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創收購美國銀行的林春平被揭露很可能是巨騙

來源: wxcfgh85 2012-03-05 04:37:40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8774 bytes)

走訪:林姓華商收購美國銀行疑為巨騙

2012年03月05日
中國證券網

一年幾十億產值不合常理

“新匯豐”注冊的Entity Type(實體類型)是GENERAL(普通)公司,並非BANK(銀行)。

若問年後最紅的人物是誰,有兩個林姓人不可不提:球員林書豪和溫州商人林春平。不同的是,林書豪的傳奇是球場上打出來的,而林春平收購美國的“大西洋(600558)銀行”卻疑點重重。

1月20日,農曆年前三天,林春平收購事件最先由浙江媒體披露,年後,數十家媒體跟進。讓他成為新聞人物的核心在於,“第一次有中國人收購美國的銀行”。這被解讀為溫州民間資本在金融業左衝右突十年卻未有結果的一次破冰之旅。

“美國大西洋銀行原由猶太人控股,華人收購了猶太人控製的銀行,這是有史以來的第一次。”這是林春平對自己的評價,但記者調查發現,無論是被收購的美國“大西洋銀行”,還是更名後的“新匯豐銀行”,都難以在聯邦儲蓄保險公司和特拉華州政府網站上查詢到。

A 收購特拉華州“大西洋銀行”?

“美國大西洋銀行原由猶太人控股,華人收購了猶太人控製的銀行,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這是林春平對自己的評價。

消息來源於林春平的自述:去年6月,他從對方開價6億美元,到最後談判至6000萬美元的代價,收購已破產的有著85年曆史的特拉華州美國“大西洋銀行”,11月11日,這家“銀行”改名為新匯豐銀行開始試營業。

不過,在聯邦儲蓄保險公司(FDIC)的官方網站中,記者查到,現有運營銀行裏,沒有一家叫做USA NEW HSBC FEDERATION CONSORTIUM INC。的銀行,連帶“NEW HSBC”字樣的銀行也搜索不到。FDIC是美國國會建立的獨立的聯邦政府機構。在其官方網站上,有其監管下的2000年-2012年間的所有破產銀行名 單,也有現在正在運營的所有銀行名單。美國法律要求國民銀行、聯邦儲備體係會員銀行必須參加存款保險,不是聯邦儲備體係成員的州立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可自 願參加保險。但早在2007年起,新成立的銀行都必須投保。實際上,美國幾乎所有的銀行都參加了保險。

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左小蕾稱,雖然FDIC沒有要求每家銀行向其投保,統計到的破產銀行不能完全保證包含全美破產銀行,但美國絕大部分銀行都會在FDIC入保,因為FDIC是美國唯一一家國家級政府保險機構組織,銀行入保了,客戶才會放心將存款存入銀行。

按照常理,如果林春平去年創辦“新匯豐”並在FDIC入保,FDIC官網上應存在記錄,但記者沒有找到相關記錄。

另外,林春平稱他收購的美國“大西洋銀行”位於特拉華州。在FDIC官網統計列表中,2000年到2012年間破產的銀行,共450多家,其中 銀行名稱含有Atlantic(大西洋)的有三家:一是位於南卡羅來納州查爾斯頓的Atlantic Bank and Trust(大西洋銀行和信托),於2011年6月3日破產,2011年11月2日被First Citizens Bank and Trust Company, Inc收購;二是美國弗吉尼亞州雷斯頓的Greater Atlantic Bank(大西洋銀行),於1989年成立,2009年12月4日由Sonabank收購;三是位於佐治亞州的Atlantic Southern Bank(南大西洋銀行),於2011年5月20日破產,2011年9月14被CertusBank National Association收購。

以上三家被收購的銀行均不在特拉華州,且收購它們的均是美國本土銀行。

為進一步查證“大西洋銀行”,記者在特拉華州政府官方網站上查詢了企業注冊資料。

記者發現,特拉華州帶有“Atlantic”的公司中,有GREATER ATLANTIC CAPITAL TRUST(大西洋資金信托)、GREATER ATLANTIC FINANCIAL CORP(大西洋金融公司)、GREATER ATLANTIC FINANCIAL GROUP, INC(大西洋金融集團)、GREATER ATLANTIC HOLDINGS, INC(大西洋控股公司)等公司。通過付費查詢後發現,帶有“Atlantic”和“Bank”字樣的隻有 “ATLANTIC BANKING CORPORATION”,1978年11月16日注冊,已於1984年3月1日倒閉。

記者向林春平谘詢“大西洋銀行”的詳細情況,林春平稱涉及保密協議,不能透露大西洋銀行的英文名稱等信息。

記者已向特拉華州金融監管機構發出郵件谘詢,截止目前,尚未得到回複。

B “新匯豐”是一家銀行?

為證實“新匯豐”銀行的存在,林春平向記者提供了相關證明材料。

一個是英屬維爾京群島“春平國際金融控股集團”的執照,一個是美國特拉華州注冊處發的證照,一個是銀行內部股票,一個是該州注冊處出具的證明,證明他是這家銀行的老板。

這些材料上的公司全名都是USA NEW HSBC FEDERATION CONSORTIUM INC(直譯是“美國新匯豐聯邦財團股份有限公司”),林春平手指著公司全名對記者說:“你懂不懂英文啊?看看,這是不是新匯豐銀行?”

記者在特拉華州政府網站上查詢到的結果是,“USA NEW HSBC FEDERATION CONSORTIUM INC”(以下簡稱“新匯豐”)確實有注冊,日期是2011年12月8日,這與林春平此前對外講的8月注冊的時間並不吻合。

另外,“新匯豐”注冊的Entity Type(實體類型)是GENERAL(普通)公司,並非BANK(銀行)。記者對比了其它在特拉華州注冊的銀行資料發現,其Entity Type均為BANK。

代理“新匯豐”注冊的公司Agents and Corporations,Inc就此事回複記者:“作為一個注冊代理公司,我們不能夠告訴其他人我們的客戶是做什麽的,而且他們沒必要向我們報告他們做什麽,我們也不會知道客戶注冊公司是用作銀行還是其他機構。”

記者谘詢FDIC,得到的答複是,在美國,如果一家機構注冊的性質是GENERAL,可以做對衝基金等金融投資相關業務,但不能做銀行業務。

湖北英達律師事務所涉外律師黃潤春告訴記者,如果林春平真是收購了大西洋銀行,他要更名成別的銀行的話,隻需變更出資人和股東名稱,不能變更實 體類型BANK,一旦變更了,則不再是銀行性質,而且被收購銀行的注冊日期也不用變更,但林春平的“新匯豐”是在2011年12月8日新注冊的,這與林春 平所說的大西洋銀行有85年曆史並不一致。

記者又谘詢了美國認證協會北京代表處專業人員劉超餘。劉超餘稱,在美國注冊一家普通的公司很容易,但辦銀行需要有政府的審批蓋章才行,可以肯定的是,GENERAL類型的公司不可以從事銀行業務。

記者在特拉華州政府網站上,查到了截至2012年1月1日特拉華州所有的金融機構名單,裏麵也沒有“新匯豐銀行”。

截至目前,林春平也沒有拿出證明“新匯豐”是銀行的審批文件。

一年做數十億的產值?

林春平的高調與溫州人留給外界的形象截然相反,但他並不這麽認為:“我很高調嗎?在沒有這個銀行之前,誰知道我一年做幾十億的產值?”

他號稱一年數十億的產值,但是,在他的寫字樓辦公區,充滿各種不合常理的情況。

寫字樓位於溫州市蘭江路188號B幢4樓,公司員工不到20人。記者連問4個人,對方都說是新進公司不久,不清楚公司業務。

該公司除了財務部有5個人外,市場營銷部 才2個人,且這兩人還兼做人力資源和行政部工作,其中一位劉先生說,他們兩人一年要做幾個億的業務。但 是,記者發現,他們辦公桌上隻是擺放了電腦,文件夾和筆記本都是新的,沒有任何文件,還有幾個辦公桌都是空空如也,沒有辦公的痕跡。劉先生解釋:“現在的 企業運轉模式,已經不是常規的了,人的思維要轉變。”

記者詢問進出口公司營業額一年有多少時,劉先生吞吞吐吐:“嗬嗬,老板沒有講,我們就暫時保密,老板說是多少再說。”

林春平的公司確實多得讓人眼花繚亂。在他的名片上,寫著9個公司的董事長,包括溫州雙頻實業有限公司、溫州春平麗泰米業有限公司、溫州春平商貿 有限公司、溫州中壽進出口有限公司、國內新匯豐聯邦財團、美國新匯豐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英屬維爾群島國際金融控股集團、馬來西亞皇家春平國際有限公司等。

春平集團官方網站還宣稱,集團下轄15家全資和控股子公司。

林春平介紹,雙頻公司生產和銷售皮革,春平商貿做大米和皮革銷售,中壽進出口做皮革和鞋。

為了核實情況,3月1日,記者來到“中國春平集團”網站上顯示的“中國總部”地址--位於溫州興平路28號的雙頻工業園。“溫州雙頻實業有限公 司”幾個字刻在廠房外牆上,門口貼著文具用品方麵的招聘廣告。記者想進廠核實,但被阻攔,門口保安說:“廠區內隻做筆,沒有生產皮革和其它的,工廠大約有 200多個工人。”

記者在“信用浙江”網站查詢到,溫州雙頻實業有限公司2011年3月15日才注冊成立,經營範圍包括文具用品、皮革製品、光學眼鏡、鋼材、機械設備、汽車零配件、電器、房地產業、農業、娛樂業、餐飲業、交通運輸業等約30個行業。

該網站上,“春平商貿公司”沒有注冊記錄。

該網站上,溫州中壽進出口有限公司於2011年3月22日注冊,辦公地點在蘭江路188號B幢4010房寫字樓裏。記者實地查看,該寫字樓前台 牆上刻著“春平控股”標誌,以及“溫州高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溫州春平麗泰科技有限公司”字樣。然而,這兩家公司在“信用浙江”網站都查不到工商注冊 資料。

林春平還介紹,自己在溫州有十多家工廠。

記者希望進廠參觀,幾經要求後,林春平吩咐手下3人開車帶著記者,輾轉1個多小時,來到仙岩鎮名登鞋業廠區。記者詢問這裏的工作人員,他們表示並不認識林春平。

隨後,林春平公司的工作人員又帶記者來到百裏之外平陽鎮的一個大型皮革生產基地--聖雄集團。聖雄皮業公司區域經理蔣招味介紹,雙頻公司一年給他們訂單有六七千萬,占公司10%業務量。

記者提出想看到相關憑證。但蔣招味說,平時他們下訂單都是打電話,不用寫條子,沒有憑證可看。在記者的再次要求之下,蔣招味在電腦裏查找發貨 單,但是,隨機查看3個月發貨單,有兩個月沒有和雙頻公司的業務。另外,這台電腦“工廠銷售業績和客戶累計欠款”2011年6月的統計表上顯示,雙頻皮行 上月欠款31300元,本月提貨金額29.8萬元,累計欠款26萬多元。

與安南的兒子是同學?

和整個辦公區的空蕩有些不同的是,林春平的辦公室擺放著書櫃、茶座、大米、飲料,進門就能聞到一股濃鬱的新家具的味道。

這間辦公室裏擺放著幾張照片,分別是林春平2011年8月和遼寧省某位領導、2012年1月和溫州甌海區人大常委會主任及甌海區委書記的合影。

“我很早就做皮革。我們轉口貿易一年賺幾千萬美元。做皮革的銷售額非常大,一年有20來億,不過,皮革隻有3%-4%的利潤。”林春平說:“我 旗下的大米加工一年能銷售20萬噸,銷售額10來個億左右,銷售在溫州,生產基地在東北。2006年就開始做大米了,做了五六年了。”

但記者查詢工商注冊發現,溫州春平麗泰米業有限公司是2009年12月23日才注冊成立。

記者問及大米生意每年賺多少時,林春平開始吞吞吐吐:“說實在話,我們沒有具體去統計過能賺多少錢,不少,不少,集團產業很多,反正……多多少少都有利潤。”

另外,林春平自稱在非洲投資礦產每年淨賺250萬美元,以及在文萊投資石油賺了大錢。不過,這些經曆難以證實。

林春平還自稱與聯合國前任秘書長安南的兒子一同在新加坡留過學。但據媒體報道,安南兒子畢業於英國一所大學,1995年已在一家瑞士公司工作。

“認識安南的兒子奇怪嗎?人家是大忙人,我們偶爾聯係。”林春平說。

林春平辦公室沒有貼出他與安南兒子的合影。記者提出能否看看,林春平像小孩般嬉笑:“嘿嘿,就不給你看。”

有媒體報道稱,林春平1989年在深圳大學畢業。記者再問及此,林脫口而出,“你搞錯了吧,1989年我沒有在深圳呢”,等記者拿著報紙給他看後,他改口,“哦,1989年那是剛考上去,1990年、1991年在深圳。”

既沒貸款,也沒融資?

當林春平“名震江湖”的時候,溫州本地730804網論壇上,網友提出質疑:“你一個人的創意,為溫州商人的整體商業信用,又一次帶來了不可估量的負麵影響。為什麽一定要出這個名呢?”

在林春平辦公桌堆積的資料中,記者發現有一家網站發來的宣傳資料:錄製一段30-45分鍾的節目,在網上刊登一年,宣傳費用是8.6萬元,林春平笑著說:“你說收費我會去嗎?這麽簡單的道理,我現在需要媒體收費宣傳嗎!免費我還不一定接受呢。”

但是,戲劇性的一幕湊巧發生。記者采訪時,林春平公司的一名財務人員拿過來一份合同請林簽字,說是有人催促付款。記者發現那是一家報社發來的。林春平見記者發覺後,還沒有簽字,就將手中的文件交給財務人員,嗬斥她先出去,待會兒再說。

網友們的疑問在於,林春平製造轟動新聞的目的何在?

記者查證發現,林春平的多家公司均是最近幾年才成立,自2011年後加速宣傳。

在林春平辦公室裏,擺放最多的便是袋裝大米和羅漢果飲料,屋裏掛出的榮譽證書以及在中國春平集團的網站上的資料,均隻涉及這兩類產品。與這兩種產品相關的溫州春平麗泰米業有限公司,2009年12月23日才注冊成立。

今年1月18日,林春平當選為溫州市政協委員。

巧合的是,當前正處於溫州申報“國家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關鍵時期,林春平繞道美國才得以進軍銀行業,暗合了當地對推動金融改革的期望,由此,林春平受到當地官員的讚許。

“溫州人號稱中國的猶太人,現在溫州人把猶太人的銀行買下來了,說明溫州人天然具有金融家的腦子。”今年2月1日,在首屆“世界溫商大會”上,溫州市委領導當著台下1300多名溫商的麵,特意誇讚了林春平。

林春平說,他的構想是以後要把農業做大,“馬上要在溫州投資3個多億,征地一百畝,正在給政府打報告,生產流水線加三五條,全日本的生產線,馬上,馬上。”

與大多數溫州商人的生意經不同的是,林春平說,他幾乎沒有找銀行貸過款,也從來沒有在民間融過資,“我們隨時可以拿出10億來,我最有錢了,還要融什麽資?”

“接下來我要開始做慈善家了,錢這輩子我都花不完。”話末,林春平再次說他很有錢。

溫州商人在美收購銀行成疑 被收購銀行查不到

2012-03-05 網易財經

 

網易財經3月2日訊 耗時兩年談判和完成收購,直至去年11月11日開始試營業,溫州商人林春平收購美國大西洋銀行之事原本悄然進行,其一夜之間揚名天下源於一次非正式的公開表揚。

2012年1月30日,浙江省領導在全省民營經濟萬人大會上脫稿讚譽:“溫州有位企業家林春平,收購了美國銀行,了不起。”

作為首位在海外完成銀行收購的溫州商人,加上正值溫州申報“國家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的關鍵時刻,此事立刻成為業內外一大熱點話題,而此前寂寂無名的林春平也因此聲名鵲起,成為2012年開年以來中國民營經濟領域的風雲人物。

此後的林春平,開始頻頻接待來自各地媒體記者,並反複講述自己的收購過程和發家故事,但對於其收購細節和部分關鍵信息,林春平始終有所保留,甚至美國大西洋銀行的英文全稱也不願公開,理由是“商業機密”。

林春平多次向媒體強調,收購特拉華州美國大西洋銀行隻是一次很平常的商業行為。但網易財經多方調查後發現其中並不“平常”——在美國多個相關官方機 構的數據庫中,林春平所稱的特拉華州的美國大西洋銀行並不存在,而其高調宣揚的新匯豐銀行,在美國特拉華州政府官網的金融機構列表中也全無蹤跡。

溫州商人林春平成功收購美國銀行、曲線實現溫商進軍銀行業的創舉,果是事實嗎?

特拉華州沒有大西洋銀行

林春平公開表示,其在美國特拉華州購買的是一家名為美國大西洋銀行的破產銀行,之後改名新匯豐銀行,並已於2011年11月11日試營業。但在和林春平之後多次接受媒體采訪中,其始終不願提供美國大西洋銀行的英文全稱。

據網易財經了解,美國所有破產的商業銀行,都會在美國聯邦政府管理破產銀行的機構FDIC(聯邦儲蓄保險公司)數據庫中有相關信息記錄,比如破產時 間、規模、收購人、收購時間、所在的州和市、破產銀行名稱等。但經查詢,從2000年10月1日至今,FDIC中沒有發現任何位於特拉華州、含有 Atlantic(大西洋)關鍵詞的銀行記錄。

此外,據林春平自稱,其收購的美國大西洋銀行總部位於特拉華州,並於2009年破產。網易財經據此以“Atlantic”(大西洋)、“Bank” (or “Banking”)(銀行)、“DE”(Delaware 特拉華州的官方縮寫)、“1.2009-12.2009”(破產時間2009年 1-12月,共12項查詢)四個組合關鍵詞查詢FDIC數據庫後,並未發現特拉華州任何破產銀行含有“Atlantic”關鍵詞。

經擴展查詢,網易財經發現一家名稱近似的破產銀行——Atlantic Bank and Trust(大西洋信托銀行),但該銀行並非位於特拉華 州,而是在南卡羅來納州的查爾斯頓市,收購方是First Citizens Bank and Trust Company, Inc.(第一國民銀行 和信托投資公司),完成破產時間是2011年6月3日,被收購時間是2011年11月2日。這和林春平所稱在2011年6月完成對大西洋銀行的收購在時間 和地點上亦不相符。

林春平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其之所以能夠成功抄底有一個重要原因在於2009年的金融危機,“美國銀行業被次貸危機攪得天翻地覆,我當時心想,(機會)可能來了。”

如果將查詢時間擴展至金融危機爆發之後的2009年,網易財經發現在弗吉尼亞州雷斯頓(Reston, Virginia)確有一家大西洋銀行 (Greater Atlantic Bank),其成立於1989年,而且因為破產被收購,破產時間為2009年12月4日,但收購方是 SonaBank,其在納斯達克股票名為SONA。這在收購主體和收購時間等方麵均有出入——林春平之前曾公開表示,其獲知特拉華州美國大西洋銀行破產, 是在2009年年初。

此外,這家銀行的賬麵價值是1040萬美元,有五家分行,存款餘額1.9億美元,與林春平所稱的負債20億美元、開價6億美元、成交價6000萬美元等關鍵信息也相去甚遠。

似是而非的新匯豐銀行

根據2012年3月4日溫州網發布的溫州都市報報道,在受到網民質疑之後,林春平對記者表示,網上所言均不屬實,他已向警方報案,定會追究發帖人的責任。

為證明所言非虛,林春平首次對媒體出示了一份材料,這份材料抬頭寫著“USA NEW HSBC FEDERATION CONSORTIUM INC”(直譯為:美國新匯豐聯合財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NEW HSBC),用以證明NEW HSBC確實是銀行。

但據網易財經調查,即便是這份林春平提交給媒體自證NEW HSBC確實是銀行的文件,亦無法完全證明NEW HSBC的銀行屬性。

2012年3月2日,根據網易財經獲得的一份該公司在特拉華州的注冊證書顯 示,USA NEW HSBC FEDERATION CONSORTIUM INC.是一家代理公司,該公司被授權發行的股份總數為1500股,而且是 無麵值普通投票權股票,公司地址在特拉華州新城堡縣威爾明頓市奧蘭治街1201號600室。

在特拉華州政府網站,網易財經查詢到“NEW HSBC”確實有注冊,其“實體細節”有個標 簽:“THIS IS NOT STATEMETN OF GOOD STANDING”(此非良好信譽聲明),NEW HSBC注冊日期是2011年 12月8日,這與林春平此前宣稱NEW HSBC是2011年8月的注冊時間不符。

在更重要的Entity Type(實體類型)一欄,NEW HSBC的類型是GENERAL(普通),而非BANK(銀行)。而網易財經根據對比後發現,如果是銀行的注冊資料,Entity Type一欄應是“BANK”。

事實上,網易財經通過對特拉華州其他銀行的注冊資料進行反複對比印證後發現,如果NEW HSBC確實是銀行,則全稱中應出現“BANK”或 “BANKING”字樣,但在“USA NEW HSBC FEDERATION CONSORTIUM INC.”中,並沒有“BANK”或 “BANKING”,其“HSBC”是匯豐銀行—— THE HONG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 LIMITED——的縮寫,並非等同於“BANK”。

2012年2月29日,網易財經曾通過相關渠道聯係到NEW HSBC的注冊代理公司Agents and Corporations,Inc.對 方聲稱不能透露NEW HSBC的具體經營範圍。Agents and Corporations,Inc.稱,在提交注冊所需文件時,NEW HSBC 沒有向其提交其經營範圍的文件,“他們沒有這個義務”。

據了解,按照美國《銀行法》,國民銀行、聯邦儲備體係會員銀行和商業銀行,必須加入存款保險體係,各州的州立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可自願參加保險。從2007年起,但凡新成立的銀行(投行除外),都必須投保。

林春平所稱的NEW HSBC是在去年11月11日已試營業,但在FDIC數據庫,網易財經沒找到與NEW HSBC有關的任何記錄。

迄今為止,NEW HSBC的真實身份不僅在銀行屬性上無法證明,甚至是否是金融機構亦存在疑點。在特拉華州州政府官網,網易財經查詢到一份記錄了 截至2012年1月1日為止該州所有的金融機構列表文件,其中並未發現NEW HSBC——雖然其全稱看上去是個金融機構:美國新匯豐聯合財團股份有限公 司(USA NEW HSBC FEDERATION CONSORTIUM INC.)。

所有跟帖: 

前幾天文學城的相關新聞後我就已留言;極度懷疑。跟貼的很多人也是類似意見,因為 -wxcfgh85- 給 wxcfgh85 發送悄悄話 wxcfgh85 的博客首頁 (195 bytes) () 03/05/2012 postreply 04:58:10

sorry, 應是匯豐。 -wxcfgh85- 給 wxcfgh85 發送悄悄話 wxcfgh85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05/2012 postreply 05:10:18

即使真買了也沒啥了不起 -quark愛吃油豆腐- 給 quark愛吃油豆腐 發送悄悄話 (53 bytes) () 03/05/2012 postreply 06:37:34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