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才流失那麽嚴重,為啥還能發展起來?ZT

來源: 京4 2020-09-08 08:17:33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490669 bytes)

來源: 九邊

這個問題已經困擾我很多年了。 作為一個早熟的年輕人,十幾年前第一次碰上這個問題的時候,有種由衷的寒意,覺得這個國家不會好了。畢竟最頭部的人去了歐美,歐美隻會越來越強,而我們缺乏人才,會不會一直被鎖死在低位上? 那時候這類問題根本無法想清楚,不過生活還得繼續,不然還能咋樣。 這不十幾年過去了,整體形勢比我想象的要好得多,今天又發了個微博,評論區有很多非常不錯的想法,結合我自己的一些想法,寫篇文章,大家也可以在留言區一起討論下。 

1 人才是流動的

之前說過一件事,我們公司的創始大佬說的,他說他剛畢業那會兒,誰特麽想去一個初創小破公司啊,當時大家的夢想是去當公務員,當不上公務員,那就去國企當個正式職工,搞個鐵飯碗。像他這種讀個大學,最後進了個初創公司這事傳出去,給人的感覺就像是逼良為娼。 不過這麽多年過去了,當初進國企的普遍也就那樣,畢竟國企本身需要熬資曆,而且大部分效益不太好,盡管整體比較穩定,他們這些“逼良為娼”的,反而在市場化大潮下風生水起。

把這個邏輯擴散下,大家就能發現到處都是,當初跟著馬道長出來混的“阿裏十八羅漢”,在當時也都屬於進不了體製的二流水平,也就更出不了國了。 再往遠拉一下,史上最奇葩的團隊,應該是劉邦團隊,劉邦團隊起家是他們沛縣流氓團夥,隊伍裏最牛逼的一個是蕭何,蕭何是幹啥的呢?縣城裏管庫房的大爺。還有個任敖,也是他們沛縣7人功臣集團之一,起家之前是個縣城看守所所長。

至於樊噲,殺狗的,逼格非常低。漢朝史書裏為了強行美白,說是劉邦是個流氓,但是呂後家還不錯,呂後嫁給劉邦是因為老丈人慧眼識珠。問題是呂後的妹妹嫁給了屠戶樊噲,也是因為老丈人慧眼識珠?可見呂後家也非常扯淡,正經人誰會把閨女嫁給殺狗的屠戶和街溜子啊。剩下的夏侯嬰和周勃這倆以前一個是出租車司機,另一個是搞喪葬嫁娶吹嗩呐的。 這麽個團隊,在後來的慘烈的搏殺中,一直耗到了最後,隊伍裏每個人都成了一方諸侯。 說這個不是幸存者偏差,事實上大家圍觀一下,大部分成功的團隊都是這樣,往往都是這種二流團隊,在搏殺中前進,在殘酷的競爭中成長,經曆變成經驗,經驗再變成策略和心智,反複迭代,普通人在這個過程中也能爆炸式地迅速成長,猛人會迭代式地成長得更快。 反過來,最牛逼的人才去了穩定的環境,做螺絲釘性質的工作,很快就“螺絲化”了。 早期中國去往海外的人才,基本進入大公司這樣的穩定環境變螺絲或者搞科研了。其實觀察下現在的情況就能看出來,國內最優秀的畢業生,往往也傾向於去大企業上班或者去科研機構,這些機構最容易把人練成螺絲釘。前些年的海外和現在的中國差不多。 當然了,我在這裏不是說不該去大企業,畢竟我自己現在就在大企業混嘛。我是說吧,係統在上升期傷亡大,但是容易湧現英雄,這些英雄的初始條件比較差,但是環境把他們逼成了神。

也就是說“強人”本身是流動的,大學畢業那會兒可能你非常牛逼,但是畢業後多年從事低挑戰低烈度工作,大腦皮層慢慢固化。在所有固化裏,最可怕的其實是“大腦皮層”的固化,人慢慢開始變得保守,不再冒險,不再嚐試任何可能性,否定認識範圍之外的一切。 在係統的穩定狀態,大家更容易找到自己的位置,盡量少去冒險,但是這個過程會消磨人的激情,鎖住人的進取心,最終變得隻在乎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也就是說,環境和個人是一種相互進化的關係,上升期的環境會塑造強人,強人會推動環境進一步上升。這也是為啥看著優秀的人走了,組織隻要還在前進,“前進”本身會塑造強人。 在好的環境裏,高手能持續湧現出來,而且是源源不斷地湧現。 這倒是有點像我們前文講近代史的時候看到的,紅軍早期優秀將領在一輪又一輪殘酷的鬥爭中傷亡極大,比如經常說的黃公略(“萬木霜天紅爛漫,天兵怒氣衝霄漢”,就是毛主席給黃公略寫的,前後總共寫了三首)、王爾卓(他死後,林彪接替了他)、伍中豪、尋淮洲,他們都是我軍裏冉冉升起的將星,都早早就陣亡在了沙場上。
 


但是傷亡了一批,就能頂上來一批,到最後組織挖掘出來了粟裕這樣不世出的奇才。

2

 中國一直都是海選模式

我們以前談過這個話題,全世界的教育體係分成德國模式和英國模式。

德國模式強調的是每個人均勻的受教育權,把所有人都強製塞學校去,大家用同一套教材。

這種模式的毛病就是成本巨大無比,因為既然國家要求每個人都同等接受教育,就對應巨大的教育支出。這種模式整體不太關注學生個性什麽的,強調的是訓練和選拔。有點像部隊,每個人都得達成5公裏23分鍾這個水平,管你行不行,不行也得行,後發國家基本是這種模式。

這種模型認為人生是個大長馬拉鬆,你跑得快耐力強,你就可以脫穎而出。如果耐力實在不行,那也跟著跑幾圈,總比不跑強。

此外還有個英國模式,強調的是“釋放”,也就是說,如果你是天才,很快就會脫穎而出,如果是頭豬,那就像豬一樣圈起來,強調的是個性和自由。這種模式認為人生就像一棟摩天大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位置。你也不用焦慮,做你自己就行了,如果是一頭豬,想做天才也做不了不是?

少一些焦慮,多一些從容。

很明顯,第一種模式適合改善社會整體土壤,後發國家的最愛。尤其適合工業國,這類國家需要大量的有一定科學基礎的人口。

第二種適合培養天才,領先國家比較喜歡。這也跟歐洲古代培養神父的模式有關,歐洲那邊跟大清似的,選幾個腦子好的去學校抓學習,而不是大家一起學。

德國建國非常晚,大清同治九年才完成統一,要奮起直追,他們這種模式對世界影響極大,東亞國家基本是德國模式。

這種模式最大的好處就是如果人口基數大,會選拔天量的優秀人才來,而且源源不斷。

某種程度上講,我國當初頂著巨大的財政壓力采納了德國模式,也為後來的一切打下了基礎,中國年輕人的識字率和科學素養在全世界範圍內算高的。我們旁邊的那個鄰居印度,還有好幾億文盲,具體多少,印度自己也不太知道,有種說法是2.6億,你們隨意感受下。

過去幾十年裏中國培養了巨大的人才庫,畢業後到市場上搏殺,自然會進化出新一批的頂級人才。

而且大家說起來人才,第一反應是科學家,這個就狹隘了,相比較科學家,更重要的是企業家和政治家,如果技術轉變不成市場需要的東西,往往一文不值,前蘇聯一直都有這個問題,而美國這邊經常可以偷來蘇聯的技術然後在市場上賣掉,這時候美國發達的市場就起了大作用。

中國現在在商業和政治層麵並不比西方弱,科技方麵還弱一籌,主要也是中國之前主要的問題不是創新,而是先追趕。就比如你得先吃飽,然後謀求富裕,等錢充足了,再搞點別的,爭取領先什麽的。

中國大概在2008年之後的形勢慢慢好起來,這幾年開始布局未來,從下圖也能看出,我國和美國在科技方麵的投資馬上就要持平了。

 

這也是為啥這幾年越來越多的博士在美國學完後回國發展。

3事情正在起變化

我說一個我的觀察,倒也不一定準,大家可以一起補充下。

早期,也就是上世紀90年代到2010年左右賣掉房子跑到國外的,混的特別好的非常少,大部分開出租車,搞個超市,混得好的搞個施工隊,或者做家庭醫生(台灣同胞多一些),移民中介,房地產經紀人(主要賣給華人),反正海外華人多,需要大量的人相互伺候。

這幾年國內互聯網大爆發,一些腦子好的華人在海外模仿國內搞“野生APP”,比如“野生滴滴”,“野生餓了麽”,這部分人裏有些搞成了,過得還不錯,其他人也就那樣。

 

國外,尤其是北美,有個明顯的優點,就是人少,所以你在國內釣魚經常啥都釣不到,到了那邊一揮杆就能釣到,說不定還沾沾自喜覺得自己有這方麵天賦。環境好的一塌糊塗。

那邊也有個明顯的毛病,就是人少,很多生意沒法做,這也就進一步限製了發財之路。如果大家跟我一樣經常跑海外,就能看到,美國和加拿大以及歐洲那邊,華人女性當超市和商場售貨員的非常非常多。

男性在發達國家做買賣的話,基本停留在中餐館、超市、施工隊,後來把這些行業都給搞內卷了。

聽到最殘酷的一句話說:這些移民的人在國內的時候買東西消費都是不看價格牌的,去了那邊多多少少都摳摳搜搜的。那邊賺錢通道少,遲早坐吃山空,所以大家都得悠著點。

這個過程中通過留學出去的,經常是讀完博士留在美國的,混的基本都不錯,這些人本來就是我國的精英階層,他們在哪都不會太差,但是爬上去的也非常少,有玻璃天花板一說,混到中層的比較多,混到上層的非常少。經常是一眼望到頭的職業生涯。

在2010年之前,出國的人絕大部分還是希望留在國外的,回國的往往是沒法留在國外的。

我去年去法國,認識個妹子,2000年左右北大中文畢業,後來去法國留學,當時寧願待在法國賣香水都不回國,這個工作大概兩三千歐,購買力差不多六七千人民幣吧(不能直接用匯率換算)。

倒也不是要對別人的選擇說三道四,不過一起的那幾個年輕小孩都說如果要是留在法國,必須得比國內的收入高的多的多才行,比如他們在國內兩萬收入,在法國得一萬歐以上才行(法國一萬歐絕對屬於非常高的高薪了),以彌補離開家的痛苦。

在2010年之後,發生了很大的分歧,留學生內部分出來了“回國黨”,他們是堅定要回來的,出去就是為了回來,出去的目的就是鍍金,將來要回國上班,而且這類人越來越多。

自費出國留學的人裏,80%是要回來的。美國那邊的博士回國少一些,我之前不知道在哪看到一個數據,說是80%留在美國了,隻有20%回國,不過整體呈增長趨勢,每年增長20%左右。

更重要的是,國內慢慢地有了承接他們的條件。我以前認識一個美國的生物博士,他跟我說他2004年畢業的時候國內沒有一個能給他工作崗位的公司,隻能去大學,不過那時候大學對這個專業也不是太重視,所以就留在美國製藥公司了。

現在國內的研究條件慢慢開始變好,也有了更多的商業公司能給這些研究型人才接盤,研究經費也越來越充足,這個趨勢非常明了,相信越來越多的人才優先選擇國內。

不過話又說回來,博士相關專業除了少數幾個跟市場匹配外,也就是研究方向正好和公司利益相匹配,就會出現新聞裏上百萬雇傭一個博士去公司搞研發。正常情況下,博士們都得去大學什麽的,以至於現在很多領域是過剩的。

這也是為啥越來越多的博士出去做科普,我跟某科普大V關係不錯,經常開他玩笑,他以前就是中科大少年班的“神童”,後來也不再做科研,去搞科普了。

4

 尾聲

中國以前是追趕態勢,所以對創新要求低一些,有工程師和企業家就足夠了。

今後慢慢還是要往“引領創新”方向發展,創新不是以前那種拍腦瓜靈機一動,而是持續的研發和不斷做技術突破。

我知道那幾個知名的大公司,基本都在高薪雇博士們搞“預研”,也就是技術儲備,今後估計越來越多的大公司也會意識到這一點。隻有大家都開始花錢去投入研發,才會有需求,人才回國才有地方去,不然就算想回國也沒地方去。

中國後續想持續發展,也隻能走這條路,而且擴大研發還有個好處,增加高收入技術工人,我們前文反複說過,有錢人的錢大部分都消費到海外或者在國內買資產了,隻有年入十萬到三十萬這個階層的人才能帶動內需。

這個意義上講,今年被各種卡脖子,長期看來可能不是壞事,至少打消了一部分人的幻想,從學界到企業,今後都得有自力更生的決心和行動。

之前一篇文章裏有句話非常好,今天就用那句話來結尾:

六十多年來,國家就這麽搖搖晃晃、險象環生,但是,就這麽走過來了,就像有一句雞湯文說的:回頭再看,所有的困難,都是獎賞。

也希望再過一些年,我們眼前的困難都是獎賞。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