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透明的“透明計算”—張堯學是如何騙取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的

來源: Twinlight 2018-02-08 10:16:04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40422 bytes)

不透明的“透明計算”—張堯學是如何騙取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的

原文
教育部原司長、中南大學現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堯學領銜的“透明計算”課題獲得
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輿論大嘩。多名IT專業人士在網上一麵倒地揭露這個課題低劣、
造假、騙人的實質,這些揭露文章發表在科學網、知乎、新浪博客等處,隨後即被刪除
得幹幹淨淨。財新網在1月17日發了一篇報道《“透明計算”獲大獎引發諸多爭議》,
隨後也被刪除。對這些批評、揭露,張堯學沒有給出任何回應,而這些試圖壓製批評的
刪帖行為,不知是張堯學公關的結果,還是政府部門為遮羞采取的行動。不管怎樣,對
學術爭議隻能以刪帖來回應,其實質如何,已昭然若揭了。

我不是IT專業人士,不想從學術的角度來評價張堯學的成果。我想從別的角度,讓公眾
了解一個被IT專業人士一致評為低劣、造假的課題何以能夠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

我們先來看看張堯學的簡曆:

1976年10月至1978年10月,在湖南澧縣餘家台水電站工作,測繪員;
1978年10月至1982年07月,在陝西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原陝西西北電訊工程學院)電子
工程係學習,獲學士學位;
1982年07月至1983年02月,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國研究生預備班學習;
1983年02月至1983年09月,在大連外國語學院日語培訓班學習;
1983年09月至1990年03月,在日本東北大學碩士生、博士生並獲碩士、博士學位;
1990年03月至1995年07月,在清華大學計算機係任教師、副教授、教授,教研組副主任
;1994年6月任清華大學計算機係副係主任;1995年2月評定為博士研究生導師;
1995年07月至1995年10月,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作訪問教授;
1995年10月至1997年11月,電子部計算機司副司長兼全國電子信息係統推廣辦公室副主
任(掛職);
1997年11月至1999年06月,清華大學計算機係教授、博士生導師;
1999年06月至2000年06月,教育部科學技術司副司長(主持工作);
2000年06月至2001年05月,教育部科學技術司司長;
2001年05月至2009年06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其中,2001年11月至2006年5月兼
任中央廣播電視大學校長;2004年3月至2005年1月參加中央黨校一年製中青年幹部培訓
班;2007年5月至2008年9月任北京奧組委掛職總體策劃部副部長;2007年當選為中國工
程院院士);
2009年06月至2011年10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
育司司長;
2011年11月至今,中南大學校長(副部長級)。

從簡曆可以看出,張堯學從1995年開始當官,一開始還隻是掛職,1999年起則是全職當
官,從事行政工作,曆任教育部科學技術司副司長(主持工作)、科學技術司司長、高
等教育司司長、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司長、中南大學校長,已脫離科研一線十幾年
,卻能做出代表中國科研最高成就的成果,可謂神人神跡。

再神的人才,再神的科研成果,也是要通過論文發表體現出來的。在報獎材料中(http://www.cutech.edu.cn/cn/rootfiles/2014/01/15/1389722463398905-1389722463551177.pdf ),張堯學列舉了能體現其獲獎成果的八篇代表性論文專著:

1. Yaoxue Zhang and Yuezhi Zhou. Transparent Computing: A New Paradigm for 
Pervasive Computing, LNCS 4159, 2006 年第1 卷1-11 頁.
2. Yaoxue Zhang and Yuezhi Zhou. 4VP+: A Novel Meta OS Approach for 
Streaming Programs in Ubiquitous Computing, in Proc. of the IEEE 21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Information Networking and Applications
(AINA 2007), 2007 年第1 卷394-403 頁.
3. Yaoxue Zhang, K. Takahashi, N. Shiratori, and S. Noguchi. An Interactive 
Protocol Synthesis Algorithm Using a Global State Transition Graph, IEEE 
Transactions on Software Engineering, 1988 年14(3)卷 394-404 頁.
4. Yaoxue Zhang, Hua Chen. A knowledge-based dynamic job-scheduling in low-
volume/high-variety manufactur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Engineering (
UK), 1999 年13(3)卷 241-250 頁.
5. 林 闖 . 計算機網絡和計算機係統的性能評價, 清華大學出版社, ISBN:7-302-
04267-5, 2001 年卷109-129 頁.
6. Fengyuan Ren, Chuang Lin, Xunhe Yin. Design a congestion controller based
on sliding mode variable structure control, Computer Communications, 2005 
年28(9)卷 1050-1061 頁.
7. Fengyuan Ren, Chuang Lin, Bo Wei. A robust active queue management 
algorithm in large delay networks, Computer Communications, 2005 年 28(5)卷 
485-493 頁.
8. Jianer Chen, Guojun Wang, and Songqiao Chen. Locally subcube-connected 
hypercube networks: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IEEE 
Transactions on Computers, 2002 年51(5)卷 530-540 頁.

第一篇論文發表在2006年9月在武漢召開的一次學術會議上(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UIC 2006 ),會議組織者是在新語絲掛號的金海。這種會議的主要目的
是為中國科研人員提供出錢發表SCI論文的機會,幾乎沒有含金量,被稱為野雞會議。
張堯學的這篇論文發表了9年,共被引用45次(據google scholar,下同),絕大部分
是張堯學自引和中國人引用,國外引用隻有3次,分別是日本、韓國、德國人引用。

第二篇論文發表在IEEE的低端學術會議上,在IEEE的1578種IT會議中,該會議的排名
1362 (http://arnetminer.org/page/conference-rank/html/All-in-one.html )。這篇論文是張堯學迄今發表的所有論文中引用次數最多的:46次,然而幾乎全都是張堯學本人自引和中國人引用,僅被國外引用了兩次,這兩次都不是英文文獻。也就是說,張堯學這篇引用次數最多的論文,在作為科技界國際語言的英語文獻上被國外學者引用的次數是零。

第三篇是張堯學發過的檔次最高的論文,但是是1988年他在日本留學做的博士學位論文
工作,有三個日本共同作者。張堯學將其博士學位論文也列入報獎材料中,簡直是莫名
其妙,因為第一,其博士研究內容與其獲獎內容沒有關係;第二,這項工作的知識產權
屬於日本東北大學,而中國國家自然科學獎隻授予在中國做的工作。難道張堯學想把中
國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讓其日本導師分享?張堯學將其1988年日本留學的論文也拉來湊
數,可能是因為他自己也知道自己拿得出手的論文太少。

第四篇是1999年一篇人工智能方麵的論文,也與獲獎內容無關。該論文的引用次數是16
次。發表該論文的期刊已在2001年停刊。

後麵的四篇作者中都沒有張堯學,也都不屬於透明計算的內容。最搞笑的是第五篇,它
其實是清華大學出版社在2001年4月出版的一本教材的一個章節(第五章“非乘積解排
隊網絡和近似算法”),張堯學為了把它偽裝成期刊論文,創造性地把書的出版年份寫
成“2001年卷”。而且這個章節根本就沒有教材作者的原創內容,都是引用國外學者的
,這些國外學者是不是也能跟張堯學分享獎金?

總之,從張堯學論文發表記錄和引用情況看,可知他提出的透明計算在國際上毫無影響
。然而張堯學在報獎材料中聲稱其提出的透明計算“被國內外采用,引發和推動了國內
外新型網絡計算模式的理論和實踐。”用穀歌搜索“透明計算”的英文(transparent 
computing),出來的網頁主要是美國軍方DARPA的一個透明計算項目。但是,張堯學說
的“透明計算”的“透明”的意思是“不知不覺”,國外說的“透明計算”的“透明”
的意思是“公開可見”(The Transparent Computing (TC) program aims to make 
currently opaque computing systems transparent by providing high-fidelity 
visibility into component interactions during system operation across all 
layers of software abstraction, while imposing minimal performance overhead.
),二者的意思剛好相反。如果認為這就是其“透明計算”的實踐,這是利用“透明”
一詞多義混淆視聽。

張堯學的報獎材料稱:“透明計算得到了國際上英特爾、IBM 等公司的采納,被英特爾
公司總裁稱為‘代表了下一個計算時代’並作為戰略之一實施。”英特爾公司高級副總
裁Renee James(學MBA出身的)在2012年IDF會議上的確提到透明計算,清華大學計算
機係曾以“我係張堯學院士提出的透明計算得到英特爾公司的高度評價和推廣”高調報
道(http://www.tsinghua.edu.cn/publish/cs/4840/2012/20120921085312266245505/20120921085312266245505_.html )。實際上Renee James的原話是這麽說的(http://intelstudios.edgesuite.net/idf/2012/sf/keynote/120912_rj/120912_rj_fl/index.html 14′20′’開始):透明計算的概念並不新穎,MIT早在90年代末就做了研究,最近清華大學張教授也從事這方麵的研究。有些IT專業人士認為英特爾說的透明計算和張堯學說的透明計算隻是名稱相同,不是一回事(Renee James不是搞技術的,可能分不清二者的區別)。即使是一回事,Renee James也說得清清楚楚,這是MIT在90年代末率先提出的,並不是張堯學的首創。按張堯學自己的說法,他是在2004年才想到“透明計算”,晚了MIT好幾年了。

張堯學的報獎材料稱:“相關工作得到了Edward Yourdon 博士(軟件工程方法論創始
人)、原IEEE CS 副主席Ming T. Liu、以及Jefferey J.P. Tsai(IEEE/AAAS Fellow
)的高度評價,被稱為‘張氏協議綜合法’。”這些人評價的是張堯學1988年在日本的
博士研究工作,與透明計算沒有關係,非要說有關係的話,那也是日本的知識產權,怎
麽得的中國國家獎?而且這些人並沒有對張的工作“高度評價”,更沒有稱為“張氏協
議綜合法”,隻是在綜述中引用了張堯學的論文,引用時寫作Zhang’s Protocol 
Synthesis Algorithm,這是以第一作者姓指代論文中提出的方法(該文獻以此指代十
幾種方法),並非特地給其方法命名。眾所周知,博士論文的工作主要是屬於導師的。
如果要命名張堯學的博士工作,應稱為“張-野口協議綜合法”,而不會忽略張堯學的
導師野口正一的貢獻。

張堯學的報獎材料稱:“透明計算概念及技術曾被PCMag、eWeek、ScienceDaily、
TechEYE 等數百家國際媒體廣泛報道,並被評論為‘這將是首個由中國推動的計算技術
。’”這指的是張堯學2012年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oud Computing》專刊
上發表的論文《TransOS: A Transparent Computing-based Operating System for 
the Cloud》曾獲得國外一些科技媒體的報道,當時中南大學因此說“張堯學院士發表
的論文在國際上反響強烈”(http://news.its.csu.edu.cn/csunews/readnewsarticle?atcid=20121016045312963 )。一篇論文的重要性並不由媒體記者來決定,而應該看同行的引用情況。那麽張堯學這篇“在國際上反響強烈”的論文的引用次數是多少呢?6次,其中4次是中南大學信息工程學院自己引用,1次是北京大學引用,剩下的1次由於論文無法下載,不知道作者的單位,但也是中國人引用。也就是說,張堯學這篇“在國際上反響強烈”的論文發表兩年多來,在國際上被引用的次數是零。國際學界根本就沒人在乎這“首個由中國推動的計算技術”。

中國的科技大獎,都是運作的結果,含金量本來就不高。但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曾經是
個例外,曾經為了保證含金量空缺過很多年的。現在卻讓這樣一個假貨靠造假獲此殊榮
,肯定是利用權力和官場人脈運作的結果,是典型的學術腐敗大案。雖然中國遍地都是
學術騙子,但學術騙子能靠權力把虛假成果搞成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還是創紀錄的,
算得上中國科學最大的醜聞之一。

所有跟帖: 

圈內人都知道的,不過包子發話了“要保護科學家,保護張堯學”,最慘的 -刁小山- 給 刁小山 發送悄悄話 (122 bytes) () 02/08/2018 postreply 18:06:37

國內的院士的評選, 黑幕重重, 去年10月我回國時已近知道我們這個領域誰會是院士。 -Fisher08- 給 Fisher08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2/09/2018 postreply 01:16:14

所謂的評選就是各派相爭, 利益均衡的結果 -Fisher08- 給 Fisher08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2/09/2018 postreply 01:55:26

主要是利益。沒有院士,65就得退休。院士就是太上皇,基本沒人不享受太上皇的待遇和感覺 -刁小山- 給 刁小山 發送悄悄話 (127 bytes) () 02/09/2018 postreply 12:44:14

大陸學術成果本來就成果少,水平低。好不容易來個能糊世界的,當然就給報獎了。何況還有錢和利益分。不怪! -up-down-who- 給 up-down-who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2/09/2018 postreply 19:35:26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