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在美國掙紮的中國文藝人

來源: commonsense888 2012-03-04 00:41:27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7511 bytes)

也認識一些這類朋友,經濟上是較困難的,比起他們的才能。有一非常有名的唱京劇的,去賭場發牌。有一專業唱歌的,調侃自己說,在中國除了唱歌,什麽都不用做,在美國,除了唱歌,什麽都要做。還認識一個賣窗簾的,有人講他是某年中央音樂學院的獨一個學小提琴的。都是十幾年前的事了。可能都歸了。

也有成功的。洛杉磯交響樂團就有幾個大陸來的琴手。

下麵是轉貼:

by 海上的雲

在美國的生存線上掙紮的中國文藝人 2012-03-04 01:42:39  

也許以往我接觸的純文藝人有限,對他們的生活隻看到光鮮的那一麵,一直以來也沒有深入了解,可這次回加州,也可能是碰巧,遇到幾位中文文藝人員,跟他們交談之後,便有感而發有話想說。

先說我的一位朋友,這位朋友在灣區很有知名度,很多人包括我都非常地敬佩她,不僅她專業方麵很受歡迎,為人處事也令人尊敬。這樣一位文藝人,以前我們在一起都是談論公事得多,不會太深入談及私事,這次因為我的日程安排方麵的困難,我和她總有時間上的衝突,估計她想跟我解釋清楚,便提到這幾年她十分的辛苦,做一份全工,還兼好幾份半工,所以總在工作與工作之間疲於奔命。即便如此,因為房租一直上漲,她決定買一間小住房,她說的房子價錢令我錯愕,我還真不知道灣區有那麽便宜的房子,估計一定很小,可房子看好,貸款遲遲批不下來,我不知道怎樣能幫助她?跟一位工程師朋友提到矽穀這麽多有錢的工程師和中國人,對這樣一位令很多人尊敬的文藝人才, 卻沒有一個人伸手援助,難道我們不覺得我們這些生活在美國的中國人需要這些文藝人帶給我們的快樂和精神上的享受嗎?

在洛杉磯,見到幾位電視台的采訪人員,提到如今國內的同業人員,他們說收入無法相比,地位就別談了。當然國內的電視采訪人員或記者拿很多的封口費,據說若是采訪有問題的單位或企業,這些單位或企業往往會給記者發封口費,動輒二三十萬人民幣。說到跟美國電視工作人員之間薪金上的差異就更不能提了,至少是他們三倍以上的數字,那還是普通的價格,著名的就是天價了。

而這些在美國從事中文新聞方麵的人員,電視台的新聞主播不過一個月兩千美金的薪水,算一算年薪隻有兩萬多, 還不如一個餐館打工端盤子的侍應生。他們那天來采訪我,這種戶外采訪,一小時電視台付給他們的薪水隻有十塊錢。隻比加州最低小時薪金多兩塊半而已,而他們大多受過高等教育,有的甚至在國內時還有一定的名氣,隻不過苦於英文不過關,隻能從事中文為主的行業,我聽著這些我從來不了解的情況,目瞪口呆!

想起以前讀過一些在國外生活的文人的文章,充滿艱辛生活的磨難和灰暗的世界裏發出的呐喊,以前常歸為作家本身的個性和看世界的角度,現在可以從另一個視角來看,純文人尤其是那種無法與新世界融合又被舊世界隔開的這種純文人,沒有很好的謀生手段,很容易被自己的同胞拿一把,這種屈辱和艱辛真是不足與外人道來。

再談到中文的職業作家這個行業,我不知道今天還有多少從事中文職業作家的人,做到像嚴歌苓那個地步的不談,如果隻是一般般的地步,我真的不知道他們何以為生?都說文學是件奢侈的東西,從莎士比亞到大、 小仲馬再到中國作家協會以前養著的那些老爺作家們,都是不需要為生存擔憂的,如果還在生存線上掙紮,哪有那個閑工夫花前月下、詩詞歌賦、無病呻吟?

這樣一想,不僅為自己有了餓不死的職業沾沾自喜。想起前一陣子還在感歎中年職業女性對職業的雞肋感,其實,職業上的見聞豐富我們的人生,職業所供給我們的經濟條件,使得我們可以好好享受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正如一位電視主持人說的:有多少人能從事自己熱愛的專業?但其實從事一份行業還能擁有一份愛好是幸運的,把愛好變成職業並不是最好的選擇,因為很多時候愛好的樂趣反而減少了。

嗬嗬,話又扯遠了。說回海外的華人應該正視對從事中文文藝業界人員的的待遇,是這些文藝人經常解了我們的鄉愁,也是這些人時不時慰籍我們流浪在異鄉的心,我們跟他們不過是不同的行業不同的分工,為什麽我們可以吃飯,他們就要喝粥?難道我們不應該為這些精神領域裏的建設者們謀的一份應有的尊重和報酬嗎?

所有跟帖: 

別說文藝了,文科也差不多, -europe- 給 europe 發送悄悄話 europe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04/2012 postreply 00:46:17

麵子上過不去,回去會被人笑掉大牙, -europe- 給 europe 發送悄悄話 europe 的博客首頁 (73 bytes) () 03/04/2012 postreply 01:50:41

到美國來,民工最好,可惜美國不讓。 -FHZM- 給 FHZM 發送悄悄話 FHZM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04/2012 postreply 06:08:32

回複:(zt)在美國掙紮的中國文藝人 -Ruoruomom- 給 Ruoruomom 發送悄悄話 (372 bytes) () 03/04/2012 postreply 10:10:25

"給記者發封口費,動輒二三十萬人民幣".在美國收封口費,就永遠都當不成記者了。 -huangshang- 給 huangshang 發送悄悄話 huangshang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04/2012 postreply 15:16:58

美國的新聞業一樣有政治導向,很虛偽。 -plsels- 給 plsels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3/06/2012 postreply 06:34:50

一邊打工,一邊搞藝術的是真正的喜歡藝術。 回國內一看,國內已經很少有真正的藝術家了。 -Okiwoi- 給 Okiwoi 發送悄悄話 (45 bytes) () 03/04/2012 postreply 16:38:45

高. 要幹和藝術無關的工作才是真正的藝術家. -Game2010- 給 Game2010 發送悄悄話 Game2010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06/2012 postreply 10:12:54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