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規戒律贈與他人,把自由留給自己

來源: 趙飛燕 2012-01-19 10:30:15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5723 bytes)

中共早期領導人愛情之八卦 zt

八卦先從老毛講起,老毛第一任妻子楊開慧眾所周知,但毛的初戀情人不是楊開慧,而是有‘長江以南第一才女"之稱的陶斯詠.五四運動前,毛和蔡和森等發起新 民學會,組織法國勤工儉學,蔡和森的妹妹蔡暢邀校友向警予同往,向警予和昔日同窗陶斯詠來到長沙,加入新民學會。陶斯詠,向警予,蔡暢號稱湖南長沙周南女 中三傑.留法期間,向警予嫁給了蔡和森,蔡暢嫁給了李富春.

在新民學會,斯詠很快就為潤之的才華傾倒。陶家當時是湘潭一帶的名門,毛家一破落富農,門戶懸殊。由於陶家父兄極力反對,毛和陶的愛情中途夭折,兩人隻 有"揮手從茲去"。陶斯詠不久後離開長沙去了南京。一段時間內,毛和陶還保持著婚前好友的情誼,老毛21年在上海開完黨的一大後,組織上發了50大洋的返 鄉費,回湖南途中老毛在南京刹了一腳,和老相好"苦情重訴".毛的<<賀新郎.別友>>寫得連絲帶縷地,是老毛詩詞中難得婉約纏 綿的一首,以前史家說是老毛寫給楊開慧的,但現有人考證是毛給陶的情詩。曾經滄海難為水,老毛之後,美女陶斯詠雖不乏追求者,到31年去世時一直單身未 嫁。

老毛在北京和老師的女兒楊開慧相識相愛後,20年兩人回到湖南。老毛那時也算帥哥一枚,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長沙城裏傾慕的姑娘多,開慧心有不安,就給嫂嫂李一純訴說衷腸,李一純穿針引線很快幫小姑子搞定關係, 不久毛和楊成婚。

楊開慧的嫂子李一純又叫李崇英,也從周南女中畢業,是開慧的學姐,嫁給了開慧的哥哥楊開智。開慧和一純姑嫂關係很好,情同姐妹,老毛在井崗山打遊擊時,開慧給老毛信中還念叨李一純:"滬有一純姊,思伊展我懷。能識我衷腸,能別我賢愚”. 可惜那時,李一純已不是開慧的嫂子了。

23年還在北京求學的楊開智,拜托湖南老鄉當時我黨工人運動領導人李立三送妻子李一純回長沙,老鄉老鄉,背後一槍,不料歸途之中,二李盟生愛意,一純沒回 長沙,而是跟立三到安源路礦跟工人兄弟們一起鬧革命去了。後來李一純十分負疚,把妹妹李崇德介紹給楊開智。三年後,立三同誌背後也挨老鄉蔡和森一槍,在蘇 聯留學的李一純和蔡和森在莫斯科相愛同居,李一純再次負疚,把另一妹妹李崇善介紹給了李立三。可能再也沒有妹妹可介紹了,李一純最後跟蔡和森從一而終,蔡 犧牲後也未改嫁。

蔡和森和第一任妻子向警予曾經是誌同道合的模範夫妻,素有"向蔡同盟"一說,是當時很多革命青年羨慕的一對楷模。但革命青年的婚姻光有布爾什維克的理想沒 小布爾喬亞的情調還是不行的。向警予雖是婦女自由和解放的先驅,但同時也擺脫不了傳統禮教思想的束縛,集保守和開放,傳統與激進於一身。向警予在個性上沉 默內向,不苟言笑,20多歲一本正經得像個老太太,同誌們都叫她"革命的老祖母"。當時一位曾和蔡向夫婦住一塊,名叫陳碧蘭的女青年後來在回憶錄說向警予 像一性格古怪的老尼姑,見不得傾向浪漫的她,一付”存天理,滅人欲”理學家架式。

總書記陳獨秀在會議上有時開點葷玩笑,向警予要讓總書記閉嘴,常弄得陳獨秀下不了台.陳獨秀也算思想開放,得兩性關係解放之先風,小姨子都敢娶過來,但也不得不讓著"老祖母"。我黨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家瞿秋白曾說:"向警予是我黨的馬克思主義宋學家"。

如果說向警予像個尼姑,那蔡和森就是苦行僧,一個清教徒式的書呆子。在法國勤工儉學期間,蔡不打工也不上學,無法文基礎的他關起門來"囚首垢麵"借一本中法字典"蠻讀蠻譯"馬克思原著,成為我黨第一個馬列主義理論家。很多馬克思主義基本理念,如階級鬥爭,無產階級專政等老毛都是從蔡和森的來信中首次接觸到的。同蔡和森一起工作多年的張國燾說,和森同誌在工作上艱苦奮鬥是讓人起敬的,作為朋友生活在一起是無比痛苦的,作為一個丈夫在夫妻生活中是不合格的。蔡和森和向警予確乏起碼生活情趣的婚姻,由彭述之的插足而告破裂。

21年建黨初期,彭述之,羅亦農,劉少奇等是第一批被組織送到蘇聯培養的青年,羅亦農和彭述之是留蘇學生黨支部負責人,回國後,彭述之和蔡和森一道負責黨的宣傳工作。和蔡相反,彭個性瀟灑,風趣外向。

25年蔡和森離開上海到北京去了段時間,回來時向警予告訴蔡和森,在他離滬期間,她深深地愛上了彭述之,雖還愛著蔡,但痛苦矛盾而不能自拔,要求離開上海,前往莫斯科學習。在我黨唯一一次解決夫妻矛盾的政治局會議上,同誌們批評了彭述之,然後陳獨秀拍板讓蔡和森和向警予兩人都去了莫斯科。

破鏡難圓,蔡和向在莫斯科還是分手了。本來就體弱多病的蔡更是痛苦不堪,一蹶不振,出於同情,李立三見此讓妻子李一純去護理幫助蔡的生活,日久生情,缺乏愛情雨露的蔡和森竟愛上了李一純.立三同誌這次將心比心,以革命大局為重而成人之美。不過據老托派鄭超麟回憶,還有種說法是李立三看上了李一純妹妹,故意撮合蔡和森和李一純。

蔡向夫婦去莫斯科後,彭述之非常鬱悶,兜裏揣著小酒,常喝的爛醉。同樣需要愛情雨露的彭述之很快就和剛從莫斯科回國的陳碧蘭好上了。陳碧蘭曾一度當過我黨的婦女最高領導,彭述之也曾一度是我黨僅次於陳獨秀的二號人物,但在黨史中不見經傳,這主要是彭述之後來轉為托派,兩夫婦留落海外,從政治舞台上消聲匿跡了。

中學時代的陳碧蘭就學於湖北省立女子師範學校,這學校和湖南周南女中一樣,人才輩出,黨的創始人陳譚秋,李漢俊等常到該校講學,還介紹了武漢黨小組的劉子 通到該校當國文教師。劉子通是留日學生,思想開放,作風前衛,受到廣大女同學們追捧,但這引起其他傳統守舊的老師的忌恨,串通校長準備把劉子通辭推。消息 漏出來了,引起同學們的公憤,後來事情越鬧越大,校長不得不請求督軍派兵來逮捕領頭的徐全直,陳碧蘭,夏之栩,李文宜,楊子烈等幾名同學。這消息又漏了出 來,引起軒然大波,差點導致全省總罷課。最後迫於社會壓力,校長開路。

學潮之後,陳碧蘭,徐全直,楊子烈到了北京準備考大學.兩月後,幾位得知夏之栩和陳譚秋在武漢戀愛的消息,最年長的徐全直茶飯不思,睡臥不安,幾天後對陳 碧蘭說:"他們的年齡不相當,陳潭秋的這種行為是欺侮一個弱女子,我要回去把夏之栩挽救出來”。徐全直回到武漢後,"經過了一些周折,最終成為了陳潭秋的 妻子"。徐全直在31年被捕後死於獄中,陳潭秋43年在新疆被盛世才殺害。

夏之栩被徐大姐從陳大哥手中"挽救"出來,後來嫁給了我黨最早的軍事人才之一顏昌頤.24年顏昌頤到蘇聯紅軍學校學習,回國後在上海和周恩來負責中央軍委 的工作,而夏之栩在北京趙世炎手下工作.一次趙世炎來上海,大家在飯館吃飯,席間有人問顏昌頤"弟妹夏之栩可好",顏昌頤平靜地說"夏之栩現已是世炎的愛人了",大家都驚訝於顏昌頤的大度,趙世炎倒挺不好意思滿麵通紅。

夏之栩和趙世炎婚後育有兩子,趙世炎27年犧牲,趙世炎的妹妹趙君陶的丈夫李碩勳也於31年犧牲。趙家留下三個革命遺孤,由周恩來鄧穎超照顧撫養,三個孩子一個叫趙令超,一個叫趙施格,一個叫李鵬.

陳碧蘭在北京求學時,和北京早期黨員黃日葵相戀。23年為準備去蘇聯,一人離開北京到黨建立的上海大學學習,住在蔡和森向警予家裏。陳碧蘭聲稱住在蔡家很壓抑,向學校教務長瞿秋白述苦。在瞿的安排下,陳碧蘭搬到了上海大學教授施存統家裏,施存統和妻子王一知對陳碧蘭體貼關懷,以兄妹相呼,建立了親密友誼。 陳碧蘭對才華橫溢的瞿秋白也心存感激,更有少女的傾慕,以後陳碧蘭和另外兩名文學女青年丁玲和王劍虹常到瞿的住所,幾位都狂熱地愛著瞿老師,最後瞿選擇了性格孤傲的王劍虹。瞿秋白的弟弟也在追求丁玲,但丁卻說不愛他,仍暗戀愛著瞿秋白.

24年丁玲離開上海到了北京,在痛苦中掙紮的丁玲向胡也頻敞開了愛情大門。胡也頻在31年被殺害。丁玲曆經多次感情糾葛後36年獨身到了延安。丁玲到延安時已是名作家,老毛給丁玲開了盛大的歡迎會,並題詞一首稱讚丁玲"昨日文小姐,今日武將軍"。42年延安整風,康生等想拿丁玲和王實味開刀,老毛發了話:"丁是同誌,王是托派",把丁玲保了下來,可見老毛對這位和楊開慧同樣畢業於湖南周南女中的小老鄉愛憐有加,要不是後來插進來一江青,以後的文藝革命旗手就是丁玲同誌了。

瞿秋白和王劍虹的婚姻很短暫,王劍虹幾月後死於肺炎。英雄無奈是多情,幾個月後的一天,民國日報同時登出三則廣告:一是“沈劍龍和楊之華脫離戀愛關係”, 二是“瞿秋白和楊之華結合戀愛關係”,三是“沈劍龍和瞿秋白結合朋友關係”。楊之華當時是上海大學的學生,沈劍龍的妻子,沈劍龍是我黨元老級黨員沈定一的兒子。沈定一早年加入同盟會,16年後任浙江省議會會長,20年8月和陳獨秀,施存統,邵力子等在上海發起第一個黨小組,21年沈定一回到家鄉打自家土豪 分自家田地,成立了中國第一個農民協會。

楊之華之漂亮,追求者之眾在很多早期領導人的回憶錄中常有提及,沈劍龍也是瀟灑倜儻,兩人原本青梅竹馬。這外人看來的天作之合由於沈劍龍先有了外遇而破裂。沈劍龍不愧風流才子,對瞿楊的愛情很有氣量,對瞿秋白仍是情同老友,對楊之華也是情同兄妹。楊之華後來對人說:"劍龍為人高貴優雅,自己自慚庸俗,配不上他"。沈定一卻沒兒子的氣量,大罵搶了自己兒媳婦的瞿秋白是"拆白黨",後來沈定一脫離中共與此無不關係。

陳碧蘭後來在瞿秋白施存統等大哥的幫助下湊了200元旅費,離開上海去了莫斯科,其中毛澤東大哥還出了20元份子錢。陳碧蘭和另4位女同誌成為第一批留蘇女學生。一到莫斯科,最漂亮的陳碧蘭遭到中國同學們的猛烈追求,陳碧蘭雖在中國已有愛人黃日葵,最後還是被旅莫支部書記羅亦農近水樓台搶得先機,

一年後陳碧蘭回國,羅亦農讓先行回國的同學彭述之工作上照顧陳碧蘭,卻不料這促成了彭和陳的結合。彭述之和陳碧蘭接婚時,蕭楚女調侃梅開三度的陳碧蘭說下次什麽時候再喝她喜酒,把陳羞得無地自容。

陳碧蘭回到上海後第二天,出國前待她如兄長的施存統在旅館找到她,聲情並茂地喊了聲妹妹後就拉著陳碧蘭的手哭訴,說妻子王一知與張太雷熱戀同居後跑了。施存統也是我黨元老級的人物,黨開一大時施存統在日本留學走不開,就派其手下周佛海回來開會,回上海後周佛海騙誘名媛,還被女孩家人告上門來。施存統還是共青團的第一任總書記。聽完施大哥敘述之後,陳小妹勸道:"你是一革命者,黨的創始人,因失戀而神魂顛倒不是革命者的態度。你將來遇著適當的對象時,再戀愛好了。”

不久後施存統就遇到了適當的對象:自己的學生,趙世炎妹妹趙君陶的中學同學鍾複光,施存統和鍾複光接婚後育有一女兩子,小兒子施光南,後成為著名作曲家。

和王一知戀愛時,張太雷也是共青團總書記。27年張太雷在廣州起義中犧牲,王一知從廣州回到上海和劉少奇夫婦同住一起。見孤兒寡母怪可憐的,朝夕相處之中 少奇同誌常常安慰王一知,引起少奇愛人何葆貞誤會,尋短見服毒差一點身亡.之後王一知嫁給龔飲冰,夫婦兩長期從事地下工作,抗戰期間在日占區建立地下秘密電台。龔飲冰手下的幹將李白為電影<<永不消失電波>>李俠原型。

羅亦農從蘇聯回國後,上海中央的同誌們都覺得很尷尬,不知如何開口向羅亦農解釋陳碧蘭和彭述之的關係。一天,瞿秋白把羅亦農和彭述之夫婦三人叫在一起,講了一番大道理後各打50大板,批評了陳碧蘭同誌的水性楊花,講完後讓羅亦農表態,羅亦農說以後不在同誌的愛人中間找愛人了。但不久,羅亦農就和賀昌同誌的愛人諸有倫同居了,賀昌也是我黨早期的軍事人才,參加過南昌起義和廣州起義。賀昌那時在莫斯科學習,知道後沒啃聲,倒是施存統向組織提議:"女同誌要另外 愛一個男同誌,必須先同原來的愛人正式脫離關係"。

諸有倫和羅亦農在上海住了一年,諸就去了莫斯科讀書。當時莫斯科有"倒戈"基地之稱,在"沒有先同原來的愛人正式脫離關係"的前提下,諸有倫在莫斯科"倒 戈”愛上了我黨另一元老邵力子的兒子邵至剛,但諸有倫不幸28年劃船在莫斯科溺死。最後陳碧蘭的同學李文宜嫁給了羅亦農。

28年羅亦農被叛徒霍家新賀治華夫婦出賣被捕犧牲。賀治華為朱德第三任妻子,25年朱德把身懷六甲的賀治華安排在蘇聯,先行回國,賀治華產下一女後在蘇聯 照顧年幼的孩子。賀治華愛慕虛榮,貪圖享受,還嫌咱們朱老總土氣,很快賀治華"倒戈"愛上了從法國前往莫斯科讀書的青年霍家新,並和其結婚。霍家新賀治華 夫婦回國後在上海區委工作。

28年4月的一個早上,一個操流利英語和德語的女人來到上海租界巡捕房,說手上有三百多個共產黨員的名單,隻要答應給她兩張出國護照和5萬美金,就可以把名單全部交出來。為了證明所言不虛,說4月15日上午中共要人羅亦農將與人接頭,要巡捕房去逮捕,逮著人回來再買單。那天和羅亦農接頭的據說是鄧小平,總設計師命大福大,接完頭先走一步,而羅亦農晚走一步被捕,幾天後被殺害。

李文宜知道丈夫被害,向周恩來要手槍,說要親手殺死判徒,總理說你一女同誌,又不會打槍,還是讓男同誌幹這髒活吧。內線確認告密者為霍家新賀治華夫婦後, 李維漢鄧小平安排了鋤奸計劃,由陳賡帶人執行。前陣子熱播的電視劇”人間正道是滄桑”,男主角楊立青在上海負責中共特科,深夜隻身從房頂延繩索而下,破窗而入擊斃叛徒夫妻的情節就取材於此.該電視劇中的愛情故事一波三折:一本正經的老黨員老穆利用工作之便搶了立青的女友瞿霞,痛苦中立青又娶了師母林峨,從側麵真實反映了老一輩革命家曲折的愛情生活.

湖北女子師範學校五位女同學中的最後一位楊子烈沒啥曲折的愛情故事,嫁給了大名鼎鼎的張國燾。張國燾從21年建黨到38年叛黨,幾乎一直都是黨的核心領導人之一,由於政治操守上有叛黨汙點,黨史上的屎盆子能扣的全都扣到了張核心頭上。不過張的個人生活操守還是無懈可擊的。除了在認識楊子烈之前追過劉清揚, 夫妻倆幾十年相濡以沫從未有過花邊新聞. 張國燾31年隻身到鄂豫皖蘇區,在四方麵軍裏一手遮天。後移師川東根據地時,手下曾有紅軍裏唯一的兩個婦女獨立團,麵對幾千紅裝,國燾同誌居然沒動過心, 守身如玉直到36年長征到延安後和楊子烈團聚。在那刀尖舔血,朝不保夕的凶險歲月,和伴侶相隔異地,生死茫茫,既使像老毛那樣在井岡山另築愛巢其實也無可厚非,所以從這點上講,如說"主席也是人"(用總理的紹興口音讀)的話,那國燾就是神了。

劉清揚是五四運動時天津的學運領袖,鄧大姐,周總理當時都在劉大姐的領導之下。劉清揚和張國燾在五四運動時被選為全國學聯的負責人,在全國到處chun聯。那時 還是北大學生的張國燾對劉清揚有過好感,但北大青年教授張申府和劉清揚關係也非同尋常。凡是在大學裏,目睹過男輔導員和男同學爭女同學的同學都不難看出, 國燾同學的敗局是早已注定的。張申府最後和劉清楊去了歐洲。在彭述之陷於和向警予愛情糾葛而痛苦不堪時,張國燾還安慰彭述之並還把這段失戀經曆告述彭,讓他想開點。

這張申府也是我黨曆史上極為傳奇的人物,當過老毛在北大圖書館的頂頭上司,我黨北京,歐洲,廣東,黃浦軍校等支部的發起人或負責人,介紹過張國燾,周恩來,朱德等人入黨,按現代傳銷網絡的概念,現今幾千萬黨員中大半可能都是張申府的下線.張申府後來到黃埔軍校就任政治部主任,不久又推薦周恩來接替該職。 風流瀟灑的張申府是我國性解放的理論先驅,數理哲學研究第一人,邀請過羅素來華,拜見過大數學家希爾伯特,研究過弗洛伊德,翻譯過愛因斯坦理論,一學者的料卻陰錯陽差被曆史推向了政治舞台。

張申府孤傲不羈的性格跟誰都搞不好,在旅歐少共小組頤指氣使,被大家開除。在黃埔看不慣老蔣,離職而去,在上海與陳獨秀張太雷衝撞,憤而脫黨。張申府還領導過129運動,都知道蔣南翔,姚依林等是該運動的學生領袖,其實張申府和其情人孫蓀荃才是幕後"長胡子的人",運動中張申府進了國民黨監獄,比進了美國大使館的方勵之的氣節還是高多了。

張申府本來還算黨外一名人,"我黨的老朋友",但其人生最後在48年來個大轉折。當時共軍在軍事上已勢如破竹,大多數民主人士如牆頭草倒向我黨,張卻"不合時宜"發了篇<<呼籲和平>>的文章,要我黨放下武器坐到談判桌邊。老毛看了文章很生氣,後果很嚴重。隨後鄧大姐給劉大姐說 了,要與張申府劃清界限,劉清揚本來就對風流成性,跟諸多女學生有染的丈夫張申府就有意見,於是登報和其脫離關係,張申府政治生命和愛情生命就此結束,被曆史的灰塵徹底埋沒。解放後張申府作了北京圖書館的研究員,踏踏實實和故紙堆打交道了,幸好總理還念舊情,常常罩著,使其在躲過諸多運動。

"修身齊家"就夠了,老想自不量力地"治國平天下",這是很多中國知識分子的思想誤區。真被命運推向曆史的前台,需要你那身板"鐵肩擔道義"時,才知道自 己不是那塊料,發覺還是躲進小樓"妙手著文章"容易些。要真是達人知命地作學問也就罷了,但"天下為己任"的思想還是很根深蒂固的,忍不住就要出來指點幾 下江山。這張申府也不想想,20多年前你就不跟人家一塊玩了,等人家篳路襤褸槍林彈雨中殺了出來,大功快要告成,哪還輪得到你來指指點點,真以為是"書生 論政,唯負言責"了。這可能是老毛很不屑知識分子的原因吧。

老托派鄭超麟是張申府和周恩來建立的旅歐少共小組中的第一批成員,經大浪淘沙,鄭超麟從革命隊伍裏邊緣化,最終落伍,本文很多八卦都來自鄭的回憶錄。鄭超麟在回憶錄中曾感慨到,早期的革命青年分為兩類,一類學業優異,敏銳活潑,但好高騖遠,性格軟弱,另一類沉著果敢,堅定頑強,表麵上卻愚鈍短淺,易於服從,而前一類最後都是要失敗的.

張申府和毛澤東的命運為這說法作了經典地詮釋。同是26歲,張已是青年中的翹楚,學術有成的北大教授兼圖書館主任,而毛還是一默默無聞八塊月薪的臨時工兼 校外旁聽生,"愚鈍"得把張主任布置書目全抄錯。更有趣是,張申府職業生涯從一位打工崽頭上的圖書館主任起,到30年後,到先前那位打工崽建立的新國家的圖書館研究員止,“終點又回到起點,到現在才發現",這曆史的輪回也太富有戲劇性了。

在我黨早期的革命家中,向張申府這樣起個大早趕個晚集的不少。我黨另一位元老級黨員,南昌起義的創意者和實際運作者譚平山也算其中一位,後來譚平山娶了張申府舊情人孫蓀荃,解放後也混了個民主人士,算是殊途同歸。

當然張申府和老毛還是有共同點,情場上都是勝利者,與綠帽無緣。老毛領時代之風騷,老張也算狹義上的風流半生了。能活才是硬道理,張申府比老毛多活十年,有了撣去身上塵土的機會。

80年代,當幾十年紛紛揚揚的主義,革命,鬥爭,運動塵埃落定後,人們再回頭細看這一切的起點,想起了故紙堆中還在的張申府。當各路學者向他求證以往的種種曆史細節和疑問時,曾被曆史遺忘的老人也記不得多少曆史了。大洋那邊的美國女學者也跑來, 趕著寫 <<Time for Telling Truth is Running Out>>,耄耋老者仍秉性不改繞有興致地談著自己年青時的風流韻事,談自己愛名愛書愛女人,談飲食男女,談食色性也,弄的洋妞也麵紅耳赤。

聽潮漲潮落,看雲卷雲舒,也許那些政治信仰路線主張,都成為細枝末節過眼雲煙在老人心中無足輕重,男女情事才是亙古不變人們永遠熱衷的話題,正所謂青山依就在,幾度夕陽紅,多少八卦事,都付笑談中。

所有跟帖: 

好一部紅派八卦記 -野生動物攝影家- 給 野生動物攝影家 發送悄悄話 野生動物攝影家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19/2012 postreply 10:51:02

老一輩革命家同在國外的留學生,或者在城市的農村打工仔/妹一樣:) -Warsteiner- 給 Warsteiner 發送悄悄話 Warsteiner 的博客首頁 (216 bytes) () 01/19/2012 postreply 10:59:18

like they are saying in Hollywood -野生動物攝影家- 給 野生動物攝影家 發送悄悄話 野生動物攝影家 的博客首頁 (48 bytes) () 01/19/2012 postreply 11:02:05

Well, technically, everyone was/is/will be some kind of "ex" :) -Warsteiner- 給 Warsteiner 發送悄悄話 Warsteiner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19/2012 postreply 11:03:57

the difference is infinite scope vs. small circle :-) -野生動物攝影家- 給 野生動物攝影家 發送悄悄話 野生動物攝影家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19/2012 postreply 11:11:09

OMG,亂轟轟的 -flyfish- 給 flyfish 發送悄悄話 flyfish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19/2012 postreply 11:21:49

革命為了啥? -Icat- 給 Icat 發送悄悄話 Icat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19/2012 postreply 11:30:58

地主的小老婆與女兒?:) -Warsteiner- 給 Warsteiner 發送悄悄話 Warsteiner 的博客首頁 (61 bytes) () 01/19/2012 postreply 11:34:03

別倒 -野生動物攝影家- 給 野生動物攝影家 發送悄悄話 野生動物攝影家 的博客首頁 (35 bytes) () 01/19/2012 postreply 11:35:49

回複:革命為了啥? -flyfish- 給 flyfish 發送悄悄話 flyfish 的博客首頁 (79 bytes) () 01/19/2012 postreply 11:38:47

好玩! 那些"棄鵝"不知道是用來幹啥的?? -pinkdreams- 給 pinkdreams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19/2012 postreply 11:45:27

那些革命密碼我們都不懂,也許專家和電子貓明白;p -flyfish- 給 flyfish 發送悄悄話 flyfish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19/2012 postreply 11:59:25

hehe這隻貓比我這隻貓革命意識強:)。。。 -Icat- 給 Icat 發送悄悄話 Icat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19/2012 postreply 11:46:38

好cute -野生動物攝影家- 給 野生動物攝影家 發送悄悄話 野生動物攝影家 的博客首頁 (32 bytes) () 01/19/2012 postreply 11:47:27

哈哈,太CUTE了.這革命理想也太簡單了點.應該是抱兩個以上哦. -999朵玫瑰- 給 999朵玫瑰 發送悄悄話 999朵玫瑰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19/2012 postreply 19:44:33

革命就是青年男女找個借口在一起幹自己想幹的事 -wadcChinese- 給 wadcChinese 發送悄悄話 wadcChinese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19/2012 postreply 12:37:49

人家是明媒正娶的 -綠野仙蹤sa- 給 綠野仙蹤sa 發送悄悄話 (30 bytes) () 01/19/2012 postreply 15:50:53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