隨時拿起電話哪怕沒事貧幾句都不會嫌棄你的朋友。 感謝小雙做我在新城市的閨蜜~,我的新生活因為這些朋友(包括一些爛桃花,這裏就不點名了。lol) 變得充實飽滿,多姿多彩。
趁休息出去喝了一杯珍珠奶茶,omg! 同學們,珍珠奶茶15塊一杯了!不過沒影響我的心情,還是歪瑞歪瑞海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