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停止上調全球增速預期 中國經濟今年將增長6.6%

  過去一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接連上調全球經濟增速預期,盡管如今全球經濟擴張持續,但IMF此次並未繼續上調,並認為全球經濟中期仍存在下行風險。

  4月17日21時,IMF最新發布了《世界經濟展望》(WEO),維持全球經濟2018年和2019年分別增長3.9%的預測,與今年1月持平;分別上調美國經濟今明兩年增速預測0.2個百分點至2.9%和2.7%;上調歐元區2018年經濟增速預期0.2個百分點至2.4%,維持2019年2%的增速預期;維持中國經濟今明兩年分別增長6.6%和6.4%的預期。

  IMF認為,去年全球經濟增速上升至3.8%,而今年將實現3.9%的增長,這主要是因為發達經濟體的投資複蘇所驅動,且新興市場和歐元區持續複蘇,大宗商品出口國的經濟狀況隨著商品價格上漲而改善。不過,IMF也預計全球經濟增速可能會在中期下降至3.7%,尤其是當周期性上升動能和美國財政刺激都實現後,發達經濟體的前景可能受到抑製,因為潛在增長率在下降。

  IMF還提及,目前全球融資條件相較於曆史水平仍然寬鬆、通脹壓力不大,這樣的環境容易催生加杠杆的行為,增加金融脆弱性。因此,IMF建議各國應該趁著現在的窗口期增加緩衝墊,應對未來的經濟下行,強化金融韌性以抵禦金融市場的下行風險,並強化國際合作。

  全球經濟擴張持續

  盡管IMF此次並沒有繼續上調增速預期,但全球經濟擴張的態勢並沒有逆轉。

  全球貿易在2017年強勁複蘇,實際增速高達4.9%,主要反映為此前深受商品暴跌打擊的商品出口國開始加大投資力度,發達經濟體也開始加大投資、國內需求逐步上升。在新興市場,中國去年全年的出口勢頭強勁。

  之所以IMF此次再度提升美國增速預期,主要和美國經濟活動強勁以及稅改驅動增長有關。尤其是更低的公司稅可能會刺激投資增速,同時固定資產支出費用化扣除,加快了資本品的扣除速度,並可以直接作為期間費用計入當期損益,使得企業在投資當年即可全額抵稅,減少企業所得稅等相關稅金的支出,緩解企業前期納稅的負擔,為處於發展階段的企業提供更多資金支持,有利於企業淘汰落後的技術設備,加快固定資產投入與研發投入,也有利於為員工漲薪、分派股息等等。

  不過,眾多機構也認為,在經濟擴張周期的晚期采取如此順周期的政策(減稅),可能會導致美國經濟過熱、加速周期見頂,並惡化財政狀況。十年減稅1.5萬億美元的的巨額財政刺激,其“揮霍”程度創1945年以來第三高峰,僅次於兩次嚴重衰退期。

  瑞銀(17.65390.211.23%)證券首席美國經濟學家塞斯(Seth Carpenter)此前對記者表示,稅改的通過將為美國GDP增速貢獻25個基點,他上調了美國2018年增速預期至2.4%。但他也表示,稅改將加劇美國債務負擔,且拉動企業投資支出的程度仍有待觀察。而IMF在1月時同樣提及,稅改可能會在2022年以後對美國經濟形成拖累。

  IMF預計,新興市場中期增速將維持在接近2018~2019年的水平,商品出口國持續複蘇,印度經濟增速的增長可能抵消中國經濟的小幅放緩。

  金融脆弱性上升

  在全球經濟擴張持續的同時,經曆了今年2月的美股閃崩,全球金融市場的脆弱性進一步暴露。

  IMF提及,目前融資條件仍然寬鬆、通脹壓力不大,這樣的環境容易催生加杠杆的行為,增加金融脆弱性。一旦全球融資條件收緊,就會打擊市場信心和增長。尤其是美國稅改等順周期性的政策雖然暫時支持增長,但最終仍會逆轉。其他風險包括內向型的政策,這會傷及全球貿易,加劇地緣政治緊張局勢。

  所幸,目前距離全球央行大幅收緊貨幣政策仍有一段窗口期。2月美國核心PCE物價指數維持在1.6%,歐元區核心通脹率上升至1.1%,而日本則維持在0.4%的水平,仍仍遠遠低於2%的目標。不過,英國是一個例外,其核心通脹率在2月已經觸及2.4%,不過仍低於2017年的水平,由於脫歐導致英鎊暴跌,這也產生了一定的通脹壓力。此外,多數發達經濟體的薪資增速不溫不火,這也減輕了央行加速緊縮的壓力。

  IMF稱,美聯儲預計今年再加息兩次,歐洲央行從今年1月開始將月度購債規模從600億歐元減半至300億歐元,英國央行在去年11月加息50個基點,加拿大在今年1月加息1.25%。幅度仍然溫和。

  盡管2月股市巨震,且3月因中美貿易爭端導致市場劇烈波動,“但資本市場估值仍然高於去年9月,波動率也已經下降,期限結構走好,股市的溢出效應基本可控,公司信用利差也較窄,較去年8月沒有太大的變化。”IMF表示。

  中國收緊影子銀行

  對於中國而言,盡管持續推進去杠杆進程,但此次IMF仍然維持對於今年中國經濟增長6.6%的預測。

  一直以來,IMF始終建議中國控製信貸過快擴張,此次其也肯定了中國抑製影子銀行的舉措。早在今年1月,IMF就認為,中國對於影子銀行的監管利好中長期發展。

  上周公布的數據顯示,3月中國廣義貨幣供應量M2同比增速8.2%,較上月下降0.6%;社會融資規模增量1.33萬億元,同比下降37.22%。

  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告訴記者,國內金融去杠杆和強監管的政策立場依然延續,3月表外融資大幅壓縮2500億元,同比少增超過1萬億元。同期,社融口徑的新增人民幣貸款則下降了140億元,說明表外融資向表內轉移並非易事。表內貸款新增主要體現在短期貸款,而居民和企業中長期貸款同比新增都明顯回落說明以上兩部門在持續去杠杆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