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麵試第一的身份欣然回國 現在要滾蛋了

來源: Twinlight 2018-05-14 08:03:52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49215 bytes)


魔都,985的高校,聽起來比較熱門的專業。12年辭掉第一份工作,以麵試成績第一的
身份欣欣然回國。

  簽個六年非升即走的合同,也沒帶怕的,姐回來就是為了學術理想的呀,13年順利
拿到教育部項目。
可是,不對誒,為什麽我得每周上16-18節課,陷在無休止的備課改作業接待學生裏?
為什麽第一年竟然還算試用期,課時費砍半?為什麽一年到手的工資還不到十萬,比讀
博的獎學金還少?為什麽我跟不實行六年非升即走的同事拿相同的錢,但是承受多得多
的壓力?為什麽領導表示欣賞的方式就是把各種各樣的行政工作,例如兼任科研秘書、
給領導起草章程做PPT等等,都壓在我頭上(PS:還沒錢)(再PS:做了五年後表示補
給我五千塊津貼)?為什麽學院裏大家都在各做各的事,根本找不到人討論研究的問題
?為什麽財務處資產處的流程那麽難跑,就像薛定諤的貓?為什麽職稱評審的政策也像
薛定諤的貓,說變就變,拚的不是成果是人品吧?為什麽我要拿著賣白菜的錢,操著賣
白粉的心?
  我真的後悔了。

  可能學校大領導聽到了我的腹誹和怨念吧,哢嚓一聲,達摩克利斯之劍就揮了下來
,按照六年的線一刀切下來,我,就馬上要滾蛋了。

  我可謝謝你啊,牛校,祝你前程似錦啊,早日實現世界前二十,哦不是,世界前十
強大學的夢想。小人物如我,隻好圓潤地滾粗了。

  嗯,可能我要謝謝它的,是給了我一個魔都戶口,另外,16年開始吃藥治抑鬱症的
錢也基本都靠醫保了。

  沒什麽感情,也沒那麽在乎,所以本來也沒什麽情緒。可是同事比我還激憤,比我
還緊張,每日數問我是否找到下家,真的……很有反作用。今天在微博上噴了一輪“高
校老師又清閑,錢又多,不要太爽”的言論,覺得還挺減壓的。再找個沒人認識我的地
方,繼續吐吐槽減壓。畢竟剛停了藥,不希望這麽快又回去。

  給河裏的外賓們講講怎麽混體製內吧

  體製內體製外都混過,回頭想想,有些事情真是一把辛酸淚。

  體製內,尤其是重點高校這種比較體麵的地方,內部有著盤根錯節的關係。單就招
聘來講,看似公平公開,裏麵也很多門道。本校子弟這種就不說了,其他的如知名大佬
的得意弟子,省市領導打招呼送進來的人等等。此外,不知道是不是我國高校的特色,
有的人看起來年紀跟你差不多,算學術輩分,人家已經是你師娘了。再加上各種曆史淵
源和恩怨,這裏麵的門道別,說是外邊新來的,就是在裏麵的人三年五載都不見得能搞
清楚。門門道道搞不清,輕一點的被擠兌,狠一點的能讓人進鐵床(參見山東大學陳哲
宇)

  先在從宏觀層麵講,國家給高等教育投了這麽多錢,必然要求kpi,現在各個高校
kpi競爭也是很激烈的,為了kpi,可以說是花樣百出;微觀層麵上講,國家投的錢,基
本被各個學術圈的各個山頭瓜分,學術成果的評定,也是大大小小山頭勾兌。所以說,
會混關係抱大腿比單純業務能力要重要得多。因為隻有抱住了大腿,才能接觸到比較好
的資源,別的不說,科研成果掛在重點項目下,發論文容易,評成果也容易,多來幾把
,kpi不就上去了。否則你當個體戶單打獨鬥,那就難多了,尤其樓主這種剛回來的,
基本是兩眼一抹黑。

  混體製大致有幾重境界:純靠自己悟,是一層境界;關鍵時候有人能給你點一下,
又是一層境界;點撥了之後,還能扶一把送一程,又是一層境界;當然最牛的,是全程
保送的那種。那些以為自己能力強,然後任勞任怨賣力氣幹,展現出自己能力,就能獲
得領導青睞的,那是學生思維,圖樣圖森破。為啥,領導可不是糊塗蛋,一波新人過來
,都是什麽門裏,人家心裏一清二楚。背景夠大的,直接可以搞因人設規,因人設崗。
業務能力弱,找大佬帶著唄,第一作者署不了,署個第二第三作者還不行麽。就像樓主
質問的:“為什麽職稱評審的政策也像薛定諤的貓,說變就變?”這都是故事啊,玩的
就是你們這幫傻孩子。牛群那個相聲怎麽說的來著: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不
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過去呢,老實孩子還有編製這個玩意罩著,可以論資排輩慢慢熬,再不濟也能混個
老黃牛之類的稱號。現在編製沒了,不主動抱大腿,搞政治投機,會越來越難混。至於
沒背景的屌絲怎麽混關係,那就五花八門了。地緣學緣這是一層,發展跟領導相同的愛
好,跟領導的夫人混個閨蜜,就算沒師承關係,也強行拜個師父,再狠一點的,認個幹
爹幹媽這又是一層;陪領導唱個歌跳個舞,找個由頭喝個交杯酒,豁得出去的直接奔師
娘的位置去,這又是一層。當然,也許領導看麵相感覺是你個幹大事的,也許領導算了
八字星座血型感覺跟你搭,就直接提拔你了;或者幹脆幾大山頭爭持不下,最後推人畜
無害的出來,這種可能也有。總而言之,體製內獲得升遷,那是個玄學,不奮鬥十有八
九不行,奮鬥不見得有成果。

  最後,國內教育醫療這塊,是鐵了心要學美國,不過最後學下來,總是變味。就像
這個非升即走,說起來各種高大上,實際上是把青椒當臨時工了,六年功夫狠勁榨一通
,然後一腳踢開。

  這些都是老美學術界的常態,歐洲不知道,可能沒那麽赤裸裸

  國內學術界現在幾乎全盤COPY老美,回去不適應的多半在美國沒有經曆過圈子內各
種人事政治鬥爭,還是一腔熱血,書生意氣,經曆了,想通了,就好了。

  當然不是每個人都能想通,老美也有想不通的,圈子裏有個小牛,恃才傲物,向大
牛發展過程中怎麽都拿不到項目,得了抑鬱症,某天把各路大牛和基金委痛批一頓後上
吊而去,害得全美同行捐款給他兩個娃籌大學學費,最後收獲某大牛評語 “老子要像
他那樣想不開,死了好幾回了”

  另,在美15年血淚經驗,混學術圈傍大佬最重要,我們每次換院長,底下一群係主
任和想當係主任的立刻八仙過海,“愛好,閨蜜,師娘”等等套路全有。基本上兩三年
內,院長家小區裏會有N個係主任/教授買房入住,周末跟老大打個球,居委會上扯兩句
,自然就是熟人了。

  說說我在一個211高校非帝都的經曆

  我在美國學術界飄蕩多年,算是在火坑專業,TENURE-TRACKED的位置一直是僧多粥
少,運氣也不好,一直沒有拿到,最後頂著夫人強烈反對的壓力,帶著太太孩子回來了
。到了一個211高校非帝都的學校。當時北上廣成都都有OFFER,而且都是985,直接給教
授的位置,但由於孩子上學問題。就跑到這個211高校,因為孩子上學不發愁了。另外
,關於夫人就業問題,985高校隻答應幫忙,不答應解決。我去的211學校給我三個地方
挑,檔案館,圖書館和一個學院。所以這個也是從了的最大原因之一。可能和樓主不同
,我起點高些,環境競爭不那麽激烈。但回來應該感受都差不多。

  第一是公私在國內很難分開,尤其是QQ和微信,剛回來特別不習慣。感覺隨時被騷
擾。第二是科研和安家,我當時運氣尚可,回來後由於年齡原因,前青沒有,隻是省部
級的人才稱號,解決了好大問題,因為買房和啟動經費都解決了。所以我的感受是名校
出身,有點好文章,比較好混。第三是行政事務,我的感受是年輕老師做點行政是必然
的,剛來,多為大家服務,混個臉熟,但一定要把握好度。我覺得一定不能影響你的科
研。適度拒絕是必須的。但也要和群。第四是適應問題,國內的生活在我看來,可以做
到和國外沒有區別,當然我可能站著說不腰痛,我有自己獨立的辦公室和實驗室,雖然
不大。我基本就是開車上下班,和學生談話,做點行政事務,寫本子和文章,很單純。
樓主或者剛回來的海歸(專題)們以後簽合同要特別小心,我個人其實不是很喜歡年薪製
和考核製,因為國內確實如樓主所說,變化太快,比如今年晉升副教授,需要海外一年
的留學經曆,過一年,可能又取消了,這些非常折磨人。

  另外,我最大的感受是帶學生很累,確實是鬥智鬥勇,孩子們很浮躁,因為學校不
理想,當然我自己選的就要承擔後果,就必須花很多時間自己努力,我經常晚上11:00
還在辦公室寫文章。

  以上,共享一下心得。

  又想起剛回國的時候一些荒謬而可笑的事情了

  當初交了博士論文,獎學金也就停了。於是我找了份半研究性質的工作,等著論文
外審結果,差不多半年以後才正式答辯拿到學位。又過了幾個月,我就應聘回了魔都。
沒有國外的正式教職或者研究職位,也沒有博後經曆,我回來就不算引進人才,走的是
普通應屆生聘用流程。

  9月入職,按理說就從9月開始發工資了。可是學校人事處說,你戶口沒辦好,沒有
社保賬號,我們沒法給你發工資。我問,那辦戶口我還得從北京留學服務中心調檔案什
麽的,需要好幾個月,中間這幾個月的工資以後會補發嗎?人事處的老師看著電腦,眼
睛都沒抬,說不補發,沒這個先例,不能超過合同簽訂的時間往前補發。後來,我在幾
個政府衙門之間來回奔波的路上,終於忍不住哭了一場。

  事情的結果也是很有中國特色,學期快結束的時候,我的戶口終於辦好了,去人事
處交材料的時候,那裏的老師突然說,哎你們今年進來的運氣可好了,上海市人事局改
政策了,你前幾個月的工資可以補發了。積蓄即將告罄的我,對於“做的不是白工”這
件事是感恩戴德的,深感皇恩浩蕩。

  一切都是“薛定諤的貓”啊。

  上海有個浦江人才計劃,專門給留學歸國人員申請的,回國兩年內申請。第一年我
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教育部項目的申請上了,浦江項目沒中;第二年我打算認認真真申
請浦江計劃的時候,突然有個新政策出台——已經拿到學校或省市以上資助的人不能申
請,於是剛拿到教育部項目的我就傻眼了。

  我感覺國內高校對於海外人才,還是傾向於摘果子式的引進。有成果的、有一定地
位的、能帶技術或者資金來的,待遇確實有的談,但是剛畢業的青果子在麵對學校的時
候,真的沒什麽議價空間。

  整個國家都是建立在勞動力高強度上建立的經濟奇跡

  國內不管體製內還是體製外,真正有償加班根本做不到。要麽是白幹,要麽就是富
士康那種搞法,基本工資特別低,逼著你去賺加班費。

  國內現在是小夫妻起早貪黑玩命賺錢,老人要出錢(買房)出力(帶孩子)支持晚
輩,維持住一個平衡。但這個平衡是非常脆弱的,比如老人得了大病,比如小夫妻有一
方失業。

  就這樣,廟堂上還不滿,飯缸整出“六個錢包”理論,要把小年輕祖輩的棺材錢也
算計進來

  自己在美國工業界也混了幾年了,結合自己的經曆說說

  一開始找工作的時候有次麵試,麵試官問我了一個問題:"如果領導給了你很多任
務你做不完怎麽辦"

  我說"加班做啊"

  麵試官說,"你錯了。你應該和領導說你做不完。第一,你做不完工作會耽誤整個
部門的進度。第二,你老加班會讓你burn out. 領導很多時候不一定很了解每個任務需
要的時間,所以你要是做不完一定要和領導說。“

  後來我工作之後一般也盡量把握。比如剛剛入職的時候,有的老員工偶然要我幫忙
。一般小活得話,第一次我都盡量幫了,搞好關係。但是如果有人覺得我好說話的話,
第二次還來找我,我就直接拒絕了,告訴他們如果真的特別需要我幫忙的話,讓他們去
找領導,讓領導同意才行。

  領導要是給我多加任務到完不成的地步,我也直接和領導說我怕完不成影響整體進
度。這樣一般領導也比較注意了,真有緊急情況需要加班的話,發加班費也比較痛快。
有的那種很爛的活,化時間還沒啥功勞的,我偶然幹一下可以,多了我就跟領導說了我
不想幹這活,領導就派給別人了...

  反例就是有的新來的年輕人,從來不說no,結果被領導派了一屁股爛活。

  當然了我這些也談不上經驗,因為自己混得也就一般,mm隨便看看就好

所有跟帖: 

看第一故事,回想南京就是!看到地方上要上爬的,男的出力出錢出卑微,女的省,就光身爬大牛就搞定。且南京有這風氣!無恥啊! -up-down-who- 給 up-down-who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5/15/2018 postreply 08:09:35

就這樣的社會風氣,中國芯能有多大期望值啊? 能出來幾個,很難維持不斷更新,綿綿不斷! -needtime- 給 needtime 發送悄悄話 needtime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15/2018 postreply 12:40:30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