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南翔小籠包
我是個極愛吃包子的人, 聽上去好像我吃過很多包子,其實小的時候沒有太多的機會吃包子,能吃飽飯就不錯了。 我在北方長大,過去一直認為南方人不愛吃包子,後來才知道包子還是南方人做的好吃。 像是南京和杭州的包子就特別的好吃。據說這包子的祖宗是宋朝的第三任皇帝宋真宗趙恒。 趙恒特別喜歡吃包子,有多喜歡啊?我不知道,因為 史書沒有記載。 不過史書記載了另一件事,趙恒的第六個兒子也就是後來的宋仁宗趙禎出生的時候,趙恒皇帝特別高興。看著剛出生的小皇子,皇帝的喜悅溢於言表,當即頒旨:賞賜群臣吃包子。包子從此走出皇宮到了民間,也就是說開封是中國包子的發源地。後來南宋皇帝一路南逃先南京後杭州,其他無所謂包子一定要有,所以南京,杭州的包子做的好吃就不奇怪了。大學畢業後我獨自一人經上海回老家, 上海有家遠近聞名的包子店叫“南翔小籠饅頭”大家別奇怪,她是百分之百的包子鋪,但是她就叫小籠饅頭。 從名字上看她和宋朝沒什麽關係,首先在宋朝以前啊也有有餡的麵食不過他們都叫饅頭(這一點英文就很直接,有餡的都叫Dumpling 當普林),包子的叫法是從宋真宗開始的,另外宋朝時還沒有上海呢。雖說宋朝時沒有上海,不過南翔小籠饅頭的曆史可能比包子長多了。 廢話少說,上海這麽 有名的包子店,看在我這個超級包子迷眼裏,那是什麽都可以不吃,包子一定要吃。 中午時分,我大搖大擺的就走進了城隍廟南翔小籠饅頭店,也許大家不相信,但在幾十年的前大上海,即便是大名鼎鼎的南翔饅頭食客也不多,我上了二樓,沒有櫃台,在樓梯邊的一張桌子後麵坐著一位小姐姐。我直接走上前對小姐姐說,我要買4兩包子。小姐姐問:幾個人。 我: 就我一個。 小姐姐:你知道4兩小籠有多少嗎?我:不知道,不過長這麽大4兩是我吃的最少的。小姐姐:4兩有4屜,每屜有十個,四兩你吃不了。可我超級喜歡吃包子,我還是想要4兩。 小姐姐, 你還是吃二兩把,肯定可以吃飽,省下的錢出門還可以吃個棒冰,然後坐電車去動物園,完了還有餘錢給女朋友買個紅頭繩什麽的, 這多實惠啊,給這是2兩的票。錢是我的,肚子也是我的,吃4兩咋了。不過這上海小姐姐說的太有邏輯,太有道理了。我必須聽啊。二兩包子的確可以吃飽,棒冰也吃了,動物園也去了,紅頭繩嗎,那是太有用了。後來的生活和工作中我發現,上海人總是這麽有邏輯,看似小家子氣的“實惠”其實是生活中的大道理。這也是為什麽自從上海開埠200年來,任何的困難,上海人都可以泰然處之。新冠上海封城已經40多天了,有個頭頂爺爺光環的黃口,毫無節操的指責上海人借新冠搗亂。閉嘴吧, 你不過是在擔心你的既得利益而已。方法對頭,政策對頭,如果有人請上海人民搗亂的話,上海人民一定會回答:“這不實惠啊,我又不是鋼肚,吃不了你那一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