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青椒工資太低 北航一青椒討薪,一青椒請辭

來源: Twinlight 2018-05-17 06:49:20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30848 bytes)

高校青椒工資太低  北航一青椒討薪,一青椒請辭

來源:學術誌(ID:xueshuzhi001)

綜合整理自:經濟學家圈、三農學術、科技大爆料、天涯社區、知乎等

最近,

幾則朋友圈對話把北航經管學院置於了輿論風口,

先是海外歸來的朱勝豪老師,

發信息為自己討薪,

稱自己2017年三個月的工資未發,

最後被強製搬出了辦公室和住處,

三清畢業的陳葉芬老師也請辭職,抱怨收入低。

北航經管院被置於風口浪尖。

“海龜”朱勝豪老師討薪

據北航網站顯示,

朱勝豪在北航經管學院擔任教授,

於2010年在紐約大學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

2010年6月到2017年8月在新加坡國立大學經濟係工作。

2017年9月加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他在Econometrica, 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 Economic Theory

等國際期刊上發表數篇論文。

朱勝豪是北航在國外聘請的高層次人才。

目前,國內高校人才間的流動已經成為常態,

國外博士回國就業也並不罕見,這本來是兩方情投意合的事,

但是朱勝豪的討薪信揭開了人才流動背後遮羞布,

伴隨著人的流動,還包含待遇、課題、教學等諸多元素的流動。

稍處理不慎,情投意合的美事就會變成牙呲必報的壞事。

以下為朱勝豪老師的公開信:

不過,對於這個事情,

天涯和凱迪網絡論壇上也有不同的認知與觀點,

讓我們兼聽則明吧。

“三清”陳葉芬老師請辭

無獨有偶,

北航經管學院另一位老師陳葉芬,

清華“三清”的本、碩、博,

也在微信朋友圈發文,

陳述收入低,生活壓力大。

《北航老師陳葉芬的訴苦:“每月 6000 難以維持全家生計求離職”?》

不過,信息轉發到朋友圈,

也有不同的聲音反饋,

北航黃海軍副校長提供了更多維度的信息,

也許這才能多角度折射該事件的全貌,

而國內知識界人士聚集的知乎上,

似乎對這個問題也有另外角度的看法,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多從不同發渠道指導更多的信息,

有助於我們最初最優的判斷。

下麵是一位找工作的博士生和一位博導的觀點,

也有一定的代表性。

博士們,你還會去高校嗎?

這從一個角度折射了中國普通高校的收入水平,

北航作為全國最早的全國重點大學,

211/985,雙一流的重點高校

講師在沒有科研項目經費、沒有講課費的情況下,

也就是6000元的收入水平,

在北四環北航門口到中關村一帶

一平米8萬-14萬的房子麵前,

亞曆山大。

現在很多高校也不再提供周轉用房,

剛畢業的青椒們隻能自己在校外租房子,

眾多年輕人一直本科到博士,讀到頭,

進門的時候,還要查你的初始學曆,

還要有海外留學經曆

才拿到這個985高校的進門證,

殊不知,進了門卻發現,還沒有自己教的本科生出門收入高,

《2017年全國高校應屆畢業生平均起薪》調查報告也顯示:

今年全國應屆本科畢業生起薪

平均4854元/月。

突然間發現,超高的門檻和捉襟見肘的收入,

是不是不成正比?

高校青椒好像成為了性價比最低的工作。

問下那些努力考博的朋友們:

你們還要繼續努力去考,去讀博士嗎?當然,現在高校的工作仍然是比較搶手的工作,除了收入之外,高校還能為教師提供比較完備的福利體係、研究學習的條件、解決一線城市戶口以及其他隱形的收益。中國大學的屬於體製內事業單位,老師作為高校聘任的工作人員流動量很小,一方麵保障了教師人員的穩定發展,另一方麵也無形中阻礙了人才流動和個人成長。今年來,在雙一流等政策以及各高校謀發展的情況下,高校人才流動在加快,相應的教師的待遇也在提高。

而那些即將畢業的博士們,高校還會成為就業首選嗎?

所有跟帖: 

嗬嗬, 北京戶口值多少錢? 這幾個明顯是把高校當跳板 -shamrock100- 給 shamrock100 發送悄悄話 shamrock100 的博客首頁 (69 bytes) () 05/17/2018 postreply 11:38:25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